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研究

2016-12-14 09:25:52孙敦涛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3期
关键词: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孙敦涛

(徐州市丰县中医院眼科 江苏 徐州 221700)

白内障和青光眼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白内障的发病机制是患者晶状体的蛋白质变性进而发生浑浊,光线无法完全通过混浊的晶状体投射在其视网膜上,导致其视物模糊。青光眼的发病机制是患者的内眼压处于过高水平,导致其视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视野缺陷[1-2]。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此类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有研究发现,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为了进一步探讨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我们对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接受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恢复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是2012年5月~2015年5月期间到我院收治的60例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我们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32例,女性患者28例。对照组患者的年龄在64~7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2.3±3.0)岁。研究组患者的年龄在66~7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3.4)岁。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自愿参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我们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囊外白内障摘除术和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医生在对患者的眼部实施麻醉后,对其进行开睑,并对其上直肌进行牵引和缝合,在角膜表面做1个5~6 mm的切口,在切口内注入适量的粘弹剂,然后进行环形撕囊,对其晶状体进行水分离,当其晶状体顺利脱位后,扩大手术切口,植入人工晶体,然后缝合手术切口。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具体的手术方法是:在术前,让患者用复方托吡卡胺滴眼液进行充分散瞳,并对其结膜囊进行冲洗,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3-4]。在术前准备完成后,对患者的眼部实施麻醉,然后在患者的颞侧角膜做1个大约3.2mm的隧道切口,将透明质酸钠从其前房缓慢地置入,若其发生房角粘连的情况,可使用黏弹剂对粘连的房角进行分离,若其发生瞳孔无法扩大的情况,可牵拉其瞳孔使其瞳孔扩大。然后进行撕囊操作,并对其晶状体进行水分离,根据患者晶状体核的硬度,调节超声乳化治疗仪的超声强度,对患者的晶状体核进行乳化,当乳化完成后,吸除其眼球表面的晶状体皮质。然后将粘弹剂从患者的前房缓慢地置入,将人工晶状体植入其囊袋内。在术后3天内,密切观察患者眼压的变化情况。如果患者的眼压仍然较高,则对其进行降眼压治疗。根据两组患者的实际情况让其服用维生素、能量合剂及类固醇类药物,以巩固治疗的效果。

1.3 疗效判定标准

①显效:治疗结束后,患者视野清晰,其眼压恢复正常的水平,其眼部酸胀、头晕等症状消失。②有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视野清晰,其眼压有所下降,其眼部酸胀、头晕等症状有所缓解。③无效:治疗结束后,患者的视野模糊,其眼压未下降,其眼部酸胀、头晕等症状未得到缓解。

1.4 统计学处理

我们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组别 人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对照组 30 17 6 7 76.7研究组 30 25 3 2 93.3

3 讨论

青光眼和白内障均为临床上常见的眼科疾病。青光眼可分为继发性青光眼、先天性青光眼及原发性青光眼3种类型。青光眼患者的症状主要有视力下降、眼压上升、视野缺损、恶心、头晕等。白内障可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白内障患者的症状主要为视物模糊[5]。而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则兼有上述两类临床症状。

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主要为中老年人,此类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该手术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的优点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较小、患者的视力恢复速度快。

医生在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为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前,应先对患者进行降眼压治疗,以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术中,医生若发现患者发生房角粘连的情况,应对患者的房角进行彻底的分离,以加快其小梁功能的恢复;在术后,医生应彻底封闭患者的手术切口[6-7]。

本次研究的结果证实,采用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对白内障合并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角型植入术晶状体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口腔医学(2021年10期)2021-12-02 02:08:06
外伤性晶状体半脱位的CT 表现
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粉碎在合并晶状体脱位眼外伤中的应用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
心理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护理的应用
人工晶状体巩膜缝线固定术矫正儿童玻璃体切割术后无晶状体眼疗效分析
中外医疗(2015年5期)2015-08-29 01:54:42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可行性研究
有晶状体眼ICL植入矫正高度近视
复合式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