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柱琴
(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5)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预防和治疗
邵柱琴
(云南省陆良县马街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陆良 655605)
猪传染性胸膜肺炎为常见呼吸道疾病,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而诱发的急慢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给生猪养殖业带来极大的损失和威胁。由此,重视此病的防控,了解此病的流行、症状、剖检病理等等,掌握可行的防控和治疗措施,对降低此病的发生,提升生猪养殖效益,大有裨益。
此病生猪易感性强,不同日龄阶段、性别的猪,都有感染此病的可能。其中,仔猪断奶期间,易感性最强。此病发病迅速,死亡率极高,可造成损失甚为惨重。此病传染源为发病猪和慢性感染猪,多数经飞沫或直接接触感染。致病菌源同样可经咳嗽、气喘、喷嚏等等方式,经呼吸道直接感染,或者,经车辆、免疫、人员、器械等等间接传播感染。
根据症状表现缓急,临床可细分为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病型,不同病型表现症状略带差异:
发病最急的猪常情况下没有症状变现出来,而是忽然发病、死亡,最急性型的猪一般都会死亡;有一部分猪发病后体温升高,超过41.5°,无精打采、呼吸急促、心跳加快、食欲不振;到后期心脏功能减退以及无法血液循环,五官和身体背部发绀;到了晚期症状则是无法呼吸、体温骤降,死亡时有混血的泡沫状物质从口鼻流出。
1个生活圈或者不同生活圈的多只猪发病,体温在40.5~41℃之间,心率加速、呼吸急促、咳嗽、食欲不振、无精打采,偶尔会有混血泡沫状物质从鼻子流出来,50%在2~3d里死亡,也有一部分发展为慢性。
慢性型一般是由以上2种发展而来,体温没有变化,食欲不佳,成长较慢,料肉比变小,整体没有显著的症状,间断性咳嗽,发病的猪活动力差,行动缓慢,常躺憩,只有在进食时才缓慢起来,少数猪也许会患上关节炎、心包积液。
体温高、死亡率高,呼吸困难,咳嗽,肺部颜色加深,双侧性肺炎,而且病灶大部分在肺的心叶、尖叶和隔叶,而且和无病变组织分界明显。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病变常局限于肺和胸腔。直接镜检,将鼻子或者其他部分分泌的物质制作涂片,革兰氏染色,用显微镜进行观察,一旦发现有多形态的两极浓染的革兰氏阴性小球杆菌或纤细杆菌,则可确定。血清学诊断包括补体结合试验、β~硫醇代乙醇试管凝集试验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方法。
了解此病流行发病规律,针对性预防投药,能大大降低此病的感染率。通常情况下,仔猪2~3月龄预防性投药,期间不要接种防疫疫苗。投药时,最好结合药敏实验,或者参照本地区普遍投药种类参考借鉴。比如:土霉素(0.05%~0.08%)、氨苄西林(0.03%~0.05%)、北里霉素(0.03%~0.05%)等等,交替轮换用药,拌料混拌均匀,连续用3~5d。
调查证实:养殖密度越高,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越高。由此,应根据养殖实际情况,控制恰当饲喂密度。坚持全进全出,母猪进产房前,彻底清扫猪舍,严格消毒管理,而后空置几天方可进舍。初生仔猪,及早补食初乳,增强自体抗病体质。转圈转栏期间,做好防环境应激准备,能根据体重不同,尽量安排体重大小相似的猪群,在同一圈舍饲喂。改善喂料管理,确保充足蛋白质和能量,适量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能大大降低此病感染率。
留意猪群变化,发现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经用药实践,可参照如下疗法:氟苯尼考,每千克体重0.2mg;复方新诺明,每千克体重1~0.2mg,肌肉注射,1~3次/d,连续用4~5d。早期用药,效果会更好些。后期体温降低,精神略有好转,但症状反复出现,可用林可霉素,每次20ml,肌肉注射;黄芪多糖,每次15ml,肌肉注射;参灵毒克,每次20ml,肌肉注射,连续用3~4d。病情同样不见好转,不建议输液治疗。以往此法治疗中,有诱发满足心肌炎,而加重致死率的可能。在此,建议用复合VB+VC+肌苷+三磷酸腺苷二钠+糖盐水,皮下注射。后期症状加重,可再次调整用药策略。用青霉素,每次800万单位;链霉素,每次500万单位;氨基比林,每次10ml;地塞米松,每次5~10ml,连续用药治疗10~15d。经调整用药,多数病情得到康复,难以治疗的建议立即淘汰不用。
通过大量试验显示,在发病初期使用抗生素,对于接触性传染或者非急性型猪并没有明显的疗效,而且较易产生抗药性。现阶段较普遍的方法是,疫苗最好使用当地正在发生的病毒血清型分离株,结果表明,交叉免疫的使用效果要比灭活疫苗效果更明显,但是,也有弱毒疫苗,毒性减弱的时候,免疫性也随之减弱,也有可能毒性增强的情况,然而Ghosts疫苗存在不能完全裂解的弊端,效果较为明显的是亚单位疫苗。
就目前此病的流行,可见不同日龄阶段、性别的生猪。特别是一些规模化生猪养殖场,一旦有疑似病例出现,可直接经咳嗽、气喘、喷嚏等经呼吸道直接感染,可造成此病的规模化流行。针对此病的发生,控制此病的流行,应了解此病流行发病规律,针对性预防投药。而且,养殖密度越高,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率越高。由此,应根据养殖实际情况,控制恰当饲喂密度。同时,注意改善猪群体质,确保充足蛋白质和能量,适量添加维生素、微量元素等等。喂猪期间,留意猪群变化,发现有疑似病例,及早隔离诊治,全群紧急接种防疫疫苗,能大大降低此病易感率,避免此病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1]王兴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的发病机制及综合防治[J].现代畜牧科技,2015,(2):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