牦牛脑包虫病的手术治疗

2017-01-16 16:32:09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转圈包囊包虫病

阿 索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 815399)

牦牛脑包虫病的手术治疗

阿 索

(青海省玉树州杂多县畜牧兽医工作站,青海杂多 815399)

近些年来,牦牛养殖规模的扩大,包虫病病例有增多趋势。而且,多数病例正逐渐由牧区向农区蔓延,甚至有扩大蔓延态势。由此,在搞好牦牛养殖的同时,做好包虫病的防控管理,有着更为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由此展开论述,以供同仁参考和借鉴。

包虫病 防控 流行

1 包虫病概述

包虫病是棘球蚴病的俗称,是由棘球绦虫的幼虫(棘球蚴)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寄生虫病。成虫(棘球绦虫)寄生在犬的小肠中,引起犬的棘球绦虫病。棘球蚴主要寄生在牛、羊、人及其他动物的肝脏、肺脏等器官中。棘球蚴体积大,生长力强,可使周围组织萎缩和功能障碍,也易造成继发感染,包囊破裂可引起过敏反应甚至死亡。

2 包虫病的危害

成虫寄生在犬的小肠中,当寄生数量大时可引起贫血、消瘦和腹泻。棘球蚴在牛、羊和人的内脏形成包囊,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生产。据农业部门流行病学调查数据推算,全国每年患包虫病的牛、羊5000万头(只)以上,每年因家畜死亡和脏器废弃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亿元。我国包虫病患者达40余万,感染人数380万。人感染包虫病手术后容易复发。

3 包虫病临诊症状

根据病程缓急,有急性病例、慢性病例之分。

急性型病例,典型症状:发热、食欲降低,呼吸加快,异常兴奋,前冲、后退,或原地转圈。急性病例中,有精神萎靡,头颈弯向一侧,磨牙、倒地,离队掉群。出现类似病例,多数能在几天内,因感染急性脑炎而致死。个别病例耐过,逐渐转变为慢性病例。

慢性型病例,多数有急性转变而来。有大量的囊泡寄生脑部组织,早期囊泡体积不大不产生压迫感,往往不表现出明显典型症状。随囊泡数量的增多,体积的增大,开始压迫脑组织和脊髓,伴发明显的神经症状。表现症状的不同,与多头蚴寄生虫部位不同而定。

4 手术疗法

对脑包虫病的治疗,基本上遵循着:术前确定位置、手术摘取包囊、手术后处理这几大步骤。

4.1 术前确定位置

根据病畜感染症状,基本可确定患病部位。

通常情况下,双眼失明,直线行走,寄生部位应在大脑前侧,靠近中线的位置。直线行走,遇到障碍物,头部先偏向的一侧,往往是寄生侧。

病牛视力正常,原地转圈,转圈方向即为寄生侧。

病牛一侧眼失明,原地转圈,转圈方向与失明眼一致,则寄生在转圈方向的对侧。

4.2 保定手术摘除包囊

术前准备:手术前最好注射止血剂,避免手术导致脑血管出血。确定的手术位置,进行剪毛、消毒。待手术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个别性情较差的,建议用二甲苯胺噻唑,全身麻醉。前期准备完毕,对病牛进行保定,通常情况下,固定头部。侧卧保定,确保头盖向上。

手术方法,牦牛头骨软化部位,以此为中心画“十”字,经消毒后开口,抛开皮肤。而后,用圆锯钻2cm左右的圆孔,取下骨片,将其放置生理盐水中,暴露脑膜。露出部位,用手术剪剪开小口,呈“十”字剪开。剪开后,由于内颅压力较大,包囊会自动突出体外。只要顺力轻轻拉出来即可。通常情况下,在拉出2/3时,包囊会卡住。此时,取20ml口径的注射器,穿刺包囊内,将内液抽出。而后,注射95%的酒精2ml每次冲洗,持续2~3次。然后,在手术皮肤处作结节缝合,伤口处涂抹100万单位的普鲁卡因油剂青霉素,或者用碘酒涂抹。取小块脱脂棉浸蘸碘酊,覆盖伤口,然后取纱布包住创伤手术部。

4.3 手术后处理

摘除包囊后,颅内压骤降,可能导致血液外渗,形成脑组织水肿,刺激脑神经细胞,造成脑炎症状或影响到自体温控系统。由此,个别病畜手术后,体温高升,伴发脑炎症状,精神亢奋,前冲后撞,有不断滴尿症状,此类症状,反复发作。可采取的处理措施:氯丙嗪,每次300ml:5%葡萄糖生理盐水,每次500ml;10%磺胺嘧啶钠,每次100ml;维生素C,每次2g;酚磺乙胺,每次20ml,1次静脉注射。配用青霉素,肌肉注射,每次200万单位,效果会更好些。症状不得缓解的,继续用硫酸镁,每次400g;陈皮酊,每次20ml;大黄酊,每次30ml,兑水每次3000ml,1次性灌服。配用,氯丙嗪,每次250mg,肌肉注射。上述介绍的药物,能有效阻止血管外渗,缓解颅内压,达到恢复脑组织的目的。

5 防治措施

①包虫病的传播源头是犬,因此只有加大犬棘球蚴虫的驱虫力度,控制包虫在犬和牦牛之间的循环,才能从源头上控制包虫病传播和流行。按“月月驱虫、犬犬驱虫”的原则,用吡喹酮对所有犬进行驱虫,每年驱虫8次以上,用量为5毫克/千克体重,驱虫后的粪便无害化处理。保持畜舍、饲草料和饮水干净卫生,防止被犬粪便污染。

②搞好包虫病防控工作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举措。因此,要加强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人们对该病的认识。杜绝私屠乱宰现象,感染的脏器绝对不能喂犬。严格管理流浪犬,必要时捕杀以根除感染源。

③包虫病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法,牦牛可试用阿苯达唑90mg/kg口服,连用2次,或用吡喹25~30mg/kg,每天服1次,连用5d。

④牦牛是包虫病最适宜的中间宿主,它既是受害者又是传播者。用包虫病疫苗免疫牛只,使牛免受感染,从而切断传播链条,是防控包虫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措施。用牛棘球蚴病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对当年新生存栏牦牛进行接种,此后对免疫牦牛每年进行1次接种。

[1]曾江勇,吴金措姆,色珠,等.一种治疗牦牛脑包虫病新方法的建立[J].西藏科技,2013,(4):53.

[2]曹宽仁.牛脑包虫病的诊疗[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08,(1):41.

[3]更求久乃,孙建.手术治疗牦牛脑包虫病[J].青海畜牧兽医杂志,2006,36(1):37.

猜你喜欢
转圈包囊包虫病
自恋与自信
读者(2023年2期)2023-02-20 08:10:40
自恋与自信
读者欣赏(2023年2期)2023-01-19 03:09:26
走夜路 易转圈
奥秘(2021年4期)2021-06-15 09:25:44
海洋甲藻包囊及沿革
羊脑包虫病的诊治
兽医导刊(2019年1期)2019-02-21 01:14:28
勇做包虫病防治工作的
青海政报(2017年17期)2018-01-31 02:25:45
藏区包虫病防治缺长效机制
中国卫生(2016年5期)2016-11-12 13:25:48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
西藏科技(2015年6期)2015-09-26 12:12:12
Ni 胁迫对斜纹夜蛾幼虫包囊反应的影响
包囊游仆虫包囊形成和解脱过程中微管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