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的手记并没有献给我非常热爱的人工智能或者VR科技。对我来说,探讨一下强弱人工智能或者“分享视角并不等同于分享感受”应该会更有趣,但最终还是决定写一写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星慈善”。
PETA(善待动物组织)拍摄反皮草公益广告片那天,北京的气温还是零上10℃。我略微正装出门,赶到摄影棚,被引上二楼等候,用美好的小吃和苹果汁款待了自己,又从吧台扯过一本PETA宣传册打发时间。然而这一翻,把我翻得羞愧难当,又再一翻,翻得我悔恨不能。
当天我竟然穿了羊毛衫、皮鞋,背了皮包,去参加一个动物保护组织的活动。我以为只要在反皮草的主题下不穿皮草就可以了,而在PETA宣传册里看到那些为了供应皮、毛以及皮草的动物被扒皮、粗暴脱毛的惨状,我被刺痛了。
环顾当日参加活动的人们,包括到场的其他记者,大多是动物友好型穿着,没有羽绒服,更没有皮鞋、皮包。我有些低落,突然觉得自己半年多前吃素的决定很可笑,这样的我有什么立场说自己在吃素?我开始反省。
吃素的核心是动物保护,而显然我对动物保护的内涵以及外延都没摸清楚,这让我的吃素更像是一场秀。而向外看,动物保护也可以不单单指动物保护这一件事。很多事物我们都保持着好奇心,进而探究,但多是一知半解,止步于补充谈资的水平。
只是幸好记者这份工作,会“逼”着我们保持向外的洞察力,继续探索、挖掘,去了解同一个事物的更大外延,同时提供更多视角来审视自己。
这个过程亦是修炼。
《韩丹彤:拒绝皮草,为动物发声》作者:魏诗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