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初探
——以河南省为例

2016-12-30 01:04:28
金融经济 2016年20期
关键词:农村金融河南省供给

殷 凯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供给侧改革初探
——以河南省为例

殷 凯

(信阳师范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是结构改革,目前农村金融发展中出现了供给结构不合理、资金供给缺口大、服务供给不到位等结构性的“非生态”现象,本文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产生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应从供给侧改革角度完善金融法规、加强金融监管、调整金融体系、建立农村金融风险预警机制等建议,希望通过以上措施推进农村金融的生态发展。

金融生态;农村金融;供给侧

2015年11月以来,“供给侧改革”成为 “十三五”及未来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为有效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金融业的全面改革指明了方向。农村金融是我国金融业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农村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持,目前也出现一些问题,同样必须进行供给侧改革。笔者认为,农村金融的供给侧改革,应在金融生态发展的理念下,加强农村金融结构性改革,提高农村金融供给质量和效率,使农村金融供给品种和服务符合农村金融需要,真正形成有效供给。

1.河南省农村金融发展的现状

1.1 金融业总体发展趋势良好

“十二五”时期,河南省金融业总体稳健,发展态势良好,总体实力持续增强,与2010年相比,2015年金融业总资产增幅0.11%,存款余额增幅1.08%,贷款余额增幅0.99%,累计实现利润增幅1.28%,社会贡献率增幅0.44%;资产质量也大幅度改善,全省银行业的不良率由2010年末的5.64%,降至3.01%①。

1.2 农村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

2015年8月,河南省政府出台 “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并与农业厅、人行郑州中支等部门联合召开了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推进会,全面推动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改革,改革拟构建推动农村金融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建立“统一开放、主体多元、竞争有序、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投向农村地区,为河南省的金融生态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平台[2]。

1.3 涉农金融机构业务发展迅速

河南省金融业近些年在农村金融方面发展十分迅速。涉农贷款方面,据河南省银监局数据显示,河南省银行业2015年的新增涉农贷款增长了15.56%,比各项贷款平均增幅高0.29个百分点,总量上连续5年新增贷款额超千亿元。农村金融另一重要力量——农业保险方面,河南省也在加快发展。 2007年河南省的农业保险才起步,几年间迅速打开局面:截至2015年,河南省发展了8家农险经办公司,首家专业服务三农的省级法人机构——中原农险公司也于2015年5月开业运转②;除了开展国家财政补贴品种中规定的12个险种,此外还开办了烟叶、肉鸡、苹果、石榴、种子等地方特色险种,创新了生猪、小麦目标价格保险等险种,部分险种的保额也有大幅度提高[1]

2.河南省农村金融供给中存在的“非生态”现象

2.1 农村金融供给结构不合理

正规金融体系内,由于河南省农村以第一产业为主,地区金融见效慢、风险高,市场收益低,因此大趋势上各大国有银行包括原本是农村金融核心支持力量的中国农业银行,都逐渐撤销自己在农村地区的经营网点;农村发展银行作为政策性银行,业务种类和服务范围不足,对农业的贷款扶持集中在产后,也缺乏对商业金融机构的导向作用。非正规金融方面,民间融资长期繁荣于城市和乡村,但由于双方信息不对称和监管缺位等问题,民间融资市场存在诸多社会风险和问题,2015年南阳市爆发多起涉及民间借贷的地产公司资金链断裂事件,最多涉案额达五、六亿⑥,影响深广。

2.2 农村金融资金供给缺口大

根据河南省农村信用社的统计数据,2014年河南省全省涉农贷款总余额约为11000亿元,仅从数据来看远大于当年全省农林牧渔业增加值4259.98亿元。但是,此处的涉农贷款计算口径不同,包含有以往贷款余额,所以当年新增涉农贷款仅为1500亿元左右;统计中“涉农”范围较大,还包括纺织行业、农村企业基础设施建设等;根据银行实际放款情况推算,农村金融需求应为3500亿元左右,这样来算的话将有2000亿元的资金缺口,可见其贷款量远低于需求量。

2.3 农村金融服务供给不到位

2013年底河南省的人口总数量为10601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123万人,那么农村人口为6478万人⑤,可见河南人口仍集中于广大的农村,但是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网点严重不足:不仅农村地区的金融网点的密度远低于市区,而且主要集中在乡镇,真正意义上的农村地区的网点更加稀少。2016年3月人民银行发布《2015年农村地区支付业务发展总体情况》,数据显示我国农村地区人均持卡量截至2015年底是2.39张,而河南省2015年的农村地区银行卡发卡量是9700万张﹐人均持卡量1.3张,虽有增长,但从人口平均数来看,比全国平均水平要低。

2.4 农村金融监管供给效益低

金融监管的效益要看他的投入产出比,过高的成本将极大减少效益。金融监管的投入成本包括进行广泛调查研究、征求公众意见的成本,还包括制度落实过程中需支付的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成本。银监会2014全年各项支出额合计为501216.25万元,这其中的金融监管事务支出额合计为468672. 13万元,占总支出额的93.51%⑥,由此可以看出金融监管的成本投入过高。另一方面,金融监管制度如果不符合实际需求,除了供给成本,还会额外增加金融机构的交易成本和金融消费者的支出成本。以上这些都使得金融监管呈现低效益。

