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医药发展的概况和湘西苗族医药现状

2017-01-15 17:35:36谭永红
中国民间疗法 2017年2期
关键词:苗药湘西苗族

谭永红

苗族医药发展的概况和湘西苗族医药现状

谭永红

(湖南省凤凰县民意诊所,湖南 吉首 416200)

苗族医药;湘西;发展现状

2015年5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即中医药领域的“十三五规划”)。该规划首次提出,中医药可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与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提升中医药健康服务国际影响力。规划中明确了中医药保健服务内涵;运用中医药理念、方法、技术维护和增进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活动,主要包括中医养生、保健、医疗、康复服务,涉及健康养老、中医药文化、健康旅游等相关服务。与此相关的苗族医药必须抓住机遇,乘势发展。下面就苗族医药的发展和湘西苗族医药现状等情况作一简要概述。

苗族医药发展的概况

苗族医药有五六千年悠久历史,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苗医的诊断方法是望、号、问、触。将疾病分为36症、72疾,共108种,其精华是外科,在36症72疾中,外科占64种。民国初年熊希龄看到苗医治弹伤后赞道:“子弹无足自退出,全凭苗医华佗功”。由于有独到的疗效,近年来,国内掀起了研究开发苗医药的热潮。其中以贵州省成效最显著,1958年贵州省搜集整理苗族医药标本1212种,单验方2831个,贵阳市卫生局搜集到14544个秘验方,筛选出1301个汇编成册。同时贵州中医研究所用7年时间,拜访了100多位有名望的苗医和民间医生,搜集秘验方近千个,采集各种药物标本5000余份,对民族药的种类、分布、用法、主治等提出了研究报告。贵州苗药开发最早,民族药厂100多家,以“神奇”为代表的苗药开发为龙头,民族药的产值年过50亿元。

云南省从苗族民间用药中开发2个有特色的产品,每个产品的效益都在1000万元以上,一个是文山州丘北县的灯盏花方治疗偏瘫,开发为灯盏花素,治疗中风偏瘫,列入国家急救的常规药品。另一个是苦蒿素治疗疟疾,开发成蒿甲敏针剂、片剂,销往非洲、欧洲、美洲各国,是预防治疗疟疾的特效药。

湖南湘西苗医药的开发利用也较早,在20世纪50年代凤凰县就成立了制药厂,设在文昌阁旁边的天王庙内,1959年“土法上马”生产狗皮膏、藿香正气丸、杏贝露、十滴水、风湿药酒等23种中西成药,并加工中药饮片,供应全县医疗单位。1970年县药材公司成立中药饮片加工组,修建烘烤车间,用传统方法炮制、加工水剂450种,曾于1973年、1976年在湘西州药材质量评比会上获得第二名和第三名。1976年加工量达到18吨,产品主要供应全县医疗单位配方和零售,少数品种运销长沙、株洲、涟源等地。1976年6月湖南人民出版社汇编了《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收录的本地中草药材644种,对苗药的生产、供应、使用、检验、加工炮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理论方面,湘西有田华咏、彭芳胜、滕建卓、欧志安、龙在书、田兴秀、滕建甲等发掘、整理散落在苗乡的传统经验和口碑传说,使用现代的方式,以汉文加以总结,已形成了湘西地区苗族医药学的初步文字资料。如滕建甲、黄爱辉编著的《苗家实用药方》;欧志安的《苗药汇编》收集了千多种苗药,以及笔者所著的《收剑法配合推拿治疗鼻炎》《水熨椎疗法治疗颈椎病、腰椎病》等,对传统苗族医药从各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总结和整理,特别是在药物、方剂、诊断、治疗方法等方面的著述,以固定文字形式整理出来,保存下来,使之能全面地了解和掌握苗族医药历史知识,掌握其预防、诊断、处方治疗的全面知识方法,从而可结束“苗医无成方”的历史,进入总结和整理提高、发展的阶段,更好地为各民族人民的身体健康服务,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也就减去大半了。

苗族医药的发展前景

苗族医药长期以来都是我国医药政策扶持的重要领域。随着多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民族医药产业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民族医药在常见病、多发病、慢性病及疑难病症、重大传染病防治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彰显,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认可。2014年中药生产企业达到3813家,中药工业总产量7302亿元。中医药已经传播到183个国家和地区。推进中药工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加速中药生产工艺、流程的标准化、现代化,逐步形成大型中药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中药工业总产值占医药工业总产值30%以上等,这对民族医药而言,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湘西苗族医药的现状

