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

2016-12-24 03:45:58陈月秀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寒战躁动体温

陈月秀



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

陈月秀

目的:探讨术中综合保暖护理对术中低体温及术后寒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室2014年11月~2015年2月手术患者60例,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观察组采用术中综合保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术后2 h时的体温、收缩压以及心率的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尿量、引流量、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寒战以及躁动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术毕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中、术毕以及术后2 h收缩压、心率低于观察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引流量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完全清醒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寒战以及躁动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中综合保温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寒战,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综合保暖;手术室;低体温;寒战

术中低体温是手术比较常见的并发症,多由于干燥湿冷的麻醉气体、术中代谢、手术区皮肤蒸发以及输注的冰冷液体带走了机体的部分热量所致。术中低体温的发生率约为50%~70%[1],其一旦出现可导致凝血功能障碍,术后交感神经张力增高,外周血管收缩,循环阻力增大,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和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研究报道,创伤性低体温的发生可增加患者的死亡率。近来越来越多手术室医护人员开始关注术中低体温的危害[2]。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降低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已经成为手术室研究的热点。我科室对3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采用术中综合保温护理措施,以减少低体温的发生,取得满意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科室2014年11月~2015年2月收治的手术患者60例。纳入标准:(1)均知晓自身病情、配合研究。(2)年龄18~75岁。(3)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Ⅰ~Ⅱ级,气管插管静脉吸入复合麻醉。(4)无手术禁忌证,手术时间>2 h。(5)未合并有危急生命的严重疾病。(6)均为开腹手术患者。(7)预后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有心理疾病、精神疾病患者。(2)术前服用抗抑郁药、安定药或调解免疫的药物。(3)手术期间意外死亡的患者。(4)术前合并有感染、发热。(5)术后昏迷的患者。(6)合并有低蛋白血症、糖尿病、皮损等疾病。(7)术中大失血。(8)体质指数>30。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年龄25~75岁,平均(48.5±18.3)岁;其中胃癌切除术11例,肝叶切除术3例,直肠癌根治术10例,其他6例。对照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22~75岁,平均(49.2±19.5)岁;其中胃癌切除术10例,肝叶切除术5例,直肠癌根治术9例,其他6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麻醉诱导后插管,接入麻醉机机械通气,对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情况进行监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患者进入手术室前保持适宜的温度,控制在22~25 ℃。术中输注的液体均为常温,术中采用恒温水毯保温,调节恒温水毯至38~40 ℃直至手术结束。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术中综合保暖措施,主要措施如下:(1)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患者的紧张情绪是影响血液分配的重要因素。因此,患者进入手术室后,护士做好患者心理安抚工作。简单介绍手术室的环境,告知患者自己会一直陪伴在患者的身边,减少患者的紧张情绪。还可通过眼神、表情、抚触等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帮助患者摆脱不良情绪的影响。(2)液体加温。热量在水中较空气中传导的快,因此,在输液体之前,对皮肤消毒液、输入的液体、血浆、胸腔冲洗液等进行预热,使用可调控恒温箱中使温度维持在33~36 ℃,但严格控制温度≤37 ℃[3]。(3)铺无菌单后即刻在切口两侧放置50 ℃无菌袋盐保温[4],术野使用经温盐水浸泡过的0.9%氯化钠注射液纱布,有效减少机体热量的散失。(4)术后巡回护士加强巡视,监测好患者的体温。手术结束前30 min通知病房做好病室环境和床单位的保暖。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中、术毕、术后2 h时的体温、收缩压以及心率的情况,统计两组术后尿量、引流量、拔管时间(术毕至咳反射、咽反射恢复的时间)、完全清醒时间(向力恢复,能正确举手、抬头、回答问题等)、寒战以及躁动发生率。体温监测采用热电偶探针。其中:(1)低体温。当患者在任何一个监测点的体温低于36 ℃则被认为出现术中低体温。(2)寒战。术后30 min内出现不能自主的肌肉收缩抽动。(3)躁动。肢体出现躁动,具有反抗表现,可以拔除各种导管,或者出现无法抑制的呼喊。由恢复室护士评估各组患者术后寒颤、躁动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5.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资料设计的方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血压、心率比较(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血压、心率比较±s)

