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芳(山东省青岛市动物园管理处 266000)
大多数情况下,并没有根据养殖实际情况来制定接种程序,导致实际免疫接种没有得到有效执行,往往受到养殖户主的主观影响制定相应程序,或是受到兽医盲目指导,操作具有较大随意性,致使接种程序难以切实落实。而如若无法进行有效管理,一旦受到外来病菌侵蚀,会使区域内流行性发生,畜禽难以抵御病毒侵蚀。
基础设施及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是当前动物疫病防治工作存在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其带来的后果是动物难以获得有效的疫病防治,出现大面积患病甚至死亡。从笔者多年工作经验来看,导致基础设施及技术手段陈旧落后的主要原因在于部分地区经济与科技水平欠发达、资金投入不足。以动物疫病防治疫苗为例,一旦某个地区存在基础设施及技术手段陈旧落后情况,那么很容易造成疫苗难以获得很好的冷冻储藏,继而使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防治。
应结合养殖具体情况合理制定接种程序,确保制定程序正确、合理、高效、科学。而实际制定的流程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保证疫苗质量良好,且必须是正规厂家生产;对于使用的疫苗必须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其有相应的批号文号;所采购的疫苗需要确保其保存方法正确,并且尽可能每次用量都能够一次用完;在具体使用时必须严格依照相应说明进行使用,严格控制疫苗接种途径及剂量在合适的范围中。其次,在接种期间,应当将母源抗体的影响考虑在内,特别是仔禽、仔畜,在对其进行疫苗接种室,需要将其控制在合适范围内。防止母源抗体受到影响,致使接种失效。除此之外,还需要重点考虑怀孕母畜与病畜,在对其进行接种时必须多加谨慎,接种前后必须对抗生素类药物的使用进行严格控制,尽可能将该类药物停止使用,防止出现拮抗作用。
针对基础设施及技术手段陈旧落后而导致动物疫病得不到有效防治问题,这要求笔者通过强化其建设及培训予以解决。为此,笔者认为各地方政府主管部门要在充分贯彻国家及党中央关于三农决策与有关文件情况下增加动物疫病防治财政支出,随后结合本地区养殖情况而有针对性的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之后定期组织养殖户开展技术培训以及技术人员深入村屯进行指导。另外,充分利用好财政专项资金邀请有关专家对防疫人员开展培训,之后采取奖惩相结合考核机制,即在接受培训后对他们进行考核,一旦成绩通过则给予一定的绩效奖励,反之扣罚,如此一来借助于该方式最大程度地确保防疫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从而为实现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治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为实现良好的动物疫病防治效果,做好诊断治疗是一项必不可少的措施。动物疫病防治中必须严格贯彻预防为主,治疗为辅的原则。但由于多种因素所致,有些时候动物疫病预防仍会出现遗漏或问题继而致使动物染病,此时需要我们及时做好诊断治疗工作。首先,在动物出现异常症状后,需要第一时间对其进行诊断,重点在于结合动物种类、季节流行病及养殖环境等实际确定出所患疫病。其次,在确定动物所患疫病后,养殖户要据此科学合理选择治疗方法以及药物。与此同时需特别注意所采用兽药必须由正规厂家生产的高效低毒副作用的 “绿色兽药”,之后严格依据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用药,并在每次治疗后做好包括治疗方法及药物种类、用量等详细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