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2017-01-16 16:32:09张书云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受胎率父本母本

张书云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38)

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措施

张书云

(重庆市合川区云门街道办事处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538)

1 前言

生猪杂交繁育技术的推广应用,确保了仔猪遗传父本和母本的优势,确保了仔猪的数量和质量大大优于本地母猪和公猪繁育的仔猪。但是,这项技术目前水平仍然较低,在此,着力分析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存在的问题,针对性提出解决措施,以供参考和借鉴。

2 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存在的问题

2.1 纯种母猪数量少、质量低,繁育体系巩固难度大

引进生产性能高、经济性状高的父本,与繁殖性能高、适应性强的本地母本,经繁育后能获得优质、高产、低成本的一代杂交猪。但是,当前广大农村绝大多数养猪场(户)并没有完全认识到种猪选择与提高养猪生产水平的关系,看到杂交一代母猪长势良好,即选留为本地母猪,其繁育的商品杂交猪优势率低。另一方面饲养地方纯繁与杂交的效益大不一样,每头本地母猪每年纯繁比杂交繁育要少收入500~800元,出现纯繁亏本,导致农户不愿纯繁。致使本地纯种母猪数量减少,质量下降,繁育体系很难巩固。

2.2 劣质公猪淘汰难度大,影响繁育配种的质量

农村交通不便,居住较分散,经济基础薄弱,良种猪购买难度大。受此影响,相当一部分农户将杂交一代、二代的公猪,留作种用,劣质公猪淘汰难度较大。

2.3 保种质量提升难,出现杂而不优的问题

农村养猪生产中,杂交猪好的道理,得到了大众的认可。但是,却不晓得杂交优势的科学道理。即;在杂交母本中选留母本,又不更换父本,进行亲子杂交,出现杂而不优的现象。

2.4 饲喂管理水平低,杂交优势发挥难

几年来,杂交繁育得到推广普及。但是,由于管理水平低、配套技术推广力度低,多数仍然采用较传统的饲喂管理方法,导致杂交优势仍然难以更好发挥出来。

3 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3.1 搞好杂交亲本的选育提纯,配套完善良种繁育体系

搞好杂交亲本的选育提纯,增加二元母猪的生产供给,逐步淘汰现存能繁母猪,更好地提升母猪繁殖效益,是很重要和关键的。

在杂交父本中,同样有数量少的问题。在此,建议业务部门根据实际需求,严格把关引种,重点扶持种猪纯繁户,经纯繁扩群提高品质后,方可供给农户。

母猪繁育体系应以乡或行政村为一个区域,选择重点建立扶持1~2个本地猪纯繁育种保种基地,提纯保护本地猪的有利基因,保种群对于整个品种来说总是一小部分,对这部分猪种不能任其随机交配,要制定出育种计划,确定选育目标,记录生产性能,计算必要的育种参数,提出正确的选种方法。在合理的饲养管理条件下选育提高,决不要轻易引进外来品种进行杂交改良,以免造成本地优良猪种的混杂、丢失品种资源。育种群内的猪在按计划补充更新后,其余的优良母猪可作为经济杂交之用的母本,不作种用的猪应坚决淘汰。坚决杜绝用杂交猪作改良母本。

3.2 着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确保适时配种,提升配种受胎率

推广实践人工授精技术,能更好发挥公猪优势父本,避免公猪饲养数量多所引起的疾病传播感染的问题,提升良种公猪的利用率。最为重要的是,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能更好地控制和把握种公猪,逐步淘汰劣杂公猪。

今后,应投资加强县良种场建设,并以此为中心,设立供精站,统一供精。统供站应负责做好全县各网点输精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高采精、稀释、保存、输精的技术水平,确保受胎率的不断提高。采取与种母猪饲养户签订供精合同,并根据种母猪的生产成绩分类建档,掌握母猪生产动态,保证适时配种,提高配种受胎率,减少空怀,为取信于民打好基础。

3.3 加强杂交猪的饲喂管理,逐步提升饲喂管理水平

杂交繁育效果的好坏,与后期的饲喂管理关系密切。由此,务必重视杂交猪的饲喂管理,逐步提升饲喂管理水平。同时,根据育肥前期饲料利用率高的特点,能针对性地根据营养需求配比饲料。到生长后期,则应酌情降低能量水平,确保较高的杂交效果。

3.4 重视杂交组合的研究,正确引导确保杂交优势

农村组织杂交繁育工作,受社会条件、自然条件、饲喂条件等制约,对新引进猪种能否适应本地环境,能否发挥出应有的生产性能,繁育后代能够表现优良的杂交优势等等,尚待更进一步的调查考究探索。如此,需要一定的经费和场地,用于测定杂交后代生产性能,不断总结对比实验结果,对正确引种给予正确的引导,大大提升杂交优势。

4 结论

重视农村生猪杂交繁育工作,对提升农村养殖生产数量和质量大有裨益。目前对生猪繁育工作的开展,不能将其仅限于发展头数的数量上,而更应该研究如何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更好地提升种猪质量,注意搞好杂交亲本的选育提纯,配套完善良种繁育体系;着力推广人工授精技术,确保适时配种,提升配种受胎率;加强杂交猪的饲喂管理,逐步提升饲喂管理水平;重视杂交组合的研究,正确引导,确保杂交优势,进而提升生猪繁育个体的生产性能,更好地推动生猪养殖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1]司天国,董秀军.简议猪的杂交繁育体系[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2007,(10):25.

[2]王楚端.畜禽杂交繁育体系[J].中国畜牧兽医,1994,(2):2-5.

[3]张树敏,秦贵信,金鑫,等.吉林省猪的杂交繁育体系建立的研究[J].吉林畜牧兽医,2002,(1):13-14.

猜你喜欢
受胎率父本母本
旅大红骨改良先锋父本选系抗病性鉴定及穗部性状配合力分析
提高肉牛冻精冷配受胎率的措施
三种土壤灭菌剂对香石竹母本栽培的影响
现代园艺(2017年21期)2018-01-03 06:41:41
不同母本密度对敦玉328杂交玉米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和效益的影响
中国种业(2016年11期)2016-12-01 05:43:51
提高奶牛21天情期受胎率的方法措施
中国乳业(2016年4期)2016-11-07 09:50:13
籼粳杂交水稻制种父本机插机收技术初探
中国稻米(2016年5期)2016-10-28 08:46:24
提高猪人工授精受胎率的关键措施
茶树新品种“湘波绿2号”父本的SSR标记鉴定
茶叶通讯(2014年1期)2014-02-27 07:55:32
提高黄牛冷配受胎率的体会
草食家畜(2012年2期)2012-03-20 13:22:32
棉花杂交制种中如何管好用好父本
种子科技(2012年1期)2012-01-23 08:3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