陈 诚,汪令四
(1.安徽省桐城市畜牧局,安徽 桐城 231400;2.安徽省九成农兴生态养殖公司,安徽 桐城 231400)
猪群呼吸道疾病的科学防治措施
陈 诚1,汪令四2
(1.安徽省桐城市畜牧局,安徽 桐城 231400;2.安徽省九成农兴生态养殖公司,安徽 桐城 231400)
猪的呼吸道疾病是由传染病或内科病引起以肺部病变为主,临床引起喘气、咳嗽、发热,食欲减退,呼吸困难(以腹式呼吸为主)等症状。病猪消瘦,生长发育不良,饲料报酬低,不同体重大、小的猪和不同类型的猪其转归不同,种猪低产、流产率高,仔猪死亡率高,育肥猪增重缓慢,直接导致养猪业经济效益低下。
按感染、侵害的器官不同,主要有气管炎,肺炎。气管炎有细支气管炎,支气管炎,气管炎等;按侵害的肺叶大小,分为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一起并发的有支气管肺炎、细支气管肺炎等。
由细菌引起的呼吸道传染性疫病,常见的有猪巴氏杆菌病(猪肺疫,PTR)、传染性胸膜肺炎(APP)、猪支原体肺炎(MH)或喘气病(MP)、副猪嗜血杆菌病(HPS)、链球菌病(SS)、传染性萎缩性鼻炎(AR)等。
由病毒引起呼吸道疾病主要有传染性呼吸繁殖障碍综合征(PRRS),俗称“高热病”、“猪蓝耳病”,猪呼吸道综合征(PRDC)、猪伪狂犬病(PR)、猪流感(SI)、猪瘟(HC)、猪圆环病毒病2型(PCV-2)等等,也表现出呼吸道发病症状。
还有如肺线虫、肺丝虫引起寄生虫性呼吸道疾病,只要驱虫工作做好了,危害不大。
临床上发生的其他病种,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妥,均可引起呼吸道疾病,称继发感染或混合感染,后期肺部病变严重,呼吸衰竭,最后导致肾衰竭,以死亡为转归。如流感、感冒治疗不妥或不及时,可引起支气管炎,细支气管炎,甚至肺炎,先由肺小叶慢慢弥漫整个肺叶,成为大叶性、全叶性肺炎。
另外,因外界因素引起的呼吸道疾病,天气寒冷、潮湿,气温骤降,贼风侵袭等,引起机体抵抗力降低,机体常在菌活跃,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病菌沿管道蔓延,发生呼吸道疾病,属于内科范畴,感染病菌(包括常在菌)即为传染性呼吸道疾病,“外感风寒,首当其冲者乃肺”。
无论是细菌性还是病毒性引起的呼吸道疾病,临床均出现以下症状:病猪咳嗽、发热、食欲减退、精神沉郁、呼吸困难、有的听到喘鸣音、喜独一隅、流鼻涕、有的犬坐式。细菌性感染:细菌繁殖周期短,初期繁殖量大,病情来势凶猛,高热41 ℃以上,退热、发热间隔时间短,称“稽留热”,这是病菌初期感染侵害小片肺叶或尖叶,机体抵抗的同时,又侵害肺叶其他部位,病理学上称“组织蔓延”,其他肺叶发病又引起高热,如此反复。病毒感染时,一片肺叶发病后,病毒继续侵害其他肺叶,称“器官蔓延”,这种蔓延时间较长,病毒繁殖能力减弱,“下一代”病毒成熟需要一段时间,临床上退热、发热间隔时间长,毒性逐渐减弱,体温也随之略低。病毒又侵害胸腔内其他肺叶,引起发热,如此反复,临床现“弛张热”。无论是细菌性或病毒性感染,后期均见病猪皮肤发红、发绀,其为摄入营养量不足,血红蛋白携氧能力降低所致,此时临床必定用大剂量抗菌素治疗,细菌得到有效消灭,症状有所缓和;病毒虽对抗菌素无敏感性,但机体产生大量抗病因子,同样缓解临床症状,这也是猪呼吸道疾病死亡率低的原因之一。但小猪死亡率有所增加,幼猪更高,种猪带毒,继代传播。
临床常见几种特异性呼吸道疾病的症状:
猪肺疫(PTR):由巴氏杆菌引起,首先侵害喉头上呼吸道,引发炎症,红、肿、热、痛、机能障碍,喉头肿胀,呼吸阻塞,俗称“锁喉疯”,抗菌素治疗有效,但易复发,继续侵害气管、支气管等下呼吸道,引起痰液分泌,随呼气产生气泡,流出鼻腔、口腔,咳嗽后有吞咽动作,证明有痰液咳出,猪不会“啐吐”,只会呕吐或吞咽(而且猪只会用鼻腔呼吸,不会用口腔呼吸),甚至死亡后还有气泡流出,并带有血色,呈败血症状,乃气管毛细血管破损所致,又称“出血性败血症”(出败),死猪全身皮肤发红,如“大红袍”样症状。
