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骨关节炎的中医研究进展

2017-01-14 21:51:53潘雪璟王伟钢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医骨关节炎综述

潘雪璟+王伟钢

【摘 要】 通过检索回顾近十年有关中医对膝骨关节炎研究的文献,从历史沿革、病因病机、诊断方法和治疗上进行简单归纳总结,并做了简要的评述,分析目前中医研究膝骨关节炎的现状,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

【关键词】 骨关节炎,膝;膝痹;中医;综述

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是老年人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中医学中,从《黄帝内经》起,就有对本病的记载,此后各代医家也不断对本病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对医籍的回顾以及对近十年有关中医对KOA研究的文献的总结,对本病的历史沿革、病因病机和诊断治疗进行简单的归纳和论述,望能为临床提供参考。

1 KOA的中医历史沿革

中医学没有KOA的具体病名,一般将本病归于“痹证”“骨痹”范畴。《素问·长刺节论》曰:“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曰骨痹。”正式提出“骨痹”的概念,指出痹证的形成主要原因是“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并表明骨痹进一步可发展为“内舍于肾”。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首先提出“风湿”与“历节病”的病名,进一步明确了痹证的风湿性概念,并提出“散风除湿,微发其汗”“温经解表,散寒除湿”“温经散寒,除湿止痛”等治法治则,以及多种治疗方药,如麻黄杏仁薏仁甘草汤、防己黄芪汤、桂枝附子汤、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黄芪桂枝五物汤等。华佗在《中藏经》中曰:“痹者,闭也,五脏六腑,感于邪气,乱于真气,闭而不仁,故曰痹。”并指出“骨痹”乃“伤于肾”而“邪气妄入”所致,认为骨痹的发病与“肾”和“邪”有关。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曰:“夫历节风着人久不治者,令人骨节蹉跌,变成癫病,不可不知。古今以来,无问贵贱,往往苦之,此是风之毒害者也。”为后世治疗历节病用祛风解毒药奠定了理论基础,并创制了多种治疗方药如防己汤、独活寄生汤、独活汤、附子汤等。宋代之后医学有了新的进展。《圣济总录》列出骨痹的治法、证候和方药,认为骨痹发病原因是“肾不荣”而“骨寒”,列出骨痹可使用方药肉苁蓉丸、石斛丸、补肾熟干地黄丸、附子独活汤、鹿茸天麻丸等。金元时期,张子和在《儒门事亲》中提出“痹病以湿热为源,风寒为兼,三气合而为痹”,认为在痹病早期应采用汗、吐、下三法攻之。明·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认为痹证“寒证多而热证少”“有寒者宜从温热,有火者宜从清凉”。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提出外感湿热之邪可直接致痹,并提倡“急清阳明”的治则。喻嘉言在《医门法律》中提出痹证日久、关节僵硬、变形者应该“未可先治其痹,而应先养血气”的治法。冯兆张在《冯氏锦囊》中认为鹤膝风“肾虚者多患之,因真气衰弱,邪气得以深袭”。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提出“瘀血致痹”之说,采用身痛逐瘀汤等方药治疗痹证。唐容川《血论证》认为骨痹的发病与“精髓不足”密切相关。

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中医临床诊疗术语·疾病部分》,规定“因劳损或年高,膝失精血充养,经气不利所致,以膝部长期固定疼痛,活动时关节内有声响等为主要表现的肢体痹病类疾病”为“膝痹”,从而统一了这类疾病的名称。

2 膝痹的病因病机

《素问·刺法论》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素问·评热病论》又曰:“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说明疾病发生的原因在于正气不足而邪气侵袭,其中根本原因是正气不足。正气不足是膝痹产生的内在因素和病变基础。体虚则腠理不密,卫外不固,为感邪创造了条件,而正气不足,又无力驱邪外出,导致邪气留于关节,痹阻筋脉。正气不足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形成的,主要有禀赋不足、劳役过度、大病久病后正气虚衰3个方面,另外,饮食失调、外伤亦可导致正气不足。中医学认为,肝主筋藏血,肾主骨藏精,若肝肾康健则筋骨强健,若肝肾不足,精血不能濡养筋骨,则骨枯筋萎而为病。《张氏医通》曰:“膝者筋之府,屈伸不能,行则偻俯,筋将惫矣,故膝痛无有不因肝肾虚者,虚则风寒湿气袭之。”《篙崖尊生全书》曰:“膝属脾肝肾,膝痛皆三阴亏损之症。”说明本病的病位在肝肾,病机是肝肾亏虚,邪气外入,是本虚标实之证。

导致膝痹发生的外因主要是风寒湿热之邪侵入体内。《素问·痹论》曰:“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风为百病之长,为六淫邪气之首,为阳邪而开发腠理,又具穿透之力,为他邪致病之先导,其他邪气可随风邪之力侵入人体。寒性凝滞主痛,随风邪侵入人体,凝于筋脉,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故“不通则痛”;气血津液不通,不能濡养筋脉,筋脉挛缩拘急,故“不荣则痛”。湿性黏滞重着,沉滞黏着于筋骨关节,津液输布失常,积聚则发为肿胀。风寒湿邪流注体内,正邪交争,郁而化热,热邪又可生风,故风寒湿热四邪相互为虐,痹阻于膝,则生为膝痹。

