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宝 杨春秀
工会组织在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定位和作用发挥
◎王新宝 杨春秀
随着职工对文化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新情况不断出现。本文通过两个文化“一个概述、六个差异和四种联系”导出职工文化的“六个优势、两个责任和五个方法与途径”。
职工文化管理当前还处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阶段,与企业文化管理众多学派的“百家争鸣”一样,在研究成果上尚未达成完全一致。工会应大力推动职工文化建设,培育高魂商有“文化”高素质职工队伍,把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作为职工文化建设主旋律,通过树人、提魂、塑行和展示四个步骤,激发正能量。
企业文化代表企业整体利益。企业文化是形成于企业内部的群体文化,是以企业管理为主导的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培育起来具有本企业特色并为企业成员普遍接受和共同遵守的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道德规范、风俗习惯,以及反映企业文化特质的规章制度、组织结构和物质实体,是处于自觉状态的团队成员之间的心理默契、行为习惯和组织智慧。
职工文化满足职工精神需要。职工文化的形成、变化和发展与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劳动关系密切相关,劳动关系的属性决定了职工文化的属性。优秀职工文化的构建主体必须通过建立坚强有力的工会,依法履行工会的维护等四大基本职能将职工文化融入企业文化,打造“劳动关系和谐、职工精神饱满、具有竞争能力”的职工队伍。职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劳动神圣、工人伟大、创造光荣、知识崇高、健康工作、幸福生活等。
差异。主导部门不同。职工文化由工会组织开展,企业文化由经营者主导完成;文化性质不同。职工文化是知识文化和娱乐文化,企业文化是管理文化和经济文化;活动目的不同。职工文化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企业文化最终提高企业管理效率和经济效益;与职工联系途径不同。职工文化依靠情感逻辑,企业文化强调效率逻辑;利益观不同。企业文化代表企业利益,职工文化是维护职工权益;内容不同。企业文化由经营者长期提倡,职工认可,职工文化在工会组织主导下满足职工精神文化需求。
联系。都以职工为主体,互为补充,软硬同施、相互促进,功能和目标一致。加强职工文化建设,有利于实现企业文化的“三个转变两个沟通”目标,即:变企业高层管理者文化为企业整体的文化、变管理者的单向命令为职工和管理者双向的交流、让企业文化由“企业利益”变为更加人性的“人文发展”,促进职工与职工之间,职工和管理层之间有效沟通。
责任。工会组织维护职工权益,有利于建设恪尽职守、团结向上的企业文化;推动职工的民主参与,有利于构筑和谐、积极的企业文化;培育职工的共荣心理,有利于构筑润滑、友爱、诚信的企业文化;提高职工素质,培育职工企业精神,有利于构筑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营造和谐劳工环境,有利于构筑和谐共生的企业文化。
优势。我国法律规定,工会具有维护、建设、参与、教育四项社会职能,维护好职工的生存权、学习权和发展权;从企业到班组都建有工会组织,自上而下形成“隶属关系明确,网络贯通”的完整工作网络和健全的组织体系;工会组织拥有多个阵地,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围绕中心工作,促进企业文化有序发展;工会组织在长期工作实践中,创造了很多文化建设的载体平台,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文化彰显生机和活力;工会活动和职工密切相关,贴近职工,为企业文化建设发挥出催化作用;企业的英雄模范、先进人物是企业文化的人格化,他们为企业职工提供模仿效法的典范,具有很强的示范效应。
成为文化铸魂的导向者,突出职工文化基点。公司工会提出“三值”理念(即:工会工作实现值、对企业贡献值和职工受益值),打造“四型”队伍 (学习型环境、家庭型氛围、创意型风格、服务型管理)。十五年来,每个五年分别提出“资源环保家庭”、“队伍条件品牌”和“基础素质和平台”主题,形成了有效价值传承。
成为文化聚力的激励者,把握职工文化重点。工会在民主管理上带队伍,工会组织通过加强民主管理,有效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利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论坛等方式,使各个工作环节透明清晰便于职工监督,提高职工参政的意识、能力和质量,形成职工与企业同舟共济的生动局面。在活动激励上带队伍,工会围绕活动加强队伍建设,各类职工俱乐部聚拢了一大批的人才,形成了巨大队伍;在文化载体和基地方面,建职工书屋、出版众智丛书、举办体育运动会等,这些载体都是特别富有生命力和活力,体现出工会抓住了职工文化建设人才激励这一重点。
成为文化育人的推动者,突出职工文化亮点。工会把文化建设落实为引导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带动企业整体学习与创新能力的提高。争取经营者支持,妥善用好经费,加大对文化设施和阵地的投入,加强文化活动场所、宣传教育阵地和生活设施的建设,最大限度满足企业和职工开展文化体育活动需要,为职工营造优美工作环境、生活环境和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文化环境。育人靠平台推动,靠模范带动、靠亮点指引。
成为文化塑形的维护者,做好职工文化要点。工会在维护环境塑形的过程中,大力开展职工素质工程,打造高层次企业文化,把企业文化融入和固化到职工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通过职工文化建设,使两个文化建设形成了目标统一、价值统一的维权格局,最终成为全国劳动关系和谐企业。
成为文化发力的实践者,挑战职工文化难点。广泛开展合理化建议和技术创新活动,激发职工的创新意识和工作热情,通过合理化建议促进企业发展和技术改进。建立劳模创新工作室、开展职代会标准化建设、实施工资集体协商、签订女职工特殊权益集体合同、职工代表竞选、兼职工会主席直选等等,这些工作都是挑战传统思维和工作模式的大胆探索。
总之,职工文化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会履行维护职能的重要手段,更是企业文化的载体。对企业而言,加强企业文化和职工文化也是打造企业文化软实力。职工对文化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人性化、多元化和主体化,需要党政、工会和职工三方共同努力逐步完善和发展。
(作者单位: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