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爱无痕,润物无声

2017-01-03 10:16:04沈亚
课程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言传身教

沈亚

【摘要】古人曾有“亲其师,信其道”的名言,它深刻精辟地点明了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在“传道”中的重要作用。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这样认为:师生之间是一种互相有好感、互相尊重和谐的关系,这将有助于教育教学任务的完成。而在日常教学中,尤其是班主任和学生的关系会出现一种剑拔弩张的局面。回想我们的教育失败现象,大多数情况都是对教师的教育产生了抵触情绪,这种抵触情绪又为何会产生?关键在哪呢?在管理班级的过程中,我们很多班主任做到了身到、眼到、嘴到,但学生更需要我们做一个用心的班主任。如果我们在处理这类教育教学问题的时候,能够认真、仔细地考虑周全,从严从细,相信我们的教育教学问题也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了。要想让学生“亲其师”,师必先“亲其生”。所以说,“细节”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信任”是形成良好师生关系的关键。

【关键词】教育细节 察言观色 谨言慎行 言传身教 无微不至

【中图分类号】G6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1-0182-02

托尔斯泰曾说过:“一个人的价值不是以数量而是以他的深度来衡量,成功者共同的特点,就是能做小事,能够抓住生活中的一些细节”。确实,我们的教育教学不是以你对学生进行了多少次教育来衡量,而是要看你是否处理好了教育教学中的某件小事。当学生认为你所处理的事情很妥贴,便会自然而然地对你产生信任感。爱护学生,不在于你在他身上花了多少精力,也不需要大声的向学生表露“我多么爱你,我多么为你好,我为你付出多么多”。他们生病时一句问候的话语,犯错时一个宽容的眼神,受挫时一个善意鼓励的微笑那都是师爱的体现。因为细微之处见真情,你给予孩子们尊重和爱护的同时,你收获的又何止是信任。都说大爱无疆,我想真正的师爱更应该是不着痕迹,却能润物无声。只有处理好了教育教学中的细节,才能赢得学生对我们的信任,才能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

那么,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应该怎样捕捉这些细节,那又如何去处理这些细节,

一、察“言”观“色”。

初中的孩子正是最活泼好动的阶段,他们对这个世界总是充满着无限的好奇,眼睛里满是对这个世界的新奇,嘴边总有那么多说不完的话。课堂上他们叽叽喳喳,大部分在附和老师,也有少部分在浑水摸鱼;课下更是吵吵闹闹,同学之间有说不完的话。而这些有意无意的语言或是一个不经意间眼神的流露,正是孩子们内心的真实流露。我的班上有一位男同学不管是课上课下都很活跃,话语很多。可当我真正给他发言的机会时,他却总是回答不出。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他很爱表现自己,但各科成绩都很不理想。一次偶尔的机会,我听他说,反正自己也考不上高中,对学习也不报什么希望了,在这些泄气的话语后面实际上包含了他多少无奈。我通过小纸条的形式和他个别交流,我先从自己任教的化学学科入手,告诉他化学是一门起始学科,同学们都是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其他学科和同学略有差距,但化学可以领跑其他同学。并有意识的让他参与班级的活动,给他机会释放过多的精力。开始他也将信将疑,后来在我有意识的鼓动下,他的化学入门很快,也对化学产生了兴趣。虽然在班级里他的成绩仍然不拔尖,但至少他已经重新树立起学习的信心,也乐意为班级服务了。通过这件事,我就在想我们有没有耐心听过学生说话呢?我们有没有认真的去聆听他们的需要和内心的呼声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育的过程也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平等对话、双向交流的过程。身为班主任更要认真倾听学生说话,并善于从中捕获学生内心世界的大量信息,这样才能得到学生对你的充分信任,才能让学生成为我们的朋友。察“言”观“色”似乎自古以来都是小人奸臣所为,但如果能从这些细小的地方入手,或许也是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为了学生的成长,做一回“小人”又何妨。套用别人的一句话:让我们的课堂为我们懂得倾听“花开的声音”,欣赏“花开的艳丽”而更精彩。

