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畜禽规模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2017-01-16 16:32:09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养殖业环境污染粪便

刘 艳

(垫江县黄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27)

浅谈畜禽规模养殖场对环境污染的危害及治理对策

刘 艳

(垫江县黄沙镇畜牧兽医站,重庆 408327)

近年来,畜禽养殖业由传统农业为主的生态平衡经营模式转化为畜禽养殖的规模化、集约化,主要集中在猪、鸡鸭、牛羊等养殖种类上。但是畜禽规模养殖场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对当地的空气、水的污染程度已相当严重,已成为全社会关心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畜禽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环保工作的重大而紧迫的任务。

环境控制 污染防治 规模养殖

1 当前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的现状、问题、危害

1.1 粪便和水质的污染

粪便和水质的污染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畜禽养殖产生了大量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氮、磷和有机污染物等。由于环境意识差,畜禽粪便随意堆放,随雨水进入水系,造成水质不断恶化,对集中饮用水、水生生物构成严重威胁。

1.2 大气污染

畜禽粪便经过发酵后会产生大量的氨氮、硫化氢、粪臭素、甲烷等有害气体和非常难闻的气味,不仅会造成畜禽应激、影响生长发育,降低畜禽产品质量,而且严重影响畜禽养殖场周围的空气质量,危害饲养人员,破坏生态,直接影响人类健康,严重影响了周边居民的生产生活,居住环境遭受到污染。

1.3 危害农田生态

高浓度的畜禽养殖污水长期用于灌溉,不仅影响作物生产甚至毒害作物,可导致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及板结,严重影响土壤质量。

1.4 影响畜禽产品安全

激素类添加剂的滥用、污染了畜禽产品的品质。

2 畜禽养殖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1)养殖户环保意识不强,畜禽养殖场(户)无统一规划,选址不合理,规划建设选址时未进行“三同时”,规模畜禽场治污设施尚不完善,不愿意投资建设治污设施,已建治污设施的部分养殖户,干湿分离不彻底等,严重影响了治污的成效。

(2)农村畜禽养殖业的管理机制还没有完全理顺,监管力度不够。养殖业重发展、轻监管的倾向日益凸现,存在着违规排放、干湿分离不彻底等现象,缺乏村规民约等约束机制,缺乏有效的行政监管手段,对违规排放的处罚没有跟上,致使养殖污染治理成效还不明显。

(3)新技术的引进应用还有较大的差距。现有的治污方式还停留在沼气池治污模式上,对引进与推广应用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如生态型、发酵型、零排放等模式)的力度还不够,废弃物的处理和利用未得到有效解决,养殖场的内部环境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

3 规模养殖场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加强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认真吸取某些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污染教训,切实将畜禽规模养殖业的环境污染问题纳入环境管理工作。本着“谁污染,谁治理”原则,使广大畜禽养殖户明白自己肩负着治理环境、消除污染的责任。

(2)选址布局合理,加强项目审批的规范管理。在对畜禽养殖业进行规划时,必须符合当地土地利用规划和城镇发展规划,符合环境保护和动物防疫要求,从源头上规范养殖业的发展,控制畜禽养殖环境污染。

(3)加大畜禽规模养殖的污染治理。环保及有关部门不定期对畜禽规模养殖场污染物处置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违法排污的,责令整改并依法进行处理。对现有养殖企业和规模养殖大户实行环境污染评估,不符合规定的,责令限期整改,甚至责令转产或停产。对禁养区内已建的畜禽养殖场必须限期搬迁或关闭。

(4)推广污染防控技术,相关部门要予以适当补贴。要积极引进、推广畜禽排泄物治理新技术、新模式,鼓励畜禽规模养殖场将畜禽粪便生态还田,或者用以生产沼气、制造有机肥料、制造再生饲料等。环保部门的排污费要有适当比例用于养殖业环境污染治理和环境资源保护。

(5)加大执法监管力度,增强企业自身约束能力。根据《环境保护法》《动物防疫法》、《畜牧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建立科学的环境管理体系,对养殖场、畜禽产品加工厂等进行规范管理。建立准入机制;从规划设计、建设施工、饲养管理等方面依法治理。

猜你喜欢
养殖业环境污染粪便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A new pet obsession of Silkie chicken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加强农业环境污染防治的策略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02
移植粪便治疗克罗恩病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粪便移稙”治病真有用
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应坚持三个原则
煤矿区环境污染及治理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