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技术手段处理的讨论

2016-12-31 00:00:00周志庆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26期

摘 要: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一直是困扰铁路运输安全的顽疾。处理分路不良方法不少,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通过对现场实际调查研究,从采用喷涂、“3v”化、加装电子监控防护盒、高压脉冲、计轴,五种主要方式入手,根据现场情况找出最切合实际处理方案。从实际调查开始,分析分路不良造成原因及变化规律。找出几种处理方法的优缺点,通过表格形式给出优化的处理方法。

关键词: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现场分析;分类处理

轨道电路是以两段钢轨作为导体,送端设电源,受端设继电器,两端加绝缘节,形成的闭合回路,平时继电器处于吸起状态。通过车轮轧入区段分路,使受端接收到的电压不能满足继电器吸气条件,可靠落下,来检查区段中是否有车。分路不良是指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列车或车列占用轨道区段时,该轨道区段的继电器不能可靠落下,失去有车检查功能。

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造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三种:(1)电气特性参数调整不当;(2)轨面污染物过多;(3)新更换钢轨,长期不走车、保留车、周期性走车造成的钢轨生锈;其中第二、三种情况占到95%以上。第一种情况,如果在施工盯控中加强控制,按标准进行参数调整;在日常设备维修、处理故障工作中杜绝盲目调整设备参数,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后两种情况是分析和讨论重点。

当前解决分路不良,主要采用以下方法:

技术手段:(1)钢轨喷涂。(2)钢轨堆焊。(3)钢轨打磨。(4)轨道电路采用“3v”化。(5)轨道电路采用高压脉冲方法。(6)加装电子监控防护盒。(7)计轴轨道电路。

管理手段:(1)对确认长期不走车的区段(安全线、机待线、尽头线等),进行确认,由车站与电务登记备案;(2)对多日不走车、定期走车,停留车列数日的区段进行分路测试,以标准分路装置测试超标的进行登记,采用人工确认区段空闲的方式,保证安全。

本次只对采取技术手段消除分路不良的几种方法进行浅析,结合现场实际运用中暴漏出的问题,找出最切合实际的技术手段。

各种技术手段运用的现状:

(1)钢轨喷涂、堆焊、打磨。采用钢轨喷涂、钢轨堆焊、钢轨打磨都是通过处理钢轨表面的锈层,解决分路不良问题。具有成本小,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只能短期解决分路不良问题,前两者时间一长或者经过几次车轮碾压会脱落;打磨只管一时,三者一段时间过后分路不良问题又会重现。

(2)电子监控盒。25HZ轨道电路加装电子监控盒,是在二元二位继电器轨道输人端并联接入电子监控开关,采集受端轨道电路轨道电压。调整状态下,当监测出的输入电压高于设定数值时(设为15V),监测部分不影响轨道电路的工作特性;分路状态下,监测输人电压低于设定值时(假设为12V),监测开关切断二元二位继电器的局部电源,迫使其落下。

优点:(1)不破坏原有电路,为提高可靠性,采用两路系统装置冗余。(2)对叠加移频信号、牵引电流不平衡情况等具有一定抗干扰能力,有一定的防雷能力。(3)受端继电器落下值由7V提高到12V,提高了继电器落下值。

缺点:(1)电子监控防护盒,只有当分路残压达到一定数值时才适用,分路残压高,则不能保证继电器可靠落下,只局限于对25Hz相敏轨道电路制式的区段进行补强。(2)漏泄大区段不适用。

(3)“3V”化。

3V化轨道电路是在原97型25HZ相敏轨道电路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是将97型原轨面电压1V以下提高到3V以上,利用较高的轨面电压实现击穿钢轨锈层或污染物,达到车轮占用分路的目的。

优点:(1)提高了轨道电路分路灵敏度。(2)不影响原有25HZ轨道电路的稳定性、安全系数。(3)修改电路只需更换室外扼流变压器和轨道变压器设备,室内设备不动,即可完成电路修改工作。(4)符合“故障-安全”原则,电路不发生大的改动。(5)需要修改区段,可以单独施工,不影响其他区段,投资不大,施工简单。

缺点:(1)使轨道继电器和防护盒与轨道电路失配。(2)增大了电源功率,一般情况下,需要电源屏增容满足用电需求。(3)机车信号电流下降,对机车信号接收不利。(4)最主要是3V化适合解决浮锈区段,对于达到一定厚度的污染物、铁锈无能为力。

(4)高压脉冲轨道电路。高压脉冲轨道电路是由送端发码器生成不对称脉冲信号,经送端变压器降压,通过钢轨传输,经受端变压器升压,译码器将受端变压器传来的不对称信号转换为两个直流信号,使差动继电器可靠吸起。轨面的锈层或污染物被发送器向轨面输出的瞬间高压脉冲信号而击穿,达到轨道电路可靠分路的目的。

优点:(1)输出脉冲电压很高(轨面最高可以达到100V),能击穿轨面较厚的锈层和污染层,分路灵敏度为0.15Ω。(2)对于对称信号有较强抗干扰能力,设备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维护费用较低。

缺点:(1)不能实现对既有设备的利用改造,电源屏随着负荷的增大而增容,室外设备也需大幅度改造,如果传输距离远,需要增加电缆并用芯数,投资变大。

(5)计轴轨道区段检查方式。当车轮经过计轴点(发送、接收传感器)时,车轮传感器记录下轮轴信号,通过检测器调制送达CPU,CPU通过运算接收到的信息结合列车、车列运行方向记录轴数,如果记录的轴数满足出清条件,控制台上则给出该区段空闲的状态表示,如果记录的轴数不能满足出清条件,则显示区段占用。

优点:(1)适用于道床漏泄、污染物多,道床电阻不利的区段。(2)对于轻车、小车,严重分路不良都有很好的防护作用。(3)可以解决因轨道电路传输长度限制而增加区段,也就是说站间可以实现除接近区段外,只设一个区段。(4)不需要装设绝缘节。

缺点:(1)站内作为替代25Hz相敏轨道电路使用,投资很大。(2)电源必须不间断而且参数要求较高,出现瞬间断电可能会出现丢轴现象。(3)失去轨道电路断轨检查功能。(4)磁头上如果有铁器划过可能造成错误计轴。

参考文献

[1]李俊,周强,张萍.轨道电路分路解决方案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16(8).

[2]汪培平.3V化25Hz相敏轨道电路在分路不良区段的施工与调试[J].铁道通信信号,2011(5).

[3]李明烨,林轶然.轨道电路分路不良分析[J].科技信息,2009(12).

[4]袁孝均.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研究[J].铁道通信信号,2007(4).

[5]何朴咖.应用计轴技术解决轨道电路分路不良问题[J].铁道运营技术,2009(1).

[6]汪勤,狄刚.轨道电路分路不良整治技术的研究[J].上海铁道科技,20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