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效果探析

2016-12-14 09:25:48任付晃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3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复发率

任付晃

(河南省南阳胸科医院普外科 河南 南阳 473000)

直肠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该病的发病率仅次于食管癌和胃癌,居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病率的第三位,且该病患者呈日益年轻化的趋势[1]。该病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排便习惯改变、便秘、血便、腹泻等。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开腹手术的方法治疗该病,但此手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较大,易使其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不利于其术后恢复。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表明,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为了进一步探讨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我们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6例直肠癌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临床上规定的直肠癌的诊断标准,均经肠镜检查与病理检查得到确诊,均伴有不同程度的排便不尽、血便等临床症状,均具有进行手术治疗的指征,且均为自愿参与本次研究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在这些患者中,排除肿瘤直径大于6cm的患者,排除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排除癌细胞发生远处转移的患者,排除存在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有男性患者52例,女性患者44例,其年龄为39~73岁,平均年龄为(62.2±4.3)岁。在这些患者中,有直肠癌分期为I期的患者26例,为II期的患者29例,为III期的患者41例,有高分化直肠癌患者34例,有中分化直肠癌患者52例,有低分化直肠癌患者10例。我院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每组各有48例患者。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1.2.1 我院对乙组患者使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的肚脐下缘处做一个穿刺孔,为其建立CO2气腹,气腹的压力应保持在14mmHg左右。置入套管针和腹腔镜,对患者腹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然后在患者的左下腹和右下腹分别做一个穿刺孔,先后置入吸引器、抓钳、超声刀等手术器械。对患者的乙状结肠进行牵引和结扎,用超声刀游离其直肠系膜,并对其直肠血管进行妥善的处理。用直线切割器将距离患者肿瘤上缘2cm处的直肠下段切除,并在其左下腹的穿刺孔中将切除的直肠拉出,然后切断其乙状结肠,并在其乙状结肠的近端放置吻合器头,对其直肠和乙状结肠进行吻合操作。最后经患者右下腹的穿刺孔为其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2.2 我院对甲组患者使用开腹手术进行治疗,具体的手术方法是:指导患者取膀胱截石位,对其进行全身麻醉。待麻醉起效后,在患者的左下腹做一个切口,逐层切开其皮肤和皮下组织。对患者的腹腔进行探查,以明确其癌细胞是否发生转移。对患者的直肠血管进行分离和夹闭,清扫其淋巴结,在距离其肿瘤远端5cm处将直肠切除,然后切断其乙状结肠,对其直肠和乙状结肠进行吻合操作。最后为患者放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其手术切口,术后对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2]

①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切口感染、腹腔粘连、吻合口瘘等并发症的发生率。②对两组患者均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记录其术后3年的生存率和病情的复发率。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0.0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χ²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经过治疗后,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

2.2 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其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我院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3年的随访得知,乙组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其病情复发率的比较

3 讨论

直肠癌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原则是切除患者的病灶,保留其肛门的功能,延长其生存期。过去,临床上主要采用进行开腹手术的方法治疗该病,但此手术会对患者造成较大的创伤,易使其术后出现较多的并发症,从而影响其术后康复[3]。近年来的临床实践证实,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该病的效果较好。此手术具有微创、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等优点,深受临床医生及患者的青睐。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乙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乙组患者术后3年的生存率及其病情的复发率均明显优于甲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用腹腔镜下前侧切除术治疗直肠癌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病情的复发率,且能提高其生存率。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复发率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8:00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一题多解求总量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
运用比例解决实际问题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
棋艺(2014年1期)2014-05-20 0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