二、谨“言”慎“行”。

现实的教学中,学生都喜欢民主型的教师,更喜欢民主的班主任。但现实生活中,许多教师在成为教师之前对教师这个职业都挺有激情,但一旦他们开始教学工作后,就会逐渐降低以学生为中心的热情、更加保守、更加硬心肠。这可能是因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很大,常常有不如人意的地方。尤其是身为班主任的我们,与学生接触的时间最长,了解学生的情况也最详细,班级里的大小事务都要过问。这种情况下,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难免偏激或是方法粗暴,而这样难免对学生的情感造成很大的伤害,让他们对班主任失去亲近感并产生信任危机。我在处理班级问题时,总是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先入为主,不带自己的主观情绪,保持积极的态度来面对工作。我班上有一个高个子的女生,长的很漂亮,成绩也不错,人也乖巧,在老师中的口碑不错。有一次,我中午下班太晚,学校食堂没有饭菜供应了,我就骑车到校外的小卖部吃面条。在那里我竟然遇到了这位女同学和一位同年级的男同学一起吃饭,行为很亲密。他们见了我很不好意思,我为了避免尴尬,便借故去了一趟超市,等我回来时他们已经走了。我一边吃面条一边回想这件事,从我看到的迹象表明他们有早恋的可能,究竟该如何处理呢?如果自己在全班面前公开处理,势必会有损这个女孩子的自尊心,说不定还会弄巧成拙,我决定还是再短期观望一段时间再说。在后期观察的一段时间内,我发现在我的课上,这个女生目光闪躲,有心虚的感觉,同时又有点坐立不安,这就验证了我当初的推断。初三冲刺就在眼前,解决这件事也是迫在眉睫。我主动找到她,我看到她明显松了一口气,因为显然我出面处理总比一直不找她让她更有压力。她也主动承认了她和这个男孩子互有好感。我没有长篇大论的讲大道理,一方面肯定这种好感是正常的、纯洁的,没有任何错,让她放心也让她建立对我的信任;二是问她“为爱你准备好了么?”最后我看到她眼眶红了,她对我说:“老师,我懂了。”事后的她仍然是一个乖巧的优等生。事后的我反思自己的做法,不能说多完美,但我的谨言慎行将这样的事情成功化解了,既保全了她在父母以及班级其他同学中的自尊心,也挽救了她的未来。所以当班主任老师遇到事情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寻求最佳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三、“言”传“身”教。

“身正为师,学高为范”,俗话说:“身教重于言教。”老师的外在行为表现对学生具有一种榜样和示范的作用,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种影响是巨大的。有一段时间流行离子烫,“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于是我也去拉了一头直发,并剪了一个刘海,用一个亮闪闪的水钻发夹夹起。谁知过了一段时间,班里的一些女生洗完澡后也都一个个清汤挂面的形象。我找她们谈话,她们说是跟我学的,觉得直发很美。我一开始得知这件事后,真是气不打一处来,我是老师,你们是学生,干嘛老是向我看齐!后来想想也是,中学时的我们不也曾对一些老师评头论足,有时也会模仿老师的行为。小到写字的习惯、发型、服饰等,大到言谈举止都以某位老师为坐相标。细节不能忽视,有时教师是学生心中的榜样,所以我在以后与学生相处的过程中尤其注重自身细节对他们的影响。也许有的老师会认为这样太辛苦,被学生束缚了,还不好与学生划清界限:学生是学生,老师是老师。但我觉得这样就与学生拉开了距离。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当是这种人。”我希望我的学生成为积极向上、勇于创新、不怕困难、对人以诚相待、做班级真正意义上的主人。而我自己就必须符合自己对学生提出的标准。不带手机上课堂、随手捡起班级内的纸屑、课前自己动手整理讲台、不在背后说同事的是非等等,这些小细节看似平常,但作用却不容小觑。整洁的教室、干净的讲台、学生之间以礼相待、学习氛围积极向上,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和谐,其实这都是潜移默化的影响。

四、无“微”不至。

总能听到孩子无缘无辜就能笑得很开心,总能见到孩子有事没事都能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总能发现孩子做出一些奇奇怪怪,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情……这就是孩子,这就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个性化的行为,而这些行为虽然存在于课堂中但却因特殊的时间约束,变得十分细小,这就需要老师耐心、细心地去寻找去发现。在课堂内,我们的老师应该关注学生每一点一滴的“细微事”,使学生时时感受到教师有形和无形的关爱,这将成为师生间情感互融的催化剂,有了这一情感基础,课堂教学就会成为精神与语言的和谐共振。

观察不到细节的教育是目中无人的教育;不善于捕捉细节的教育是缺乏技巧的教育;记忆中不存储细节的教育是缺少真爱的教育。失败的细节给人以启迪,成功的细节以人以借鉴,我们要记录、交流教学细节,积少成多,聚沙成塔,这才能铺就专业成长之路。

猜你喜欢
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言传身教
金秋(2021年16期)2021-11-24 13:20:52
『铁齿铜牙』敌不过『言传身教』
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做好高中班主任工作四策略
甘肃教育(2016年23期)2017-02-09 13:29:13
从朱德家风看当代党风建设
东方教育(2016年13期)2017-01-12 22:39:47
增进亲子关系的小方法
大家健康(2016年4期)2016-12-23 00:54:20
论如何做好班主任工作
考试周刊(2016年95期)2016-12-21 14:13:00
幼儿品德养成教育需要注意的问题
唤醒和培养少先队员的责任意识的几点实践
考试周刊(2016年55期)2016-07-18 13:0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