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民用建筑水消防设计探讨

2016-12-31 00:00:00田娟娟梁贤金田丽莉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6年10期

摘 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建筑行业在很大程度上也获得了较好的发展态势,尤其是高层民用建筑的兴起对我们的居住环境更是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对于高层民用建筑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标准。文章主要针对现阶段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的发展现状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并结合实际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合理化的解决措施,仅供参考。

关键词:室内消防栓;消防水泵;消防设计

高层民用建筑作为建筑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整个建筑行业的长久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各种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更是推动了高层民用建筑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应该看到其存在的问题,依据高层民用建筑自身特点决定,必须做好相关建筑消防工作,最低限度地减少因消防问题而引发的各种火灾现象,下面文章主要针对高层民用建筑中水消防建设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与总结。

1 室内消火栓的配置

通常情况下,室内消火栓是由以下部分组成:消火栓箱、消火栓、水龙带、水枪等,但有些高层民用建筑在设计室内消火栓时,认为可以取消对水龙带和水枪的设置,其理由是:(1)从某种角度来讲,当发生火灾时,消防员都会自动携带水龙带灭火,而室内消火栓设计中的水龙带也是提供给消防人员使用的;(2)节约成本,减少资费的使用;(3)可以适当缩小消火栓的大小,减少占用空间;(4)能有效降低室内消火栓的丢失现象。但以上理由存在着一定的偏差,作者认为有如下几点需要考虑:第一,对于室内消火栓水龙带而言,并不是单一的只为消防人员提供使用需求,更是经过消防训练的有关人员及社区保安都可以在发生火灾时,使用室内消火栓水龙带,第一时间灭火减少损失。第二,对于整个高层民用建筑而言,室内消火栓水龙带及水枪占用整个高层民用建筑的面积很小,可以适当调整结构布局,内外兼顾,确保美观。第三,对于现阶段我国高层民用建筑设置要求而言,必须在室内设置安全可靠的消火栓设备,防止火灾发生时,不能及时进行处理,导致火灾蔓延,危险性增大。综上所述,对于高层民用建筑而言,取消消火栓水龙带和水枪是极其不合理的,故此不应该予以采纳。

2 室内消火栓的间距

在室内设计过程中,必须依据整体布局需要合理设计消火栓的位置,确保消火栓之间的距离是在可控范围之内,不易太近也不易于太远,要合理适中即可。

2.1 消防栓的间距要适宜

从某种角度来讲,消火栓太近,在救火的过程中,水龙带相互缠绕,造成现场环境救助混乱,降低了营救效率。再有,若是消火栓太近,在发生火灾现场时,由于温度过高,辐射面比较广,也会导致相邻两个消火栓不能正常使用。所以,无论从安全角度,还是设计要求上,都必须选择恰当的位置进行安置。

2.2 相邻防火分区的消火栓不得借用

有关规定明确指出,同一区域内发生火灾时,相邻防火区域的消火栓不得相互借用。所以,在设计的过程中,必须保证同一区域规定距离内设置两个消火栓的水龙带及水枪,这样才能确保发生事故时可以第一时间进行处理,减少危害。

2.3 建筑内部分割情况的考虑

高层民用建筑水消防设计有着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设计过程中要依据不同设计充分考虑消火栓的设计需要,如仓库、商场、超市、展览馆等,像这种大型建筑物在设计过程中会有大面积的存储空间难以被确定,所以要考虑到实际情况,合理设置消火栓的距离。

3 建筑内部的消防排水

3.1 消防电梯的排水

消防时排水量很大,如果进入消防电梯,不被及时排除,就会严重影响消防电梯在灭火过程中的正常运行,因而规定消防电梯前室门口宜设挡水设施,而消防电梯井底应设排水设施。值得注意的是此处的排水泵应为备用泵,排水泵的电源应为消防电源,灭火时不得切断,泵的控制应为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泵的启闭与排水井的高低液位连锁。

3.2 一般部位的消防排水

为减少损失,应及时排除灭火过程中产生的消防排水,可以采取如下措施:(1)就近利用雨水管,使消防排水排入雨水系统,为防止雨水从地漏溢出,地漏可采用防返溢地漏;(2)将消防排水引入卫生间等设有排水地漏的部位;(3)局部增设消防排水立管;(4)在地下室设排水设施、设置水坑和排水泵等。在进行消防排水设计时应尽量做到:(1)某一层面的消防排水不流到下一层面;(2)地下室以上的消防排水不流到地下室;(3)某一防火分区的消防排水不流入相邻防火分区。

4 消防水泵的设置

4.1 自动喷淋泵

喷淋系统用水由市政给水管道供给,且流量和压力能满足消防要求,可不设自动喷淋泵,也无需设消防水箱。若只能满足流量要求,不能满足压力要求,此时应设喷淋增压泵。当系统用水是由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时,应设喷淋泵,但若是采用高位消防水池,又能满足常压给水系统要求,可不设喷淋泵。

4.2 室外消火栓泵

若市政给水管能满足消防要求,此时不设室外消火栓泵。当系统用水由消防水池或天然水源供给,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为150m,若建筑物在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范围内,可不设消防泵,只需在消防水池上设消防取水的取水口,但消防水池的取水口的设置不能满足消防车的吸水深度要求时,还是应设室外消火栓泵。若建筑物不在消防水池的保护半径的范围内,此时应设室外消火栓泵。

4.3 室内消火栓泵

(1)多层建筑立足于扑救初期10min灭火,主要是依靠消防队;(2)节约投资,消防电源的负荷也可减少;(3)对于某些建筑物而言,如中小学教学楼、住在楼等很难对其建筑物进行取消室内消火栓泵的设置。所以,针对此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能一概而论。当发生火灾时,消防队员都会在第一时间赶往事故现场,并用消火栓泵进行供给水源消灭火灾,一旦水源得以保证,消防水泵及消防结合器就会显得格外重要,它能有效的降低建筑物面积比较大的火灾、针对环境比较复杂的现场也能在第一时间降低火源的危险,在灭火的同时也极易疏散人员,所以对于高层建筑物而言,不应该取消消防水泵结合器,而是合理设置。其实从某种角度来讲,消火栓泵安装检修方便,无需拆动管路系统。泵进口和出口为相同口径,简化了管路的连接。可根据流量和扬程的需要采用泵的串、并联运行方式。

5 天然水源的保护范围

消防水源作为消防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消防功能的有效发挥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水源不仅仅包括水管网、天然水源、消防水池等,其中水池的半径应该控制在150米,但是对于半径的有效保护至今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对于不同地区,不同地域因发展环境不同,对于天然水源的获取也是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作者认为,天然水源的获取应在消防取水范围内进行,以不影响建筑物为最佳利益点做出合理的行程预算,或是以天然水源为中心,取相应半径长度作为天然水源的取水范围。

6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层民用建筑水消防建设作为建筑设施的重要部分,对高层建筑的防火救援工作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所以,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设计者要不断总结其自身的设计经验,针对现有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及意见,从根本上消除消防的安全隐患问题,极大的提高消防设备的灭火能力,降低不必要的损失,真正意义上推动我国高层民用建筑的发展,造福于人类。

参考文献

[1]游燕.浅谈住宅建筑给水排水设计[J].淮阴工学院学报,2002.

[2]李燕.住宅小区消防给水设计体会[J].山西建筑,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