注:两组患者手术前后体温、收缩压、心率比较,组间、不同时间点、组间与不同时间点交互作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引流量、尿量、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比较(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尿量、拔管时间、完全清醒时间比较±s)

注:1)为t值,2)为t′值

2.3 两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情况比较(表3)

表3 两组患者寒战、躁动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 论

体温恒定对维持人体正常代谢及各项生理功能至关重要,人体正常体温在37 ℃左右。体温降低是手术过程比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术中一旦出现低体温是比较难纠正的。尤其是老年患者,他们体温调节能力差,皮肤血管收缩能力反应降低,心血管储备功能降低,低体温带给患者的损害是比较严重的。手术室患者出现低体温的原因与以下因素有关:(1)手术室环境。手术室环境温度若过低可与人体形成温差,通过辐射和对流散热,降低了人体体温。(2)机体散热。一方面皮肤消毒时会被消毒剂带走一部分热量,另一方面,术中输注的液体也是带走患者热量的重要因素[5]。此外,患者皮肤若大面积暴露于空气中,也会加重机体热能散失。(3)麻醉作用。肌肉药物的使用使得骨骼肌松弛,机体产热的功率下降;气管插管麻醉药物进入肺内,会随着患者的呼吸带走热量[6]。

积极预防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做好对患者的保暖护理工作已经成为手术室护理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通过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加热术中输注液体、在切口两侧放置50 ℃无菌袋盐保温、术野使用温纱布、巡回护士加强巡视等措施,有效降低了术中低体温的发生,而且减少了患者心率和血压的波动,减少了患者术后引流量、术后完全清醒的时间和躁动的发生率,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上保护措施均对抗全麻诱导后的低体温有积极效果,还可以减少术后渗血的增多[7]。已经有研究结果显示,术中综合保温护理能够降低患者术中低体温及寒战的发生,减少术后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方法[8]。因此,在手术室护理时护理人员应该重视起患者的体温,采取综合性的保暖护理措施,尽量减少术中低体温的发生。

综上所述,术中综合保温有利于减少患者术中低体温的发生,减少术后寒战,稳定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手术安全,值得推广。

[1] 吴 佳.保温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2):3-5.

[2] 梁宏云.老年腹部恶性肿瘤患者术中保温护理的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8):2229-2230.

[3] 赵 敏,赵 力,王忠慧.术中轻度低温对老年肺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4(5):123-127.

[4] 章立楠,苏文敏.保温措施用于胸腹部肿瘤术后患者的效果观察[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3):72-74.

[5] 方 勇,连爱民.浅谈全程持续联合保暖对肺癌患者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3):591-592.

[6] 林秋霞.综合保温措施在老年肺癌根治术患者术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4):426-427.

[7] 苏 芬.预防前列腺汽化电切术中低体温的保暖护理措施[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4,20(2):145-146.

[8] 朱 帅,闵昱源,郑少华,等.术前联合术中保暖避免全麻手术低体温发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3,12(3):195-196.

(本文编辑 崔兰英)

214200 宜兴市 江苏省宜兴市人民医院手术室

陈月秀:女,本科,副主任护师,护士长

※手术室护理

2015-11-29)

10.3969/j.issn.1672-9676.2016.11.041

猜你喜欢
寒战躁动体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11-25 14:16:14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小剂量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麻醉中预防寒战和牵拉疼痛的作用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海峡姐妹(2020年9期)2021-01-04 01:35:44
右美托咪定防治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中寒战的临床效果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科学大众(2020年10期)2020-07-24 09:14:12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道路躁动
扬子江(2019年3期)2019-05-24 14:23:10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
晚晴(2016年11期)2016-12-20 19:06:26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营销界(2015年22期)2015-02-28 22: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