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玉侠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秦玉侠
目的 观察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72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 按照完全随机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 实验组患者应用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护理满意度、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为(2.82±0.74)分, 护理满意度为69.44%(25/36), 术前SAS评分为(49.33±6.21)分, 住院时间为(7.51±4.23)d;实验组术后VAS评分为(1.62±0.24)分, 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 术前SAS评分为(36.43±6.24)分, 住院时间为(4.22±2.34)d,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便秘1例, 切口出血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发生便秘3例, 切口出血3例, 腹泻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性化护理降低了术前焦虑程度,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缩短了住院时间, 值得临床推广。
胆囊切除术;腹腔镜;人性化护理
胆囊炎、胆囊结石均为普通外科常见疾病[1], 在中老年人中多发, 特别是肥胖妇女中,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发热等[2], 如同时存在两种疾病则病情加重, 出现胆囊穿孔引发腹膜炎, 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近些年研究显示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受到了医生的一致性好评, 该手术的成功率为95%,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5%, 胆囊切除术切口小,美观, 恢复快, 是目前外科常见的微创手段之一[3], 但患者对该术式了解不多, 常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 不利于康复。为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有效促进患者康复, 本文系统探讨了人性化护理对其促进作用, 现报告如下。
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2017年1月本院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患者7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完全随机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36例。实验组男16例,女20例;年龄25~72岁, 平均年龄(47.64±8.12)岁;合并胆囊息肉9例, 胆囊结石14例。对照组男17例, 女19例;年龄23~70岁, 平均年龄(48.22±8.41)岁;合并胆囊息肉8例,胆囊结石1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通过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 2 方法 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方法: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做好术前、术中及术后准备工作, 同时对患者的用药和康复进行指导。实验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法:①因患者长期受疾病的折磨, 容易产生焦虑的情绪, 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向其讲解科室内环境, 随时对患者的病情及相关治疗进行耐心的解答, 消除患者紧张、陌生和恐惧情绪。同时保证病房的干净和整洁, 定时通风换气。因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近些年新兴起的一种治疗方法, 很多患者对该手术均不了解,因此患者情绪以及心理不太稳定, 质疑手术效果, 担心疼痛、切除不彻底等, 降低了手术的依从性, 导致治疗的失败。手术前要对患者进行手术过程以及不良反应等的详细介绍, 耐心回答患者的问题, 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优点和科学依据告知患者, 使其正确认识治疗方案, 解除其内心的疑虑,提高治疗信心, 以利于治疗。②进入手术室后要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 监护生命体征, 调节好室内的温度, 术后要尽量排净腹部的二氧化碳气体。③术后反回病室后要行心电监护, 评估患者疼痛情况, 及时给于止痛治疗, 协助患者采取舒适的体位, 行心理安慰并观察腹部切口情况。鼓励患者早期下地活动, 促进胃肠功能恢复, 避免粘连的发生。指导患者家属协助患者完成一些日常心理及身体护理, 使患者及其家属具有一些基本的技能, 以便日后能够自身完成简单的疾病诊治。6 h后可嘱患者进少量流质饮食, 以清淡饮食为主,之后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避免食用牛奶、豆浆等食物。固定好引流管, 做好巡视工作, 避免引流管发生脱落, 扭曲以及引流不畅等, 同时观察好引流液体的性质和量, 做好记录。④术后并发症干预:腹腔内出血主要是手术残端的出血或穿刺血管导致, 穿刺孔出血是拔除穿刺鞘后压迫效果消失, 引起出血, 因此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对穿刺创口进行观察, 注意血压变化, 如引流量多且是鲜红色, 应考虑内出血的可能。胆瘘为常见并发症, 引流液体为胆汁样, 可伴有发热、腹痛, 导致胆瘘的原因很多,如肝总管损伤或胆总管损伤, 也或许是迷走胆管未能结扎而导致, 部分需要引流, 部分则需要手术处理。患者术后出现腹胀腹痛一般是由手术麻醉导致的肠蠕动减慢, 不需特殊处理, 呕吐频繁严重者可行甲氧氯普胺肌内注射, 严重的腹胀和未能排气者可注射新斯的明, 腹胀不严重可嘱咐患者下地活动。出院后要叮嘱患者不要食用油腻食物和高脂食物, 禁忌烟酒和暴饮暴食等刺激性食物, 上腹饱胀时可口服消炎利胆片, 如出现腹泻或大便不成形则不必担忧, 1个月后症状会消失。
1. 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情况。应用VAS量表测定患者对疼痛的反应[4]。患者焦虑水平采用SAS量表评价患者术前的焦虑情况。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术后VAS评分为(2.82±0.74)分, 护理满意度为69.44%(25/36), 术前SAS评分为(49.33±6.21)分, 住院时间为(7.51±4.23)d;实验组术后VAS评分为(1.62±0.24)分, 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 术前SAS评分为(36.43±6.24)分,住院时间为(4.22±2.34)d, 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发生便秘1例, 切口出血1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56%;对照组发生便秘3例, 切口出血3例,腹泻2例, 不良反应发生率22.22%,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胆囊炎合并胆囊结石是多发、常见病[5], 以往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 对患者造成了较大伤害, 且术后并发症多[6],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手术, 中型医院也可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 并可取得不错的治疗效果, 大量临床实践证明, 该手术为微创, 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 手术时间短, 出血少, 恢复较快, 术后并发症少, 不易引起粘连以及切口感染等[7,8]。但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是一种新兴的手术方式, 患者对其都持怀疑态度, 因此术前、术中以及术后难免出现不良情绪及观念, 这些情绪及观念将直接影响手术的效果, 因此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 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保证手术效果有重要意义[9,10]。人性化护理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 对患者的情绪、认知进行干预, 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因患者长期忍受结石的痛苦, 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和抵触情绪, 因此结石患者要从心理上进行疏导, 使其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 促进其积极配合治疗, 完成护理工作。
综上所述, 经人性化护理后患者的焦虑水平降低, 术后疼痛情况减轻, 住院时间缩短, 并发症发生率降低, 提高了护理满意度, 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1] 冯明明, 张文方 . 急性胆囊炎不同手术时机选择及术后感染分析 .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4, 24(13):3293-3294.
[2] 常颜青, 党敏汝, 赵雯. 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的术中配合和护理体会. 陕西医学杂志, 2009, 38(10):1433-1434.
[3] 张润萍. 整体护理在高龄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中国中医急症, 2010, 19(1):159-160.
[4] 洪水英 . 系统护理干预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的影响. 浙江临床医学, 2015, 17(1):160-161.
[5] 王红.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2008, 5(17):1587-1588.
[6] 金贞玉, 丛云峰. 优质护理服务对急诊胆结石患者心理及疼痛影响的研究. 中国校医, 2014, 28(4):288-290.
[7] 范玉娟. 手术室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4(7):71-73.
[8] 张小玲.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创新, 2011, 8(8):85-87.
[9] 许卉. 人性化护理干预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吉林医学, 2014(21):4805-4806.
[10] 高艳杰. 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中的体会.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14(6):142-143.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15.094
2017-06-02]
124000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辽东湾分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