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母猪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2017-01-16 16:32:09李双林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乳猪体温母猪

李双林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 812100)

夏季母猪产后常见疾病的防控措施

李双林

(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青海西宁 812100)

母猪夏季产仔会发生一些常见病,严重影响了母猪的哺乳、发情、配种、妊娠和产仔率。给规模猪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结合生产实践,分析母猪产仔后遇到的问题,并给出治疗方案。

母猪 产后瘫痪 产后无奶 产后缺奶 应激反应

随着气温的升高和湿度的增加,在一些繁殖猪养殖场内,会经常出现母猪产后不食的现象,拉出干硬带腥臭的粪便以及会出现体温升高的现象,有的病程可长达7~20d,少数有1个月之久,此时,母猪的泌乳量呈现急剧下降的态势,到最后会出现泌乳量消失和乳腺功能完全废绝的现象,严重者直接影响新生仔猪的成活率。母猪通过胎衣不下,产道感染,子宫蓄脓和产后瘫痪而引起产后不食,对此做以下阐述.

1 产后瘫痪

本病是一种急性神经性疾病,其特征是知觉丧失,四肢瘫痪,关节肿大和疼痛,站立困难和无法站立。

1.1 病因

钙磷代谢失衡,关节机械损伤和感染,由于血糖血钙突然减少,产后血压降低等原因而使大脑皮层发生机能障碍所致。

1.2 治疗

(1)投缓泻剂,如Na2SO4、Mg2SO4。

(2)温肥肥皂水灌肠,清除直肠内蓄粪。

(3)静脉注射10%葡糖糖酸钙50~150ml或10%氧化钙20~50ml,肌注维丁胶性钙5ml,1词/d,低血磷时,静注20%磷酸二氢钠100~150ml。

(4)用粗皮摩擦病猪皮肤,以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机能恢复。

(5)蹭垫柔软的稻草,经常翻动病猪,防止发生褥疮。

(6)加强母猪护理,勤消毒,长期卧地胎次高的母猪断奶后及时淘汰。

1.3 预防

平时要在猪日粮中补饲贝壳粉、蛋壳粉和碳酸钙;猪舍要保持清洁干燥;母猪产仔后,猪舍要多加垫草;防止冷风吹袭,保持猪舍温暖、宽敞,有充足的阳光照射;母猪在妊娠期应多晒太阳,每天要让母猪在阳光下运动2~3h,饲喂易消化,富含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的饲料,钙磷比例要适当;对有产后瘫痪史的母猪,在产前20d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0ml,每周一次,以预防本病的发生。

2 母猪产后无奶或产后缺奶

母猪产后无奶,缺奶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本病可以造成乳猪饥饿,营养不良,生长慢。同时仔猪由于乳猪抗病力降低而容易染病,造成病死率上升,给养猪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母猪生产后及泌乳期中,由于乳腺机能异常可发生缺奶或无奶,且多见于初产母猪,多在产后立即出现,也有在泌乳中期发生,分析发生的原因,多为妊娠后期饲料不足,母猪体质瘦弱或乳腺发育不良,内分泌机能紊乱或为多种疾病造成。例如:乳腺炎、胃肠炎、肺炎、肾炎等疾病,猪瘟、猪炎毒、猪肺疫等疾病;应用碘剂、泻剂、雄雌激素等同样会影响产奶是降低。

2.1 临床症状

由饲料管理引起的母猪表现为乳腺分泌不足,小而松软,皮肤松弛,乳猪频频拱撞乳房吮吸,母猪疼痛拒捕。乳猪消瘦,不活泼,长势不好,乳猪常因饥饿而鸣叫,由疾病引起的母猪无奶或缺奶,表现有相应各该病的临诊症状和全身症状,猪患子宫炎、乳腺炎,无乳综合征时,表现为胎衣不下,子宫炎等症状。

2.2 预防

改善饲养管理,给予优质饲料,温敷及按摩乳房;强化环境卫生与消毒,创造舒适安静的良好环境,减少疾病的感染与发生;治疗是中药有较好的治疗效果,王不留行,路路通,穿山甲以及木通、通草等。还可根据病情及体况进行临症治疗,例如健脾、胃药,体质瘦弱的加滋补药等。对长时间缺奶乳猪,应找代哺母猪或人工哺乳。

2.3 治疗

王不留行250g,母鸡一只或羊肉1kg煎汤或用稀粥喂服,如有体温升高,可用长效青霉素或磺铵类药物,连用2~3d;食盐25g,碳酸氢钠10g,茴香米30g,三硫化锑(黑硫黄)15g,混合后每次入料10g;王不留行90~250g(补气、补血),多用维生素E、维生素A,葡萄糖、亚硒酸钠(0.1%)皮下注射1~2ml,肌肉注射乳酸钙2g内服。

3 猪应激综合征

猪应激综合征(简称PSS),是母猪遭受不良因素(应激原)的刺激而产生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应答反应,以休克样的急性应激综合征。主要表现为体温升高及循环障碍,包括高温病,背肌坏死症,运输性疾病,PSE猪肉(苍白,柔软,有渗出性猪肉——白猪肉),DFD猪肉(深色干硬肉),抓捕性疾病以及猝死症等,本病世界各地均有,所发生情况在品种,地区间差异很大,以瘦肉型,快长型的品种多发。

3.1 病因

超常刺激,各种强烈的刺激因素,常成为猪应激原,触发剂,如苗注、长途运输、追捕、鞭打、捆绑、斗殴、狂风暴雨、兴奋、恐惧、精神紧张、公猪配种、母猪分娩、赶运、全身麻醉等。

3.2 临床症状

还有内源性,隐性基因遗传。初期表现,震颤,皮肤发白或发红,还有内源性,阵发性的体温升高,呼吸困难,可视黏膜发绀,肌肉僵硬,站立困难卧地不动,眼球突出,张口呼吸,心跳快,口吐白沫,5~7min体温升高1℃,临死前体温高达45℃,如不治疗20~30min内死亡,死后半小时肌肉呈现苍白,腿部、背腰肉深红,干硬。

3.3 治疗

隔离单养(为尾颤,呼吸困难,皮肤时红时白)充分休息,冷水喷洒皮肤;如皮肤发绀,肌肉僵硬可用镇静剂,预防应激原或用皮质激素,静脉注射其他过抗敏药,水杨酸钠,巴比妥钠,盐酸吗啡,盐酸本海拉明,维生素C以及抗生素等,为解除中毒用5%NO2HCO3或静脉注射5%葡萄糖,生理盐水300ml~500ml;夏季炎热,做好防暑降温工作,加强舍内通风,降低猪群密度,要用冷水喷洒猪体,保证充足饮水。长途运输时,不要过多拥挤,保证饮水,避免阳光直射猪体。

猜你喜欢
乳猪体温母猪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今日农业(2022年4期)2022-11-16 19:42:02
猪白细胞干扰素对乳猪疫病防治效果分析
母猪补血的必要性
猪业科学(2021年3期)2021-05-21 02:06:10
提高乳猪成活率六要素
兽医导刊(2020年13期)2020-12-31 13:43:07
如何防治母猪乳房炎
今日农业(2020年24期)2020-12-15 16:16:00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60天出栏的乳猪卖得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