痹病日久,气血津液长时间运行不畅,血脉痹阻则为瘀,津液积聚则为痰,痰瘀互结,痹阻筋脉,“不通则痛”,如此循环,病程进展,则可出现皮肤瘀斑、关节肿胀畸形等症,甚则侵入脏腑,形成脏腑痹。

3 膝痹的证型研究现状

临床常用的证型分类研究方法很多,有对古籍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归纳筛选出具有普遍代表性证候,也有展开流行病学调查,探究本病证候、发生率等情况,还有进行临床实践研究,通过分析与归纳确立本病的中医辨证体系。对于膝痹的证候分型,目前还没有较为统一的见解。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发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关于膝痹的证型分为3型:阳虚寒凝型、肾虚髓亏型、瘀血阻滞型[1]。何丽清等[2]对北京市3家医院的586例女性KOA患者进行聚类分析,认为可以将膝痹分为3型:风寒湿痹型(141例)、肾气亏虚型(386例)、痰瘀互阻型(59例)。向珍蛹等[3]对上海市浦东新区某社区KOA患者进行调查和统计,认为寒湿阻滞、肾阳虚、肾气虚、肾阴虚、瘀阻脉络、肝阴虚是KOA的常见证型,肾阳虚、寒湿阻滞证是KOA的基本证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在《膝痹病诊疗方案》中将膝痹分为4型:风寒湿痹证、风湿热痹证、瘀血痹阻证、肝肾亏虚证[4]。

4 膝痹的中医治疗现状

4.1 中医内治法 史彩萍[5]将14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减辨证分型治疗,对照组给予扶他林片口服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总有效率88%。姚金福等[6]将18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中医辨证治疗,对照组给予通痹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1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3%。纪红等[7]将7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骨苓通痹丸治疗,实验组使用中医辨证疗法,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08%。周小莉等[8]将120例肝肾亏虚型KOA患者随机分2组,对照组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胶囊口服,治疗组加用独活寄生汤,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4.2 中医外治法

4.2.1 中药熏洗治疗 周万佐[9]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采用除痹洗剂治疗,对照组采用扶他林软膏治疗,结果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童国伟[10]对38例(56膝)重度KOA患者使用海桐皮汤熏洗治疗,结果总有效率为91.1%。陈海鹏等[11]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膝痛消熏洗方中药外洗,对照组使用扶他林软剂外用,结果治疗组在总有效率和改善膝关节功能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4.2.2 中药离子导入治疗 孙艳等[12]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中药内服加中药离子导入,对照组单独使用中药内服,结果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冯俊奇等[13]将75例KOA患者随机分为药透组和对照组,药透组使用离子导入舒筋止痛液治疗,对照组口服盐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药透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白岚等[14]将1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口服氨基葡萄糖,治疗组加用中药离子导入,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5%。

4.2.3 中药贴敷治疗 叶亚云等[15]将67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穴位敷贴法,对照组使用玻璃酸钠注射液膝关节腔内注射,结果治疗组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何晓瑾

等[16]将57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3组,实验组233例使用复方南星止痛膏,阳性药对照组230例使用伤湿解痛膏,安慰剂对照组115例使用丙烯酸酯压敏胶胶布,结果实验组的疗效最好。

4.2.4 针灸治疗 秦伟凯等[17]随机选取76例KOA患者,以节外经筋痛点为治疗点使用铍针治疗,有效率为89.5%。李彬等[18]将6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使用火针和毫针针刺阿是穴、梁丘、血海、阳陵泉、内膝眼、外膝眼,结果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岳蓉[19]将65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透刺温针灸和透刺法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3%。

4.2.5 推拿按摩治疗 杨智杰等[20]将58例KOA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分别使用推拿和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结果A组疗效优于B组。金成辉[21]将12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塞来昔布治疗,结果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而治疗组关节活动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仇荣富等[22]将152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手法按摩、导引和局部理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6%。

4.2.6 针刀治疗 牛时季等[23]在门诊随机选取200例KOA患者使用小针刀治疗,发现小针刀治疗KOA疗效显著。孙奎等[24]将90例KOA患者分为针刀组和西药组,分别给予针刀疗法和口服双氯芬酸钠治疗,结果针刀组明显优于西药组。郭长青等[25]将1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针刀组和电针组,结果针刀组疗效优于电针组。

4.2.7 综合治疗 袁曙光等[26]将15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中药内服外治治疗组、骨痛散封包治疗对照组和口服中药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明显优于

2个对照组。黄传兵等[27]将6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法治疗,对照组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治疗,结果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法疗效明显优于口服硫酸氨基葡萄糖,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此外,由于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经济实惠、疗效显著、副作用小的特点,目前正在受到人们的关注。仲跻申等[28]将64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对照组只口服塞来昔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8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88%。周静等[29]将80例KO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使用苗药五藤膏外敷联合红外线照射治疗,对照组口服美洛昔康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0%。

5 总结和展望

KOA属中医学“痹证”“骨痹”范畴,其中医病名为“膝痹”,病机是肝肾不足,风寒湿邪侵袭而入,属本虚标实之证。中医治疗KOA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方法灵活等优势;但由于目前的中医治疗大多都是依据各医家的经验总结,辨证方面缺乏客观有效的临床指标依据,因此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今后应当进一步将中医辨证与现代医学结合起来,统一KOA的辨证标准,使KOA的治疗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6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9:33.

