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研究

2017-01-16 16:32:09李长生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7年7期
关键词:疾病防治细菌性养殖业

李长生

(长寿区晏家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21)

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研究

李长生

(长寿区晏家街道畜牧兽医站,重庆 401221)

在我国的养殖行业中,生猪养殖业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之一。但是,生猪养殖业不断向着集约化的方向发展,如果在养殖过程中出现疾病防治工作不利的情况,就会产生严重的后果,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经过长期的经验积累,我们不难发现,在猪易患的各种疾病中,会随着季节的变化与猪的生长发育存在一定的规律,只要掌握这一规律,就能够提高生猪疾病防治效果,以提高其经济效益,降低其生产成本。本文将对生猪养殖业中的疾病防治工作进行分析与探讨。

生猪 疫病防控

1 前言

生猪养殖也是我国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之一,而疾病是影响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只有在养殖过程中做好疾病防治工作,才能够确保生猪健康,提高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我们需要在养殖过程中注重相关经验的积累,根据以往的疾病防治情况总结疾病发生的规律以及有效的应对措施,以便在后续的疾病防治中获得信息与数据方面的支持,根据不同的疾病与发病程度确定防治方案,提高疾病防治水平,降低生猪的因病死亡率,提高生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提高养殖户的收入。

2 生猪易患疾病的种类及防治现状

在目前的生猪养殖业中,生猪易患的疾病主要有以下几类:

2.1 传染性疾病

传染性疾病是对生猪养殖业影响最严重的疾病,这类疾病不但可以在短时间内大范围的传染,而且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新的种类,例如,近些年来新发现的传染性疾病有猪繁殖和呼吸障碍综合征、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以及副猪嗜血杆菌病等。

2.2 细菌性疾病

在生猪易患疾病中,细菌性疾病的特点就是对其控制的难度更大。有些生猪养殖户为了控制细菌性疾病的大面积流行,减少因此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常采用在生猪的整个饲养过程中为其注射抗生素类药物或在其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方法进行疾病的防治,他们以为采用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与流行。但是,大量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这种方式方法不仅无法有效的预防细菌性疾病的发生,反而会使生猪更容易患病。这是因为畜体内的抗生素类药物含量越多,就会有越多的细菌产生抗体,如果这种疾病再次发作,就会产生极强的抗(耐)药性,时间久了就会出现一种无药可用的状态,导致疾病无法被控制,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我们不提倡这种疾病防治方式。

2.3 传统流行性疾病

这类疾病主要包括猪瘟、猪肺疫、猪丹毒以及猪蓝耳病等。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研制出了对这些类疾病具有良好免疫效果的生物制品,应用这些生物制品,可以有效地对生猪传统流行性疾病进行有效的控制。但是,随着生猪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生猪养殖户的规模正在逐渐扩大,集约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盲目而重复的免疫措施已经无法满足目前的养殖规模,两者之间也逐渐开始出现矛盾。与此同时,在目前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养殖户会使用复方制剂的动物保健药品,这些因素会导致传统流行性疾病的典型症状逐渐消失,增加了对这类疾病的诊断难度。

2.4 多病原感染性疾病

在以往的疾病防治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大规模的生猪养殖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多病原感染性疾病。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发生病毒性疾病后会存在包含1~2种的细菌性病原。

3 生猪养殖业中疾病防治的具体措施

为了做好生猪养殖业中的疾病防治工作,降低生猪患病机概率,并对病猪进行有效的治疗,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3.1 重视生猪疾病的定期检测工作

通过大量的经验总结,我们可以得知,在生猪养殖的过程中对生猪易患疾病进行定期检测。这样我们就能及时发现情况,并根据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置措施,只有这样才会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想要做好这项工作,需要在生猪养殖场所或交易场所对生猪预期疾病进行定期的检测,在具体的检测过程中,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采用合适的检测方法,包括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以及病原学监测等方法。

3.2 做好消毒灭源工作

在生猪传染性疾病的防治过程中,消毒灭源是很重要的一环。(1)是对圈舍与周围环境的清扫消毒,必须做到定期保质的完成。(2)是对环境的灭害,一些虫类(如蚊子)与老鼠很容易造成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因此必须下功夫予以消灭。(3)是注意用具与器皿的卫生与消毒。

3.3 做好仔猪的疾病预防与管理

一般情况下,仔猪生长发育速度会对养殖效益造成很大的直接影响,其中,断奶后的仔猪成活数量以及断奶窝重尤其重要,因此,养殖户们要实现这些目标,就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进一步提高仔猪饲养管理水平。在确保仔猪在生后不超过6h内食用优质足量的初乳,保证了仔猪快速获得母源抗体,减少仔猪感染腹泻以及猪瘟等疫病的概率,与此同时还注意补足硫酸亚铁与硫酸铜。这样猪崽体质壮了,就会抵抗一些疾病的发生,自然就提高了仔猪成活数量以及断奶窝重,也就会大大地提升经济效益。

3.4 介绍一种预防生猪呼吸道疾病的办法

在饲料中添加支原净,添加比例为100mg/kg,同时添加金霉素,添加比例为400mg/kg,持续一段时间后可以停止使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病率,并且能够预防胸膜肺炎的发生。另外,为防止饲料中产生霉菌毒素,可将“霉完霉了”添加到饲料中。预防用量每1t全价饲料添加0.5~1kg。

4 结语

生猪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如果没有在养殖期间妥善的对疾病进行防治,那么生猪就很容易感染各种疫病,生猪养殖户们的经济收益就会受到影响。所以,在养殖过程中,养殖户必须有坚持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定期做好清扫与消毒,这样才能够降低生猪患病率,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1]黄庆会.规模猪场生猪疾病的预防与控制[J].现代农业科技,2013,(18):265-266.

[2]马瑞卿.生猪养殖中的疾病防治[J].中国畜禽种业,2016,12(4):130.

猜你喜欢
疾病防治细菌性养殖业
生猪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
养殖业如何应对饲料成本高企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09-22 05:37:08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细菌性食物中毒事件调查研究
未来三年农村养殖业发展方向
今日农业(2020年19期)2020-12-14 14:16:52
基于羊细菌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分析
湖北农机化(2020年4期)2020-07-24 09:07:22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方法
食用菌多糖作为添加剂在养殖业中的应用
养殖业整治需多措并举
关于鸡慢性呼吸道疾病防治的几点建议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