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大数据,你能挖掘怎样的未来?

2017-01-12 08:30:13蔡讴擎TechDaily
杭州科技 2016年5期
关键词:服务公司用户服务

□文/蔡讴擎TechDaily

云计算创业者该如何跟巨头战斗?

□文/B座12楼

面对大数据,你能挖掘怎样的未来?

□文/蔡讴擎TechDaily

大数据的用途和形式越来越多,数据分析师在一个公司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积累分析数据固然重要,但企业可以从大数据里挖掘到多少可被利用的价值?

在一次WE-LINK创业咖啡的大数据商业化实践交流分享会中,几位嘉宾通过实践,印证了从大数据中挖掘出丰富价值的可能性。

■可视化让传播路径更加清晰

舆论的传播一直是“一传十、十传百”般的迅速。在信息量爆炸的时代,很难立即找出舆论的源头以及抓出它的传播重点和传播路径,而且这些数据也很难用精辟的语言表达出来。大数据可视化则弥补了这个不足。

“我们曾经做过一个雾霾话题的实况,将所有的实时数据用动态地球来呈现。在这个实时更新的动态地球上,每一个小点就是一个网友。我们甚至可以清楚看到一条网友所发微博的传播路径——从微博传到了搜狐、搜狐传到腾讯、腾讯传到人民网……这对监管网络和控制话题非常有用。”海云数据合伙人高洁说。

在实时大数据中,传播点的速度和内容都可以立即被可视图反映:哪一个点传播得最快;什么样的内容传播得最迅速;它的源头是什么……通过这些数据点,人们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引导话题的传播。

■联系大数据为企业创造价值

大数据分析可以在企业成长中带来很大的作用。企业能够从积累的数据中找到那些更符合用户需求的增值产品和服务,把这些产品服务继续做到业务平台中去,从而进行精准营销、增长客户和拓展更多的业务,形成一个良性的闭环。

LinkedIn的大数据商务分析高级总监李玥认为:商业分析是创造价值的数据科学,并且和团队推导出一套“进化论”,表示企业利用大数据需要有个进化过程:

第一步,企业可能比较难看到大数据的价值,但是数据可以告诉你发生了什么;

第二步,数据可以告诉企业信息和知识,以及事件发生的原因,此时企业的回报会得到增加;

第三步,根据已有数据可以做到预测事件的发生,商业回报继续增加;

第四步,则可以帮助企业达到洞察的阶段,从数据中挖掘出对企业有帮助的真知灼见,诞生最优化的商业决策,这就是数据科学可以为企业带来价值。

就拿LinkedIn来说,作为一个职业社交平台,LinkedIn利用交互性的数据应用给职场人员建立了一个数据通道——也就是人才流动画板。该画板可以反映出某两家竞争公司的人员流动情况,帮助投资人预判前景,观察人才流动方向进行投资,同时也帮助公司了解人才争夺的战况。

■弱关系承载着巨大的社交空间

除去利用数据进行分析,LinkedIn创造的最大价值也许就在于职场人脉。一个职场人士的二度人脉就可以达到非常广的范围,也许你身边的弱关系承载着别人最急需的社交需求。弱关系也可以看作一种数据,通过点的制造与点的链接,将人们使用工具时产生的信息碎片转化为潜在的社交空间,一个公司的成长与估值也许就能成倍数增长。

微链联合创始人周侃奇表示,微链想做的就是这样一个迷你的LinkedIn,可以将你平时用不到的人脉,分享给一些可以用得到的人,让盈余的人脉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制造数据,吐纳无数信息碎片,而大数据公司一直在积累各种各样的数据,为我们做数据的“人脸画像”。也许有一天,你的手机比你自己更加了解你。而公司通过挖掘利用好大数据,不断创造、改变和颠覆更具有想象力的未来。■

云计算创业者该如何跟巨头战斗?

□文/B座12楼

搅局者这么多,市场还是没真正热起来

从2013年开始,“云”的概念就铺天盖地卷过来,人人都说,“云”是未来的方向。

到了2015年,在中国市场上已经有了阿里云、腾讯云、电信云、百度云、又拍云等云平台,互联网领域的铁三角巨头无一例外地把云服务纳入集团战略,连运营商也凭借着自身资源优势玩起了新技术,创业公司更是一个接一个地进入角斗场。前不久,阿里云、腾讯云和又拍云先后降低资费,迅雷小米也借着共享经济的概念打起了云服务的主意。

云服务似乎终于卯足了劲儿,准备大干一场。

虽然从2013到2015年,云市场低调酝酿两年,但国内的云服务市场并不容乐观。与国外CDN90%的渗透率相比,国内15%的市场渗透率,在说明这个行业潜力巨大的同时,也说明目前的云计算行业在市场渗透率上存在很大的问题。

要想改变市场渗透率奇低的现状,必须先回答三个问题:

如何说服用户使用云服务?

如何应对大佬入局圈地?

如何提高云服务公司的服务?

