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勇辉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514528)
如何提高畜牧兽医工作质量
刘勇辉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叶塘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514528)
畜牧业生产的规模在扩大,畜牧产品越来越多,畜牧产品质量越来越好。但目前畜牧疫病防治等方面还有很多不足,这严重影响了畜牧生产力提高。因此,加强畜牧兽医队伍任务非常之重。本文针对现在畜牧兽医工作的现状和问题提出相对应的解决措施。
畜牧;兽医;工作;现状;问题;解决措施
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动物肉食品的安全水平和等级要求也越来越严。这要求提高动物的安全卫生水平和动物疫情防治的综合能力。而兽医作为最直接接触到动物的一种职业,直接关系着我们的食品安全。
由于我国山区面积较大,畜牧工作涉及的区域范围太广,再加上畜牧兽医工作人员缺少等原因,导致我国大部分乡镇没有村级防疫员。这样,基层动物疫情防治工作和相关知识普及工作就不能很好的完成。另外,动物疫情防治中最关键的疫苗问题也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喂养家禽一般都是在最基础的乡镇地区,而疫苗从出厂到打入家禽体内的时间太长,再加上疫苗在整个运输过程中没有放入冷藏箱中,疫苗没有进行合理有效的保管,导致疫苗直接失效,因为一般性的基础设施太简陋,直接给兽医工作带来难度。
目前农村的兽医一般都是通过学艺和工作实践掌握的一些基本技术,没有进行过专业的兽医培训和学习。再加上基础农村对知识认识的水平不够,所以对兽医专业技术水平的要求也不高。更加促进了兽医专业知识方面的老化。他们仍然用着一点点的业务知识进行工作,以至于跟不上时代的进步和技术的创新,导致业务方面的水平越来越低,越来越差。
乡镇农村的兽医工作是无偿和有偿相结合的一种模式,兽医作为一门职业却没有相应的经济所得,再加上基层防疫站工作条件艰苦,待遇又低,所以导致大量畜牧业工作人员离职,致使人员流动性大,队伍不稳定。畜牧业防疫工作经费长期不足,导致基础兽医站的设备等完全跟不上工作需要,从而使养殖受到一定的影响和限制。
为了更好的防治动物疫情的发生和动物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我国相关部门颁布了对应的防治制度,即强制免疫制度。该制度的实行有国家法律依据。制度规定喂养的家禽必须无条件的进行畜牧防疫,不管什么原因都要进行疫苗防疫。另外,对于一些不愿意接受的饲养人员,该制度规定是有相应处理的。免疫制度不是儿戏,需要每一个喂养户的支持和理解。
人才建设是任何一个职业发展的关键部分。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兽医人才教育的重视。首先加强兽医后备人员的贮备,可以建立专门的学校,设立不同的兽医专业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其次,提高从事兽医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可以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培训计划,定期举办专业知识讲座和案例讨论会,从而加强工作人员之间的相互联系,可以通过讨论和实践,促进相互之间的学习。这也有利于提高兽医人员的综合素质。
工作的不断改进和进步只有在相互学习和交流中得到体现。有效顺利的开展畜牧兽医工作需要加强各级人员的相互交流和联系。县级兽医管理部门在接到相关部门下发的工作任务或者是学习文件之后,要积极联系各级部门进行基础工作的开展。同时,最基础的村级兽医工作人员如果遇到动物疫情或者是其他情况时,要第一时间向上一级反应情况并等待答复和反馈。只有上级和下级多交流多联系,才能够共同促进兽医工作的开展。
基础领导干部可以和当地兽医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兽医知识的学习和宣传。比如说早晚进行村民广播,广播内容可以是家禽饲养知识,可以是畜禽品种改良知识,也可以是疾病疫情防疫知识,内容可以多样化,然后通过简单直白的方式进行宣传推广。同时,还可以通过技术人员进行现场技术教学,使老百姓能更直接的学习,在学习和实践中有什么不清楚的地方可以向兽医请教学习。从而加大专业工作人员和普通老百姓直接联系。
目前我们就畜牧兽医方面有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如何加快推进畜牧兽医管理、发展体制改革,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和公共卫生安全水平。希望相关部门和广大畜牧兽医工作者能够一起努力,建立一个科学高效的畜牧兽医管理体制,从而促进其发展。
刘勇辉 (1973.4-),男,汉族,广东省兴宁市人,中专,助理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