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志刚
(蒲江县成佳畜牧防疫检疫站,四川成都 611636)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及建议
曹志刚
(蒲江县成佳畜牧防疫检疫站,四川成都 611636)
在社会不断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于社会研究的深入度也在不断增加,交通通讯、医疗卫生等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对动物医学也有了新的认识。人和动物共生在一个统一的大环境中,联系自然十分密切,动物的生命安全会影响人类的生存安全,所以现阶段人们对动物的安全工作有了极大重视,在动物安全工作中,基层动物防治免疫尤为重要;一方面是可以及时发现动物疫情,从而进行区域化的范围控制,另一方面是通过防疫工作来促进动物的生长安全。所以本文就基层防疫工作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针对性的建议。
基层工作 动物防疫 发展现状 改进措施
基层动物的免疫注射工作是我国目前防疫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现阶段的疫病发展来看,人类的诸多疾病都与动物疫病存在密切联系,所以积极做好动物疫病防治免疫工作可以将现阶段动物疫情得以净化,避免一些重大人畜共患病的发生,如狂犬病、非典、禽流感等。就我国现阶段的动物疫病防治来看,工作量大,涉及面广,基础性强,对人员的投入和资金的投入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在分析以上问题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性地提出一些建议措施。
(1)免疫注射的时间问题。
现阶段主要是以春秋两季的查漏补缺、集中补免为辅(生猪平时月龄预防为主),这样的不足在于其一往往会错过畜禽最佳免疫时间;其二猪只在月龄前后1周刚好处于断奶应激和腹泻病用药时期,对疫苗的免疫应答相对较弱,从而影响体内抗体的形成,建议将以上主动免疫改为适时免疫,只有强化疫苗的免疫实效,方能最大限度阻止疫病的发生和流行。
(2)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专业性问题和投入问题。
强调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专业性是提升防疫效果的一项有效措施。第1,防疫人员因业务技能和专业知识不足,往往造成免疫注射工作失误,(比如免疫注射对象的大小要与针头长短相匹配,疫苗的保管使用要规范等)。第2,很多乡镇没有配齐足够的村级防疫员数量。政府部门应加大这方面的投入、逐步改变现有村防人员的薪酬、待遇问题,尽量让年轻化,专业化的人员补充到一线防疫队伍。定期组织全体人员进行专业技术知识的强化培训和知识更新,以提升整体队伍的综合素质,促进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全面提升,同时县级以上主管部门要储备一定数量的优质疫苗和充足的防治应急药品,以保障防疫工作的稳定性和持续性。
(1)因地制宜制定各地的免疫计划。
就区域性存在的疫病问题,农牧主管部门要制定科学的强制免疫计划,并督导基层单位具体执行,制度过硬,奖惩分明。该主动免疫的适时免疫,避免疫情暴发后的被动免疫。甚至胡乱免疫(比如流行“蓝耳”病的时候,不能紧急免疫猪瘟等)从而造成疫苗的弱化免疫现象和免疫失败。
(2)防疫工作要与检疫工作相结合。
动物卫生的监督管理要跟上时代的需要,基层畜牧防疫检疫站要在人员合理配置的基础上配备相应的设施设备,能高效检测畜禽在生长阶段的抗体滴度,及时发现查处滥用违禁药品以及破坏防疫秩序的行为,真正做到防检结合,以检促防,提升检疫工作,强化防疫效果。
(3)防疫工作要吸取失败教训。
在疑似重大动物疫病发生之时,政府部门要及时组织科研人员确诊,尽快制定封锁,扑灭等防治措施,大范围实行消毒灭源工作,避免类似2007年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在全国范围内流行暴发的惨痛教训。
基层动物防治免疫工作是防疫工作的重点,积极进行基层防疫的全面性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在问题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的制定措施,严格细则,才能有效提升基层防疫工作的实效性。在确保动物和动物产品安全的前提下,也就切实保护了人类的健康。
[1] 王晓宏,杨洋.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现状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4,(4):55.
[2] 徐全忠.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对策探讨[J].甘肃畜牧兽医,2014,(7):44-46.
[3] 吴玉福,李开生.浅析基层动物防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4,(9):104.
[4] 吴德魁,高盛炫,姜洪文,等.基层动物防疫工作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中国畜牧兽医文摘,2014,(12):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