3.供给侧改革角度对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发展的建议

3.1 宽松的政策环境引导农村金融结构调整

3.1.1 通过财税政策,降低金融机构涉农业务成本,支持农村金融发展。可以建立涉农贷款风险补偿制度,引导金融机构调整功能定位,鼓励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等金融机构增加在县域、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和营业网点,增加金融服务;建立和发展适合地方的中小型金融机构,通过各类奖励政策鼓励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合作社等各类“接地气”的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和组织,让农村金融组织真正做到服务三农,把更多的金融资源输送到最基层。

3.1.2 继续推进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试点建设,探索农村“两权”抵押贷款试点。两权是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和宅基地使用权,河南省2015年将济源、兰考等22个县市做为开展农村“两权”抵押贷款的试点县市,正式将“两权”纳入了抵(质)押担保范围,目前来说应进一步扩大试点县市的范围,并在“两权”基础上逐步扩大可用来抵押贷款的权利范围。

3.2 政府导向扩大农村金融资金供给

3.2.1 政府起导向作用,引导多层次金融扶贫工作。对农村贫困地区来说,贷款并不是目的,脱贫才是目的。目前贫困地区贷款的形式是:需求分散,多数为满足生存需求的贷款,但也有返乡再创业需求和城镇化需求的贷款;贷款额度通常较小;需求者缺乏金融常识。对此,要通过优惠政策,开展多层次金融扶贫:发展符合农村脱贫需求的小额信贷,政府出面建立小额信贷扶贫平台,设立小额信贷风险补偿和担保试点;政策促导“大银行”与“小农户”重新对接;探索整合扶贫领域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对贫困地区信贷投放力度等。

3.2.2 持续发挥农业保险支农扶贫功能。对于经济社会效益明显的险种,我省财政可以考虑提供奖励资金,支持农业保险进一步发展;落实涉农和涉林的保险政策,完善涉农、涉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涉农、涉林保险产品升级;在现有险种基础上扩大覆盖面,鼓励各保险公司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涉农保险产品;开展“保险+扶贫”模式,使农民没有后顾之忧。

3.3 制定与农村金融发展相适应的地方法规

我国金融法体系中《票据法》和《支付结算办法》等支付结算方面的法律比较陈旧,难以适应已普及的支付结算电子化的需要,对于电子货币、电子支付和电子银行的立法不完善,应尽快出台比较完善的地方性《电子支付业务管理条例》之类法规,对支付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作出明确的规定,增加电子票据、电子支付结算手段的有关规范,使电子支付结算有法可依。

对于河南省,民间金融发展很快但是也出现很多乱象,因此民间金融的引导和监管成为关键[6]。2012年,温家宝总理在‘两会”记者招待会上讲,“要用法律保障民间借贷,允许民间资本进入金融领域,使其规范化、公开化,既鼓励发展,又加强监管”[7],河南省可以借鉴广州、成都、武汉的经验,出台地方法规,筹建我省民间金融聚集区;还可以借鉴英、美等国家经验,通过地方金融立法尝试专设金融消费者保护机构来行使消费监管权。

3.4 发展符合农村需求的服务供给机制

河南省农村金融机构应尽力打造符合本地农村需求的低成本、易推行的金融服务产品,可以尝试把信托融资等城市中成熟的金融产品在农村进行推广;金融机构可以与政府联合,选择试点县市有特色的行政村,联合推出小额农贷、助农取款等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产品,引到农村金融消费者使用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电子服务渠道,实现 “无障碍金融服务”。

注释:

① 数据来源于《2016年河南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报告》,总结得出。

② 数据来源于《2016年河南银行业监督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报告》。

③ 数据来源于《中原经济区发展报告(2012)》。

④ 数据来源于河南省银监局网站。

⑤ 数据来源于《2013年河南人口发展报告》。

⑥ 数据来源于新华网。

[1] 机遇和挑战并存 河南农业保险如何“保险”农业[EB/OL].(2015-05-15). [2015-05-30].http://www.ha.xinhuanet.com/hnxw/2015-05/30/c_1115456090.htm.

[2]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EB/OL][2016-06-11].http://www.henan.gov.cn/zwgk/system/2015/08/20/010577766.shtml.

[3] 刘慧,黄秉杰.《法经济学视域下缓解农村金融供需失衡的金融调控对策》[J].理论探讨,2012(6):98-101.

[4] 孙建华.促进互联网金融发展[EB/OL].(2015-09-20). [2015-10-13]. http://theory.gmw.cn/2015-10/13/content_17323404.htm.

[5] 王煜宇.我国金融监管制度供给过剩的法经济学分析[J].现代法学,2014(09):61-69.

[6] 骆锦华,吴艳华.河南省县域金融服务体制创新研究[J].中国证券期货,2013(07):255-258.

[7] 温家宝.2012两会答记者问[EB/OL].http://money.163.com/special/2012lianghui/

1. 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生态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5-GH-276);2. 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河南省农村金融生态建构的法经济学分析》(项目编号:2015B296);3. 信阳师范学院青年科研基金重点项目《中原经济区农村金融生态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014-QN-011)

猜你喜欢
农村金融河南省供给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河南省树人教育交流中心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群众(2016年10期)2016-10-14 10:49:58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