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祖晗 张建平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建始 445306)
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实践
吴祖晗 张建平
(湖北省建始县三里乡畜牧兽医服务中心,湖北建始 445306)
无公害产品,应有安全、优质、高附加的属性。确保生猪养殖的无公害化,至少应创造良好的养殖环境,严格按照无公害产品的要求及操作规程,进行加工、生产和制作。能够将农药、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内。文章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在总结养殖经验的基础上,就猪场选址,场地布局;严格引种,隔离观察;改善喂料条件,严格饲料管理;确保饮水安全,避免细菌感染;改善场地卫生,定期组织消毒;做好猪病防控,降低感染概率;合理处理粪污,确保资源利用等几方面,就无公害生猪养殖技术及其应用推广实践做要点阐述,以供参考和借鉴。
生猪 无公害养殖 饲养管理 环境控制
就选址地势分析,理想的猪场,地势高燥,排水要好,背风向阳,略带斜坡。之前未养过生猪,未发生过大规模传染病,选址附近水源清洁,水质未被污染物污染。同时,还要兼顾交通,与交通主干道有一定距离,周边无化工厂、屠宰厂、造革厂等等,选址不要在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向。
场地内的规模布局,生产区、管理区、隔离区、生活区等等,都要规划布局到位。
猪舍建筑面积,应根据性别、年龄、体重等等,合理控制养殖密度。
猪舍内高,净有2.4~2.8 m。相邻猪舍跨度,在9~15 m之间。猪舍开间,控制在3~4.5 m。纵向总长度,因为开间总数的整数倍。
引种质量,关系到后期育肥品质。原则上,坚持自繁自养。特殊情况,需外引种源。应到种猪经营许可的单位购买,最好具备无公害种猪生产许可,引进种猪严格按照G B16567的标准检测。所有引进种猪,隔离观察45d,经检疫检测确保合格后,方可混入大群饲喂。切记,禁止自疫区引进种猪。
猪作为杂食动物,采食多种饲料。归纳起来,主要有七大类:淀粉、碳水化合物、糖、脂肪、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等等。饲喂生猪,务必用全价日粮。禁止饲料中添加违禁药物,比如:激素类、镇静剂、砷制剂等等。育肥猪准备出栏,应严格制定休药期。
选购日粮原料,无霉变、无发酵、无异味,有害物质含量标准严格控制在G B/13078的规定要求。制药工业的副产品,禁止用作生猪原材料。生猪自由采食,但是,注意料槽中,不能有隔夜料,避免霉变发酵。
注意微生物对饲料的污染。主要是霉变污染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污染。矿物质的超量添加问题。高铜、高锌的添加会造成这些元素在猪肝脏内的蓄积,人食用后对人的健康造成危害。一般30kg体重以下猪的配合饲料中铜含量不高于250mg/kg,30~60kg体重猪不高于150mg/kg,60kg体重以上猪不高于25mg/kg。
注意饲料加工、运输、储存过程中的污染,特别是动物性饲料原料易受“二英”等化学物质的污染。饲料储存场地不应使用化学杀鼠药和杀鸟药。
确保饮水安全,水质符合无公害禽畜用水标准要求,而且要充足足量。其次,禁止用被污染的水源。注意定期清洁饮水设备,避免细菌滋生而诱发病患。
选择对人和猪安全、没有残留毒性、对设备没有破坏、不会在猪体内产生有害积累的消毒剂。
猪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烧碱或撒生石灰1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在大门口,猪舍入口设消毒池,并定期更换消毒液。
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净道和猪舍要经过更衣、紫外线消毒。严格控制外来人员,必须进入生产区时,要洗澡、更衣、换鞋、消毒后方可进入,并按指定路线行走。
每批猪调出后,要彻底清洗干净,用广谱、高效、低毒药液进行喷雾消毒或熏蒸消毒。定期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对用具进行消毒。
生猪养殖期间,猪病的威胁不容被忽视,严重影响生猪养殖效益的提升。
做好猪病防控,应注意:第1,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改善喂料管理,增强猪抗病体质。第2,定期组织消毒。1%福尔马林溶液,可用于猪体体表消毒。2%~4%福尔马林溶液,可用于墙壁墙面的消毒。或者,用1%~2%的氢氧化钠热溶液,对用具、圈舍、地面等彻底消毒,效果更好些。第3,注意接种防疫疫苗。根据地方猪病流行,制定切合实际的免疫程序。同时,注意免疫效果监测,逐步淘汰免疫耐受母猪。日常留意猪群变化,发现有可疑病例,务必及早隔离诊治,做好防病应急准备。第4,在猪病防控期间,药物在猪体残留不可避免,但是要控制在许可的范围。必要时,需对猪体进行休药,减少人体的危害。
生猪养殖期间,粪污为重要的污染源。注意粪污的处理,应利用好本地自然地理优势,综合利用废弃池塘、滩涂,推广使用经济适用的自然生物处理法,避免造成环境的二次污染。从另一层面分析,猪场排泄粪污含有多种有机质,而且营养成分多样,为极为宝贵的资源。为此,实现粪污的资源化利用,应综合利用农、果、菜、鱼等产业,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或者,将污水净化,彻底消毒后,用于冲洗猪舍,同样为不错的选择。
[1]叶永能.衢州市建设无公害生猪生产基地的有利条件及制约因素[J].浙江畜牧兽医,2009,34(2):26-27.
[2]敖礼林,余泽彬,陈彬,等.无公害生猪饲养关键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6,(5):24.
[3]周鸿重.加强监管 确保无公害生猪生产[J].湖南饲料,2005,(3):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