B座12楼组织了一场“无界对话”,邀请了多位资深创新创业者齐聚一堂,试图回答这三个问题。

成为既安全又有用的云

对于企业用户而言,云计算其实是一种工具。工具必须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才能让用户产生信任感,也是用户和产品建立联系的基础;其次是安全,这是用户接触云计算首先会介意的问题。

基于以上两点现实,首先在产品上应该抓住用户的痛点:解决用户的问题和产品的安全性。

在后期的运营策略中,也应该从市场对云计算的两个基本反映入手。

首先,针对用户对云计算安全性的质疑,如果直接从数据敏感的企业入手,会非常困难。因此,在拓展市场的时候,从对数据不是很敏感的企业入手逐步切入市场,积累信任额度。

另外,利用行业标杆进行有效的市场教育,也是非常简单快捷的路径。与利用100家小企业相比,利用行业内一家大的企业推广市场科普,显然更能树立标杆效应,也有助于迅速切入这个行业。

只要建立起既完全又能解决问题的“贴心暖男”形象,用户接受它就很容易了。

基本粒子创始合伙人章击舟

不要碰“大佬”们的生态系统

如山创投投资总监朱琼

对于众多创业公司来说,如何应对巨头们从资本到技术力量的全面碾压,在夹缝中求得生存也是必须考虑的问题。

除了BAT之外,迅雷小米也已经联合起来在行业内攻城略地。面对着已经形成的千亿市场,“大佬”们都不能视若无物。

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虽然面对的是全面碾压,但是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云计算市场之所以渗透率如此之低,是因为目前,市场教育做得还不够好。从传统产业到云市场,是从物理形态到虚拟形态的转变,市场观念接受这样的转变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如果大佬们积极参与战局,那么云计算的概念将会迅速出现在大众眼前——这对于市场教育来说,是有重大意义的。

但,大佬的携资本入市也确实会给创业公司构成极大的威胁。然而,从另一方面来说,巨头入市都是奔着平台去的,对于行业的深挖和服务不可能是他们的目标。这对于创业公司来说,是一个错开锋芒的方向。只要创业公司抓住一个行业,在这个行业里树立起标杆,那么吃下整个行业也只是时间问题。

在国外成熟的云计算市场上,有一类第三方咨询中介公司,他们对接的分别是真正的市场用户和云计算服务公司。他们组合不同云计算服务公司的产品来为用户提供项目解决方案以满足市场需求——这就是云服务公司普遍向行业纵深耕耘的结果。

又拍云创始人刘平阳

华旦天使投资创始人花姐

做优质服务,但不做“备胎”

凡闻科技创始人王鸣

在云计算行业来说,非常高的技术壁垒其实是不存在的。并且,技术的成熟度还在不断地提升,成本也在不断地下降。表面上,云计算服务公司应该是技术驱动的公司,但是本质上,云计算应该是服务公司。因此,如何在利润半径之内让用户获得更多优质的服务才是云计算公司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但是对于“to B”产品来说,还有一个问题需要避免。

虽然,服务的目的就是让用户更多地享受优质的服务,但是并不代表云服务公司应该满足每一个用户提供的需求。如果这样做,就和传统的“OA”一样,产品在后期会越来越笨重。失去了标准化,企业就会失去对产品设计的主动权,从一个产品公司转变成一个项目公司。云服务公司不是定制公司,让用户享受更多的优质服务是要求,但是也不能让自己沦为没有产品底线的“备胎”。

云计算资深从业者程远

数据溢出价值

在未来,除了对产品设计和服务的极致追求之外,数据也会成为云计算服务公司的一个业务增长点。

所有提供云服务的公司,都离不开数据。这种数据包括某个用户在多个应用内的行为数据。相似应用之间的数据对比。这类多维度的数据对于其他类型的公司获取难度十分大,也就意味着这些数据价值有很大的增值空间。

如果能够获得云上数据的合法使用权,那么这些有足够基数、足够多维度的数据所能产生的价值是难以估计的。这部分数据溢出价值对于云计算服务公司来说,将会是后期自然生长出来的业务之一。

风口还没来,但是已经听到了风声

与国外的云计算市场相比,中国的云计算市场的市场拐点还远远没有到来,目前中国的云计算市场和美国至少有5年的差距,在很多的领域都是空白,几乎处处都是一片蓝海。

从2013年开始,云计算的市场已经从移动互联网行业慢慢撕开了口子,接下来的目标就是如何打入传统IT企业的增量市场。目前云计算市场的不温不火,只是中国目前的市场还没有成熟。然而,在目前中国的互联网行业中,资本的力量会缩短行业生长的周期,加速市场的成熟。在资本的驱动之下,云计算行业的成熟绝对等不了5年,或许继O2O之后,下一个重新定义传统的方式,就是云计算。■

猜你喜欢
服务公司用户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商周刊(2017年9期)2017-08-22 02:57:56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11期)2016-12-19 01:20:16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6期)2016-06-29 09:18:54
论油田服务公司的经营之道及启示
关注用户
商用汽车(2016年4期)2016-05-09 01:23:12
如何获取一亿海外用户
创业家(2015年5期)2015-02-27 07:5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