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要求越来越高,现代技术的创新发展,使智能建筑成为建筑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满足不同层次的需求。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设计起步较晚,在发展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只有全面推动智能建筑电气设计绿色节能,达到环保标准,才能推动智能建筑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了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现状,进而提出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的电气安装监控技术和具体方法,为今后建筑应用电气技术提供有力的参考。
关键词: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节能设计;保温体系设计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我国建筑事业有了全新发展,前所未有的机遇又推动了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对建筑需求量不断增加,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建筑设计理念有了较大的转变,传统建筑在节能环保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大量的资源浪费,建筑能耗较大,极大影响了建筑节能发展。随着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与完善,对建筑节能要求有了标准规范,低能耗、低排放成为我国环境保护的重要政策,国家不断创建节约型、环保型社会,在这种全新概念的影响下,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也需要不断改进,满足环保设计总体要求,科技的创新,使绿色照明与建筑节能成为我国重点节能工程。
1 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现状
当前,我国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还处在发展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这个领域的专业能力水平还不够强,针对建筑电气节能设计标准也不完善,标准规范与设计要求还有许多漏洞,不能指导行业进步与发展。从事相关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人员也不能充分认识到建筑电气节能和重要性,对一些新理念、新做法无法正确理解,主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了室内建筑空调、采光、采暖等方向上,对影响建筑节能的主要因素控制得较好,但在细微处理上,还存在忽视的问题,这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目前来看,我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出台的相关标准,已经存在的标准为《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节约能源法》、《建筑照明设计标准》以及《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等,这些法律法规在约束建筑电气节能方面,还不够全面,但作为设计人员操作依据,对提高智能建筑低能耗、促进智能建筑进一步发展是特别有利的,只有全面规范行业制度,才能确保行业可持续发展。
2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中的常见问题
2.1 照明光源控制方式不合理
建筑照明至关重要,需要通过合理科学的设计,才能满足建筑照明需要,在进行建筑电气设计时,要全面考虑到整体电能需要,照明耗电占建筑能耗的大部分,但当前一些建筑设计不合理,自然光利用不好,导致照明系统能耗过高,同时照明设施选择不当,开关控制不到位,也会形成能源浪费与流失。
2.2 通风设计不合理
由于建筑地理位置不同,在进行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地块情况,那么就会造成智能建筑通风不良好,形成迎风设计,这时建筑要想调节温度,就需要通过大功率空调进行调节,特别是中央空调的使用,电能使用量大,如果在办公楼及商业楼中使用,则需要24小时不停运行,通风的不畅、运行制度不合理或者设备选型不好,就会导致室内外通风换气冷负荷的加重。
2.3 辅助电气设置不当
智能建筑需要通过大量的电气运行,保证内部采暖、通风、给水、排水的良好运行,这些设备虽然不是主要设施,但需要与整体系统做好配合,如果设备选型不当,就会背离系统方式,无端增加电能耗量。
3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原则
3.1 满足智能建筑对于电气节能的要求
要在经济指标要求下全面设计,建筑需要照明,一定要充分考虑光度、色温及显色指数,确保照明基本需要的同时,提升照明效果。空调设计时,要突出实用原则,确保空调使用时舒适卫生,产生出良好的温度与送风。电气设施的管线设计非常重要,要合理规划,保证管理设计到暗处。
3.2 减少不必要的能耗
建筑需要的电气设备较多,进行电气设计过程中,需要优化设计思路,尽量简化设计程序,对那些和建筑功能无关的能耗一定要全面放弃,不能为了大而全,全部设计进去,导致电能损失,设计时,把握好减少功率损耗的设计思路,能使用自然光进行照明的,尽量考虑自然光,如果需要选择照明设备,要重点考虑节能环保或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3.3 保证建筑电气设计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智能建筑设计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在电气节能设计上综合性设计,特别是对使用后的实际效益要良好掌握,不能因为设计上的不合理,导致建筑运行成本增加,避免费用过高产生的巨大浪费,设计时,要计算好投入产出比,确保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满足节能要求。
4 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研究
4.1 供配电系统的节能设计
智能建筑电气供配电非常重要,在进行设计时,需要全面考虑现场因素,根据不同建筑的使用功能考虑用电设备情况,对重要设备的具体布置及用电负荷容量等情况进行研究与测算,确保供配电节能设施达到标准要求,实现设备低功耗的正常运行状态。要想科学设计好智能建筑供配电系统,达到环保节能效果,则需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做好综合设计:一是电压的选择,要根据电气设备整体用电情况,确定好电压,科学合理选择供电电压在小,满足用电设备要求,只有保证电压最低,才能实现损耗小的目标;二是电气系统一定要简单可靠,能形成整体设计的,一定要保证整体性,对零散部件进行集成,确保配电级数、变电在同一电压等级电气状态下尽可能的处于同一状态,级差保持低于两级;三是智能建筑供配电布线,要保证短直,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降低能源损失,变电所设置时,要接近负荷中心位置,而电气竖井则应接近建筑低压配电房附近,这样才能大大提升供电系统工作效率,保证供电稳定性。
4.2 对相关系统电气节能措施
智能建筑电气项目较多,要全面考虑到各子项目的适应性,对空调系统可采用先进的水源热泵空调,水源热泵具有自身良好的优势,能够全面利用地下水或地下土壤温度形成持久的恒定温度,实现节能环保、无污染、零排放的标准要求,比传统中央空调机组效能更高,能够实现节能目标,确保了机组运行稳定性。供水系统可选择无负压供水设备,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水质安全,净化水质,同时减少能耗达到节能要求。通风系统型号较多,也需要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电力用量合适的设备,特别是对风机设备配备一定要全面测算与分析,保证经济合理性,达到节能环保标准。智能建筑内外照明系统适宜使用绿色节能照明灯具,开关控制采取声光控模块,减少电能浪费,合理利用好自然光进行照明,通过采光井或使用透光率较好的大型门窗,全面提高室内通光度,减少明用电耗,人工照明尽量使用节能灯,保证环境舒适感。对电梯系统的设计,一定要全面考虑运行效果,根据实际应用情况,合理选择电梯设备和型号,小机房使用能够保证电梯节能,无齿轮曳引机用电量不大,实践证明,整体节能效果非常明显。
4.3 完善智能建筑体系
要全面做好保温设计,通过改善墙体、屋面材料来解决,加气混凝土砌块材料能有效隔音保温。外墙利用保温砂浆或空心砖辅助保温,保温措施可实现建筑综合节能一半以上。用好可再生资源,如风能、生物能及太阳能,起到降低建筑电气能耗作用。
5 结束语
智能建筑电气设计工程复杂,设计时要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通过协调统一、科学合理的设计,实现智能建筑电气节能设计要求,推动智能建筑向绿色、低碳、环保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春豪.民用建筑电气中的主要节能措施[J].科技资讯,2010(15).
[2]韩子磊.节能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中的应用[J].建筑节能,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