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晖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6200)
一例马尖尾线虫病诊治报告
赵晖 (辽宁省大连市普兰店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116200)
马尖尾线虫病是由尖尾科、尖尾属的马尖尾线虫寄生于马属动物的大肠内引起的疾病。马尖尾线虫又称马蛲虫,本病又称蛲虫病。本病的特殊症状是尾部发痒和脱毛。
2015年11月2日,普兰店市大谭镇赵屯村农户于某打电话说,其家中养了5匹马,马出现尾部剧痒,到处摩擦,尾部、坐骨脱毛并有皮炎现象。接到电话后马上到于某家,认真仔细检查了5匹病马。是5个月的小马驹,马尾部剧痒,兴奋不安,不断摩擦尾臀部,尾臀部发生皮炎、脱毛和化脓。根据尾部奇痒脱毛这一典型症状,怀疑是马尖尾线虫病。用蘸有50%甘油水溶液的药勺刮取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的灰黄色污物,镜检时发现了马尖尾线虫的典型虫卵。
根椐临床症状和镜检发现,有典型虫卵即可确诊于某家的马患得是马尖尾线虫病。虫体较大,呈灰白色,外观似豆芽菜。头端有6个乳突,口囊短而浅,食道前部宽,中部窄,后部膨大形成圆形的食道球。雄虫体长9~12mm,有一根针状的交合刺,尾端外观呈四角形的伪囊。雌虫长40~150mm,尾部尖细而长,雌虫阴门位于虫体前1/4处。
成虫寄生在大肠内,雌雄交配后雄虫死亡,雌虫下行到肛门周围的会阴部产卵,虫卵互相黏着呈黄白色团块状。雌虫产完全部虫卵后死亡。由于肛门周围具有适宜的温度和湿度,虫卵在3~5d内可以发育为感染性虫卵。虫卵刺激肛门部发生奇痒,马在摩擦时将虫卵散布到外界、污染饲料、饮水、饲养用具等。马吞食后而受感染,幼虫在小肠内逸出,到结肠和盲肠内寄生。从感染到发育为成虫,一般需5个月时间。马尖尾线虫病流行极其广泛,特别是卫生条件差,饲养管理粗放的情况下最容易感染。本病多发于1岁以下的小马驹和老龄马。
(1)每千克体重80mg,配成2%溶液经胃1次投服;左旋咪唑:每千克体重8mg,用温水稀释后经胃投服;应用汞软膏对肛门周围及会阴部皮肤涂擦。
(2)要保持畜舍的清洁卫生,经常清扫,粪便用生物热处理,对饲养用具等要定期用沸水消毒;要经常对马体进行刷洗,尤其是对马尾臀部、肛门等处经常刷洗;发现病畜要马上隔离治疗,并对其用过的饲养用具等进行彻底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