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兽医基础理论在基层兽医临床的作用

2017-01-15 01:40:45毕加才
中国畜禽种业 2017年1期
关键词:仙鹤草基础理论中兽医

毕加才

(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畜牧兽医站562409)

中兽医基础理论在基层兽医临床的作用

毕加才

(贵州省兴义市万屯镇畜牧兽医站562409)

中兽医是我国中医学的宝贵财富,其能在根源上对牲畜疾病进行辩证施治,临床治疗效果佳,值得广泛推广。基于此,笔者在参阅大量相关研究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日常工作经验,主要对中兽医基础理论在基层兽医临床上的作用展开探讨。

基层兽医;中兽医基础;作用

中兽医是一门综合性畜禽疾病防治学科,其将祖国传统兽医的理念、方法、药物、针灸等技术进行综合,辩证施治,全面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1 中兽医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细则分析

1.1 中兽医基础理论概述

在传统五脏六腑、阴阳五行的基础上,中兽医理论得到发展,其在现象与本质层面对该理论进行阐述。其主张温病、伤寒以及瘟疫均属于外感病,时行不正之气,并由呼吸道系统传入牲畜体内,进而有机体组织器官受损。在《瘟疫论》一书中,古人已经对中兽医理论有了全面认识。一旦爆发瘟疫,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甚至危害人类健康。

1.2 中兽医基础理论应用的细则

为有效防控疫情,相关工作人员必须充分了解瘟疫流行规律,合理应用中兽医理论,其应用细则如下:第一,培固正气,全面强健畜禽体质。有效调节有动物机体免疫能力,全面增强抗病能力。第二,根据节令变化,调节动物机体与自然的阴阳平衡,从而有效抵抗外邪,在具体工作中,应综合疾病情况以及症状,合理选择不同方法。具体有如下方式:清热解毒、以毒攻毒、放血免疫、四时调理等方法。

2 中兽医基础理论在基层兽医临床上的作用

2.1 在动物防疫方面的重要作用

大量临床实践可知,中兽医理论在动物防疫方面的作用显著,发挥着重要作用。《内经》中指出:邪、虚等是导致动物疾病的重要原因,只有增加动物机体正气,才能全面提升其免疫力与抵抗力。春天可以合理应用木通散或茵陈散等方式提升正气;夏天应合理使用茵陈散、消黄散等增加正气;秋天可使用白药子散与理肺散调节机体;冬天可使用茴香散与白药子散调节机体。在不同季节,合理应用不同药物能有效增强动物正气,从而全面提升其免疫力。

2.2 在清热解毒方面的重要作用

我国中医主张 “病从火出”,因此,清热解毒在动物疾病治疗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贯众与升麻是最为有效的清热解毒药物。《本草纲目》中记载:发生疫情时,将贯众与升麻置于水中,引此水的人不会被传染。贯众与升麻能有效提高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功能。黄连、大黄、生姜、木通、生石膏、陈茶叶等均具有泻火、清热作用。临床上,通常使用麻黄等药物泄肺经郁火,从而预防瘟疫。我国现代药理学证实,麻黄可以有效抑制痢疾杆菌、链球菌、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多种病毒。中兽医也可参考这些理论,中兽医上常用板蓝根、柴胡、马勃、生大黄、黄岑、甘草、陈皮、连翘等进行解毒。

2.3 在中兽医治疗方面的重要作用

2.3.1 补虚应用

某养殖场有一头雄性、半岁幼牛,该牛进食正常,但每天拉稀五5~6次。畜主曾给该牛用过庆大霉素、氟哌酸、磺胺、先锋等药物,也使用过液体疗法,但时好时坏,不容易治愈。畜主转求于我,经诊断:牛体温38.5℃,脉搏75次/min,呼吸28次/min,精神萎靡、心跳无力、稀便、无恶臭,中兽医诊断为湿邪内蕴、脾虚不运,故而给予平胃散联合四君子汤治疗。具体药方:党参60g,茯苓50g,白术50g,苍术36g,柴胡36g,陈皮30g,厚朴30g,砂仁 25g,木香 20g,金樱子40g,炮姜 30g,灶心土 100g,甘草20g。党参起到健脾养胃的功效,茯苓、白术、厚朴等均有健脾燥湿的功效,上述诸药合用,祛湿、健脾效果更佳。柴胡、灶心土、金樱子与炮姜结合,止泻效果良好。砂仁、木香能起到行气止痛的效果。3剂水煎并拌入少量饲料喂养,幼牛临床体征得到显著改善,再服3剂,痊愈。

2.3.2 止血应用

去年秋天,一头45kg的架子猪突然鼻孔出血,肌肉注射止血敏注射液以及肾上腺素纱布塞鼻,均无效果。我改用中兽医诊断发现,这头猪舌苔黄、脉数、口渴、出血点为点滴状,尿黄,诊断为血热妄行。故给予清热凉血治疗,具体药方:生石膏80g,生地40g,黄岑40g,赤芍40g,仙鹤草40g,藕节 40g,车前子 36g,甘草20g。3剂水煎服,让其服下,一剂痊愈。石膏具有清热去火作用,黄岑具有清热、止血之功效,赤芍、生地均具有凉血、清热作用,车前子利尿,藕节、仙鹤草收敛止血,上述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凉血、止血、利尿之功效。

2.3.3 鸡球虫病

中兽医主张:寄生虫遇酸则伏,如果改变球虫的生存环境,并通过有益菌繁殖、占位等方式抑制球虫生长,能有效达到防治鸡球虫病的目的。曾经一个养鸡场配过一个防治球虫的中药方剂,按常山:青蒿:黄芪:白头翁:柴胡:仙鹤草:地榆:黄柏=4:4: 3: 3: 3: 3: 2: 2的比例混合研制成粉。若为治疗性用药,则按1.5%的比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若为预防性用药,则按1.0%的比例将其添加到饲料中。常山具有杀虫作用,青蒿具有抗寄生虫、抗菌、抗疟疾的功效,白头翁具有凉血、解毒、止痢之功效,黄芪具有提高免疫力、消水肿的作用,仙鹤草具有止血功效,柴胡具有升阳、止泻作用,上述诸药联合使用,共同起到止血、止泻、杀虫、驱虫的作用。

2.3.4 其他

中兽医在治疗泌尿系统结合、病毒类疾病等方面有显著优势。例如,黄芪能全面提高机体双向免疫功能,玉屏风能有效调节免疫功能、抑制流感病毒,灵芝、大枣、党参、白术等中草药聚能显著提升动物免疫力,从而有效对抗病毒。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以中兽医基础理论为切入点,从动物防疫、清热解毒、中兽医治疗等方面,详细论述了中兽医基础理论在基层兽医临床上的重要作用,以期为一线工作的兽医工作者提供理论指导。

猜你喜欢
仙鹤草基础理论中兽医
中兽医药治疗鸡痘的新思路
动物疫病诊断中兽医病理诊断技术探讨
李达与党的基础理论建设
仙鹤草治疗眩晕验案举隅
仙鹤草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吉林中医药(2020年2期)2020-02-13 18:56:18
重用仙鹤草治眩晕
仙鹤草的妙用
中兽医分型治疗牛泄病的方法
兽医导刊(2016年12期)2016-05-17 03:51:48
中医基础理论设计性实验的探索与实践
中兽医“治未病”学说在动物疾病防治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