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利君 朱剑刚 朱清嘉 丁倩倩 刘 赟 张如阳(江苏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215128)
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对照研究
陈利君朱剑刚朱清嘉丁倩倩刘赟张如阳(江苏苏州市吴中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苏州215128)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分别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给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对照组给予文拉法辛治疗。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08%)、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0.17±6.55)分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91%)、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3.89±6.92)分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司西酞普兰在显著降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
脑卒中后 艾司西酞普兰 文拉法辛 抑郁障碍
近年来,脑卒中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导致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发病率随着增加[1]。脑卒中后抑郁障碍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很可能会提高患者的死亡率。因此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药物是十分关键的,不同的药物,治疗效果各不相同,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脑卒中后抑郁障碍分别应用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的临床效果,在我院选取患者88例,收集资料,进行分析,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6月~2016年7月在我院治疗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88例,根据随机数字列表法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中,男性24例,女性20例,年龄47~84岁,平均年龄(65.31±18.43)岁;对照组中,男性25例,女性19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63.71±18.05)岁。经过统计学处理,两组的性别比、临床表现等一般资料均没有发现明显差别,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观察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西安杨森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00165),从5mg开始服用,维持一周后,根据实际病情可服用20mg;对照组口服文拉法辛(成都康弘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70269),从25mg开始服用,维持一周后,根据实际病情可服用150mg。两组均每天一次服药,坚持用药42d。
1.3评价指标:对比两组药物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情况[2]。
1.4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用(±s)表示计量资料,用X2检验计数资料用t检验比较组间,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的不良事件比较:观察组恶心(2.27%)、困倦(2.27%)、口干(2.27%)、头痛(2.27%);对照组恶心(11.36%)、困倦(9.09%)、口干(6.82%)、头痛(4.55%)、便秘(2.27%)、心悸(2.27%)、头晕(4.55%)。分析发现,观察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9.08%)与对照组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40.91%)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治疗2周、4周、8周后,观察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27.12±6.52)分、(15.01±4.52)分、(9.11±3.10)分、(6.02±3.01)分与对照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分别为(26.67±7.02)分、(16.66±6.26)分、(10.31±3.60)分、(6.87±2.41)分相比,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1周后,观察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0.17±6.55)分与对照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23.89±6.92)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脑卒中是临床常见病,患者在发病后往往会发生多器官功能减退,使患者正常运动功能、言语功能等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患者很容易发生抑郁障碍,从而增加治疗难度,影响预后[3~4]。目前,对于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治疗,临床上主要应用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等药物,帮助患者恢复健康[5]。
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1周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与文拉法辛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的治疗过程中,艾司西酞普兰药物具有高选择性,能够加强5-羟色胺转运蛋白上的异构位点、基本位点的结合作用,抑制突触间隙对5-羟色胺的回收,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发挥抗抑郁障碍的作用,有效降低患者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评分,及时改善患者临床表现。同时经艾司西酞普兰治疗后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更加说明在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治疗中,艾司西酞普兰比文拉法辛具有更多优势,前者能够有效降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综上所述,艾司西酞普兰能够有效改善脑卒中后抑郁障碍患者抑郁等临床表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郭力,白渊翰,孙润珠,等.盐酸文拉法辛和草酸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2012,12(2):114-116.
[2]白树新,李莉,王艳玲,等.草酸艾司西酞普兰与盐酸文拉法辛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J].大家健康(上旬版),2016,10(3):155-156.
[3]魏新贞,王新福,陈会然,等.艾司西酞普兰、帕罗西汀与文拉法辛治疗抑郁症成本-效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1,33(14):2178-2179.
[4]孙荣跃,郑新建,陈伟青,等.艾司西酞普兰治疗老年抑郁症的临床疗效[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3,29(9):656-658.
[5]李建华,陈海支,林敏,等.艾司西酞普兰与文拉法辛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对照研究[J].医药导报,2009,28(10):1277-1278.
R 749.4
B
1672-8351(2016)11-004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