支原体肺炎:又称喘气病(MH、MP):也有学者说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支原体肺炎单指感染支原体(地方性肺炎是地方品种感染肺部炎症的总称)。该病死亡率低,猪生长发育不良,饲料报酬低,经济效益低下。平时没有症状,外界条件改变时,如气温骤降、寒冷、潮湿,寒流来袭,与其他疾病并发,引起喘气、咳嗽,采食量下降。采取治疗措施后、改善饲养条件后又好了,过一段时间又发生病状。
传染性胸膜肺炎(APP)、副猪嗜血杆菌病(HPS)、猪链球菌病(SS)、萎缩性鼻炎(AR),都有其特异性、特征性表现,如关节炎、腹泻、口鼻歪斜,HC、PRDC、PRRS、PR也有其特异性表现,常见种猪流产,肺炎为其附加症状,以治疗原发病为主,普遍采用改善呼吸、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活量及氧气吸入。
生产实践中,有单一的细菌、病毒引起,也有两种或以上引起,还有混合感染等,只不过是引起临床症状不同而已,主要病因消除,呼吸道症状也就迎刃而解。至于具体病菌有待实验室血液学检验确诊。
首先在正常饲养管理技术的基础上,猪群稳定健康的状态下,做好呼吸道疾病的免疫预防,接种相应的疫苗,按照厂家说明书使用,而且效果良好,笔者几十年来都是这样做的。
其次改善饲养管理技术及水平,防范寒冷、寒流、潮湿,做好冬季、雨雪天气的保温工作,正确处理防寒保暖与通风换气、净化空气之间的关系,中午或气温高时可以打开门窗,交换气体。杜绝饲料霉变,饲料霉变是各种疾病发生的元凶,呼吸道疾病也不例外。经常检修、维护猪舍屋面、门窗及设施、设备,夏季做好防暑降温工作,积极治疗原发病,做好药物保健。
呼吸道疾病单独发生的较少,多数混合感染、继发感染。文内只重点讲述我们防治呼吸道疾病最具有代表性的支原体肺炎(MH)的经验。MH是继代传播,引种时不易发现。引进外来品种,进行自繁自养的猪场,预防、根治支原体肺炎(MH),计划性净化养猪场,应该这样做:
接产:母猪产仔尽快顺利通过产道,尽量减少羊水在仔猪口、鼻处停留的时间,要求饲养员有高度的责任心,仔猪产下后,先用干净毛巾快速揩干净仔猪鼻、口处的羊水,并且抠、掏出其口腔内凝血块、羊水,然后再揩干净身体其他部位。产仔时,仔猪通过产道,第一口呼吸(鸣叫)往往不经意吸入(或呛入)羊水,恰恰这第一口羊水,播下了支原体肺炎或其他病菌的“种子”,引发各种疫病,当然还有其他传播途径。新手饲养员、接产员甚至一般的专业人员不懂其机理,业务精通的专业人员要教他们接产技术。这项技术工作做好了,MH至少防范了80%以上。
免疫:仔猪出生后一周内,要做好MH的免疫工作,称为“百免之首”,每头猪每两种疫苗免疫至少间隔一周时间,以免免疫混乱。
补免、强免:属于加强免疫,自繁自养的猪场容易操作,仔猪21~30日龄时补免,为今后育肥打下良好的基础,有MH史的猪场,或地方性品种很有必要。喘气病兔化弱毒苗这样操作:育肥猪或成年猪右侧胸腔倒数第6肋骨至肩胛骨后缘3~7 cm进针,胸腔穿刺3~5 cm深度,注射疫苗5 mL,面对几百头、上千头仔猪,可操作性不强。此举可纠正这一弊端,但引进的育肥猪、每年种猪群春、秋二防必须这样做。
合理淘汰:通过后裔鉴定、观察,合理淘汰劣势种猪(母猪),更新种猪群结构。
按照以上有计划地实施支原体肺炎(喘气病)净化、根除,可以达到预期目的,猪的呼吸道疾病,是可防可控的。
治疗、预防呼吸道疾病常用的药物有:青、链霉素类、阿莫西林类、四环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多西环素、替米考星、氟苯尼考等。各厂家生产的产品规格、剂量不一,按照厂家说明书使用。有预混料粉剂,如阿莫西林30%粉剂,一般是每吨饲料添加1 kg,混合均匀,正常饲喂;利高霉素、氟苯尼考毒性较大,用量酌减,对支原体肺炎(MH)治疗作用好的药物有泰乐菌素、泰妙菌素,支原净价格昂贵,拌料饲喂,作用很好,生产实践中可选择使用。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