[2] 何丽清,闫立,杨涛,等.586例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聚类分析及与中医体质的关系[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14(7):52-55.

[3] 向珍蛹,茅建春,徐先国,等.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分布的流行病学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12):5-8.

[4]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协作组.膝痹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诊疗方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8-19.

[5] 史彩萍.中医辨证分型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及对免疫状况的改善分析[J].四川中医,2015,33(11):81-83.

[6] 姚金福,龚庆,邱莉晶.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6):488-489.

[7] 纪红,杨进宝.中医辨证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5,7(19):107-108.

[8] 周小莉,邵勤,张莹,等.基于关节超声评价独活寄生汤治疗肝肾亏虚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临床疗

效[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5,22(1):18-21.

[9] 周万佐.除痹洗剂治疗早期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研

究[D].北京:北京中医药大学,2014.

[10] 童国伟.海桐皮汤熏洗治疗重度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12,46(6):60-61.

[11] 陈海鹏,刘志坤,丘宏龙,等.膝痛消熏洗方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疗效评价[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2(4):29-31,34.

[12] 孙艳,陈立忠,王海燕,等.中药内服结合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6):68-69.

[13] 冯俊奇,孙超,张永东.舒筋止痛液配合离子导入治疗膝骨关节炎75例[J].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2014,20(3):251-253.

[14] 白岚,王胜,李冉,等.中药离子导入联合氨基葡萄糖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1):4-5.

[15] 叶亚云,张巧玲,金掌.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镇痛效果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2,31(8):597-598.

[16] 何晓瑾,潘立群,姜伟华,等.散寒止痛外用贴膏治疗膝骨关节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2):9-14.

[17] 秦伟凯,赵勇,张宽,等.铍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疗效评价[J].中国针灸,2013,33(4):347-349.

[18] 李彬,谢新才,王麟鹏.火针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北京中医药,2011,30(12):923-925.

[19] 岳蓉.透刺温针灸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5):65.

[20] 杨智杰,陈剑峰,张亚峰.经筋推拿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J].江苏医药,2014,40(21):2590-2592.

[21] 金成辉.夹胫推肘牵膝推拿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17(2):170-171.

[22] 仇荣富,顾竞春,刘瑜婕.以中医手法为主综合疗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疗效观察[J].上海医药,2013,34(20):24-26.

[23] 牛时季,孟庆才,刘颖.小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36(2):45-46,50.

[24] 孙奎,刘德春,吴三彬,等.针刀治疗膝骨关节炎疼痛及功能障碍的临床研[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5):416-418.

[25] 郭长青,司同,温建民,等.针刀松解法改善膝骨关节炎疼痛症状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天津中医药,2012,29(1):35-38.

[26] 袁曙光,贾海波,邢潇,等.骨痛散封包结合口服中药治疗退行性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河北中医药学报,2014,29(4):12-14.

[27] 黄传兵,刘健,谌曦,等.消瘀散联合补肾健脾法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研究[J].四川中医,2014,32(4):79-82.

[28] 仲跻申,张立,姚宏明.独活寄生汤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11-13.

[29] 周静,宁乔怡,王莹,等.苗药五藤膏外敷联合红外线治疗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J].风湿病与关节炎,2016,5(1):5-7.

收稿日期:2016-03-03;修回日期:2016-08-04

猜你喜欢
中医骨关节炎综述
抗抑郁药帕罗西汀或可用于治疗骨关节炎
中老年保健(2021年5期)2021-12-02 15:48:21
膝骨关节炎如何防护?
基层中医药(2021年9期)2021-06-05 07:14:14
SEBS改性沥青综述
石油沥青(2018年6期)2018-12-29 12:07:04
NBA新赛季综述
NBA特刊(2018年21期)2018-11-24 02:47:52
引产术后胎盘残留的中医治疗方法
今日健康(2016年12期)2016-11-17 14:53:45
中医英译的误译现象探析
刍议中医养生理念在瑜伽教学中的融入
体育时空(2016年8期)2016-10-25 20:56:21
关于中西医结合治疗乳腺增生病38例临床观察
JOURNAL OF FUNCTIONAL POLYMERS
原发性膝骨关节炎中医治疗研究进展
中医研究(2014年11期)2014-03-11 20:2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