1.湘西苗族医药的资源背景。湘西蕴藏有丰富的苗药资源,共有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等维管植物217科、1039属、38007种、35亚种、315变种、11变型。有世界闻名的孑遗植物水杉、珙桐、伞花木、伯乐树、双盾木、鹅掌楸、喜树、杜仲、青钱柳、香果树、青檀等都是制药的上佳资源。药用植物、油脂植物、纤维植物、鞣料植物、淀粉和糖类植物、观赏植物、维生素植物和色素植物等种类繁多。1960年凤凰县药材公司在南华山办示范药材场,指导全县药材生产。1970年除将金银花、麦冬、半夏、天冬等18种野生药材改为家种外,又从外地引进了川芎、白术、玄胡、地黄、天麻等32种县内各地广为种植。全县一度掀起种药高潮,药材场队达100多个,种植面积达8800余亩,苗药3800种,在《湖南省中药材炮制规范》中收录的644种。按药用部位分为:根及根茎、果实与种子、全草、叶、花、皮(根皮及茎皮)、藤木茎枝、树脂、菌藻、动物、矿物及其他共12大类。中文正名、常用名、来源、炮制、性味、功能、主治、常用量、处方应配、贮藏、附注,为湘西苗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可靠依据。目前,临床中西药物混用、联用已成潮流。实践证明中西药物合理配伍,不仅相互协同,大大提高疗效,还可减少副作用;大力发展民族医药,振兴民族经济,也给日益繁忙的医疗工作带来新的光明。

2.湘西苗族医药的文化传承。苗族医药是中华文明的明珠,非物质文化遗产,千百年来成功地庇护了数以千万的苗民子孙,这不得不说是一个奇迹,时至今日仍具有重要的学术地位。所以传承苗族医药技术是一项义不容辞而又任重道远的任务。苗医药内容古朴,药物丰富,但无文字记载,并且是父子相传,没有单独的行医机构。近几年情况才有所改变,成立了苗医药协会、民族医院、研究单位。但都没有突出苗医药的特点和作用,认药、采药、用药、加工药基本技能都简化了,对苗药的传承渐渐淡漠,有甚者以西医为主。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苗药生长的环境也遭到破坏,使得稀有品种药源枯竭(如七叶一枝花、五加皮等)。要提倡保护自然药源,鼓励种植苗药品种,丰富药源。

开发湘西特色的苗医药产业的几点建议

纵观苗族医药的发展,春兰秋菊,各有千秋,若能熔于一炉而汇通,并能取其精义而用之临床,打造具有湘西特色的苗医药产业链,必能大有作为。

1.湘西属“三苗”范围,位于湖南省西北部,武陵山脉自西向东蜿蜒境内,南北长约240公里,东西宽约170公里,土地总面积15462平方公里,是光、热、水、气候最佳区域,土壤自然肥力较好,生物资源丰富,堪称野生动植物资源天然宝库和具有极高研究价值的基因库,适宜发展中草药材种植、加工、销售。

2.以政府为主导,努力打造湘西苗族医药产业链,可以健康旅游为题材,苗族医药文化交流为题材,健康养生为题材等。

3.从种植药材、加工、科学研究、临床试验入手推广营销。

4.苗医药工作者要团结起来,解放思想,共同努力,湘西苗族医药一定会发扬光大,为人类的健康事业做出更大、更多的贡献。

5.政府要建立专门的苗族医药评估、监督机构。组织专家对苗族民间医生的医术进行考核、考试、发证认可,保护苗族医生的合法权益、知识产权,培养苗族医生和苗药科研人才。鼓励国家、集体和个人开设苗族医院或设立苗族医科,建立苗族医药发展基金和引资机构等。

6.就医学而言,不应只追求形式,不应以时间定位,应该以最少的支出、最短的时间,达到最佳的效果。

2016-05-03)

猜你喜欢
苗药湘西苗族
苗族蜡染
苗药“活络汤”熏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
医学概论(2022年3期)2022-04-24 13:59:28
苗药痛风方联合西药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
苗药阿锐布提取物对实验性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欢乐湘西
民族音乐(2018年1期)2018-04-18 03:24:25
盛大节庆——苗族牯藏节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3:44
走进湘西凤凰城
散文诗(2017年18期)2018-01-31 02:43:51
湘西 国画
文艺论坛(2017年4期)2017-05-08 10:48:18
苗族民歌
苗族老照片
焦点(2015年12期)2016-01-26 08:2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