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淑芹
(长春财经学院,长春 130122)
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周淑芹
(长春财经学院,长春 130122)
近几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教师的素质不能完全适应教育发展的现象日益加重,同时由于教师是一所学校发展壮大、发挥社会效益的核心,因此解决这一问题需构建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服务体系。民办高校教师专业不同于公立高校及中小学教师专业,具有自身独特性,应从健全制度、行政支持、资源配置及团队合作四方面构建其支持服务体系,以利于民办高校教师专业的发展。
民办高校;支持服务体系;教师;专业发展
1.1民办高校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是一个能为教师发展提供各种支持服务由各种支持源组成的有机整体,是能够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体系。作为履行教书育人义务主体的教师,就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高超的技能以及认真的态度。在完善的支持体系下,有完善的制度、丰富的资源及团队互助等,使教师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及时空等方面受到支持,帮助其解决一些日常生活问题,便于其提高各项专业素质,并且最终达到与高等教育同步发展的目的,提升教育质量与水平。
1.2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的特征
作为一种教育保障体系,教师专业发展支持体系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六方面的特征。
民办高校和教育行政部门是支持的主体,由于具有民办特殊性,为其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信息、时间、经费等支持的能力有限,需要行政部门和高校在资源上提供支持。
民办高校的教师是支持的客体,只要是在民办高校担任教学工作的所有在职教师有意愿进行专业发展,就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机会。
广泛的内容支持,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不论是专业知识还是技能问题,都可得到广泛的支持。
支持操控性较强,支持体系一般是由一系列的条例和法规对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支持,如果支持条例过于粗犷就很难达到期望效果,所以制定详细明确的条例法规,使其具有较强的操控性。
支持必须可行,民办高校应建立具体明确的支持指标,确保其支持措施切实可行,而不能照搬公办院校的那一套支持指标,避免由于社会分配问题,导致无法获取支持资源,无法进行资源支持。
支持对象有针对性,对于现在民办教师专业素质不高的现象,其支持应该是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切实帮助教师解决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2.1多元支持主体,且培训学术内容不足
支持的主体有任职高校、教育厅、教育局和人社局,由于主体多元难以统一规划,导致整体效果不理想;一般培训师德、法律法规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内容,重复乏味,并且缺乏学术专业性,导致很难满足专业不同的教师发展需求。
2.2支持主体的缺席
某些民办高校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缺位,未履行其义务与责任。一方面,由于民办高校教职人员不足,学校提高发展资格门槛或者不准许教师参加学术研讨会或者脱产学习等;另一方面,民办高校把握不住时机,不能积极主动地鼓励教师专业发展,为其提供良好平台。
2.3支持资源的匮乏
由于支持力度不够、资源匮乏,教师在专业发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个人经费不足、教学与活动时间冲突等一些实际困难,解决不当甚至未能解决将会打消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性。同时由于经费不足,为了降低培训成本可能会压缩学时,降低考核要求,从而组织培训也就发挥不了实际作用。
2.4学术支持机构的缺失
民办高校普遍缺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机构支持,也就缺乏对教师教育教学及科学研究的支持,有碍于发展教师专业及提升教学质量。
3.1健全发展的相关制度
首先,教育部门及高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的支持制度体系,规范教师发展方向,保障教师的专业发展权,同时给予民办的高校教师与公立院校教师享有同等的专业发展机会与权利。其次,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教师的专业进行全程监控,保证其实效性,避免流于形式。
3.2提供行政支持
教育行政相关部门和民办高校主要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行政支持,教育部门应当以教师为本,积极鼓励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发展,并且实时了解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及时为其提供帮助。民办高校应做好宣传工作,各系领导带头学习发展,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小组,给予优异者奖励表彰。
3.3提供丰富的支持保障
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有信息、时间、经费等方面的支持。首先,民办高校的信息来源渠道比不上公立院校,只能通过订阅相关报纸资料,时时关注相关网站帮助教师了解学术会议信息;其次,民办高校要给予教师充足的学习时间,合理调配各科教师课程安排;再次,学校财务为教师参加培训、进修及学术研讨等提供经费支持,使参加专业发展的教师无后顾之忧,提高其积极性。
3.4团队支持
民办高校要制造学术型组织氛围,鼓励教师相互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开展公开课;组织教师积极加入专业协会,创建合作型专业团队,由专家引领、同伴互动共同促进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并为其提供团队支持。
主要参考文献
[1]吕春燕.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1(33).
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20.174
G648.7
A
1673-0194(2016)20-0256-01
2016-09-20
吉林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支持项目(JY20 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