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2016-12-23 02:07:18杨丽红
汽车零部件 2016年11期
关键词:申请量车用专利申请

杨丽红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 300304)



我国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杨丽红

(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天津中心,天津 300304)

通过专利数据统计,对2007—2015年间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专利现状进行多角度的分析,识别目前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技术趋势及形成原因,为我国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未来发展提供可靠依据。

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专利分析

0 引言

近年来,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很多采用机械方式解决不了的问题,通过电子控制技术的应用可以得到有效的解决[1],可以说现代车用发动机已迈入了电子时代,它改变了汽车传统的机械装置,使汽车的驾驶更为简单方便,其性能的好坏已直接影响到汽车的动力性、经济性、可靠性、安全性、排气净化及舒适性,它对汽车的重要性也使其得到长足的研究及发展[2]。

王福兴[3]、刘景民等[4]分别对我国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前景等进行了分析探讨。但从专利分析角度对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技术趋势及分布等进行分析的文献尚未见报道,因此作者试图从专利分析的角度,通过专利量、专利权人分布等统计数据,分析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技术趋势及形成原因,明确目前我国的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主要研究领域及发展方向。

1 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专利现状分析

文中主要就国内的专利申请进行分析,统计数据来源于中国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检索时间段为2007—2015年的所有公开专利。由于专利申请有18个月的公布周期,以及专利数据库数据收集和录入有一定的延迟,2015年的部分统计指标仅供参考。

1.1 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专利申请量趋势分析

通过专利申请的分析,可揭示我国的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历年的专利申请及技术研发情况,从而掌握其技术发展趋势及全局动态。对检索到的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的专利申请量进行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图1 国内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专利年申请量

从2007—2015年间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在中国的专利年申请量概况可以看到:从2007—2011年,整体的申请量处于稳步增长的状态,这与中国市场的逐步放开及扩大有很大的关系,各大国外汽车企业及国内汽车企业为抢占中国市场先机,加大汽车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方面的研发投入,竞相在我国进行该方面的专利申请,这也促使了我国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有了较快的发展;从2011—2015年,尽管申请量没有维持一直上升的势头,但依旧保持在一个稳定值上,并在2013年达到了高峰,说明了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已经处在一个稳定开发的阶段,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仍旧是各大汽车公司的研发重点。

1.2 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专利权人分析

从专利权人角度进行分析可以得知研发活跃、技术水平领先的专利权人分布,2007—2015年在中国的专利申请量排名前10的申请人统计数据见图2。

图2 申请人申请量排行

可以看到:以丰田、通用及福特为首的国外知名汽车企业的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发明专利申请量占据了前10名申请量的一半,其中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占据了前10名的1/5以上,是申请量最多的公司,通用及福特公司紧随其后。这主要是因为国外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研发较早,基于前期的技术积累可以快速地在中国进行专利积累及申请。与国外大型车企相比,我国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起步较晚,进入21世纪,随着对汽车污染的重视、国外车企抢占中国市场以及我国对自主技术的重视,国内各大车企竞相投入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领域的研发。从申请人的分布可以看到:我国车企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领域已经取得了较多的成果,说明我国在自主的发动机电子控制方面有了较大突破,也正逐步壮大。

1.3 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IPC分析

通过对专利申请技术分类构成的分析,可以看出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技术创新或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哪些技术领域,以及各类专利申请在技术领域中所占的比重,了解各类技术研发成熟度,进而明确技术的发展趋势。图3给出了2007—2015年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在中国的分类申请量在前10位的高产IPC的分布及排名情况。

可以看到:专利主要集中在F02D方向,主要是燃烧发动机的控制(仅作用于单一子系统上),占据了申请量前10名的1/5以上;其次是B60K方向,主要是车辆动力装置或传动装置的布置或安装,两个以上不同的车辆原动机的布置或安装,车辆辅助驱动装置,车辆用仪表或仪表板,与车辆动力装置的冷却、进气、排气或燃料供给结合的布置;紧随其后的是F02M和B60W方向,其中F02M为一般燃烧发动机可燃混合物的供给或其组成部分,B60W包括了不同类型或不同功能的车辆子系统的联合控制、专门适用于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系统、不与某一特定子系统的控制相关联的道路车辆驾驶控制系统。这些技术分类申请量的分布说明了发动机燃烧过程的控制以及控制装置的布置和安装是目前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的主要任务,对混合燃料以及特种功能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控制系统的研究也正在增加,正逐步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及重点。

图3 技术分类申请量排行

2 总结

随着我国汽车产销量以及国内市场需求的逐年提高,以及各汽车厂商对企业核心竞争力自我要求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致力于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和相关零部件,相关专利申请也一直处在一个高产量阶段。主要的专利方向集中在燃烧发动机控制及控制装置的布置安装上,一些新型的混合燃料技术和混合动力汽车或特种功能汽车的控制也正逐步成为研究的热点及重点。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国内目前的车用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专利方面,国外大型汽车企业依旧存在技术优势,因此,我国应加强对本国汽车企业的政策扶持,加大研发投入,不断进行技术研发创新,逐步缩小与国外的差距。相信随着国产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的不断成熟,必将为国产高性能发动机设计和制造带来巨大动力,为提高自主品牌汽车的核心竞争力奠定基础。

【1】姚春德.内燃机先进技术与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10.

【2】王耀南,申永鹏,孟步敏,等.车用汽油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研究现状与展望[J].控制理论与应用,2015,32(4):432-447. WANG Y N,SHEN Y P,MENG B M,et al.Electronic Control System for Gasoline Automotive Engine: State of the Art and Perspective[J].Control Theory & Applications,2015,32(4):432-447.

【3】王福兴.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技术状况研究[J].汽车工业研究,2011(3):22-25.

【4】刘景明,文风.基于专利分析的我国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关键技术自主创新路线研究[J].科技进步与决策,2011,28(8):73-77.

Analysis of Automotiv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Patent Status

YANG Lihong

(Patent Examination Cooperation Tianjin Center of The Patent Office SIPO, Tianjin 300304,China)

The patent status of domestic automotiv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from 2007 to 2015 were analyzed on multiple perspectives by using patent statistics, to identify the causes of current domestic automotiv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echnology trends.It provides a reliable basis for future domestic automotiv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technology development.

Automotive engine; Electronic control; Patent analysis

2016-08-04

杨丽红,女,硕士,从事发动机燃烧控制研究。E-mail:ylhsheep@126.com。

10.19466/j.cnki.1674-1986.2016.11.021

U461.7

A

1674-1986(2016)11-085-02

猜你喜欢
申请量车用专利申请
我国农业植物新品种权申请量超5万年
138.2万件,发明专利量质齐升企业占大头
2016年英国外观设计申请量增加55%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河南科技(2016年8期)2016-09-03 08:08:22
专利申请三步曲
发明与创新(2016年5期)2016-08-21 13:42:50
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连续四年世界第一
现代企业(2015年4期)2015-02-28 18:48:28
车用香品选购攻略
2013年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回顾(下)
2013年车用发动机排放控制回顾(上)
新型车用柴油机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