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洁
(江苏省常州市五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江苏 常州 213002)
甲状腺肿块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类疾病,具有发病率高、种类多等特点。目前,临床医师可使用保守疗法和手术疗法治疗该病。准确地诊断甲状腺肿块患者的病情,有利于临床医师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为探讨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效果,我院使用B超技术和X线技术对近几年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的病情进行了诊断,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3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43例甲状腺肿块患者。所有患者的病情均经病理检查得到确诊[1]。对这些患者的排除标准[2]为:1)年龄>80岁。2)发生了严重的感染。3)有精神疾病或无法进行正常的交流。4)无监护人或家属。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3例,女性患者30例;其年龄为14~77岁,平均年龄为(52.76±2.84)岁;其病程为5~19年,平均病程为(11.25±6.31)年;其中,有甲状腺炎患者11例,有甲状腺癌患者9例,有甲状腺腺瘤患者13例,有甲状腺肿患者10例。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对所有患者均使用B超技术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让患者取仰卧位,将其肩部垫高。让患者尽量伸长颈部,充分暴露检查区域。将GE LOGIQ P3型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的频率设置为7.5~10.0MHz。对患者的甲状腺部位进行多切面的扫查,观察患者肿块的大小、边界情况、数量、回声情况及钙化情况。对所有患者均使用X线技术进行检查,具体的方法是:对患者进行碘过敏试验,观察其凝血的时间。使用X线机拍摄患者颈部正位、侧位的X线平片。对患者颈部的皮肤进行消毒,对其进行局部麻醉。避开患者的肿块组织,向其甲状腺内部注入2 mL的碘苯酯注射液,分别在注射完成15 min后、60 min后及24 h后摄取患者的颈部X线平片。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这些患者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结果显示,有11例甲状腺炎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8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13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10例甲状腺肿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其诊断的准确率为97.7%,误诊率为2.3%;这些患者使用X线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结果显示,有9例甲状腺炎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6例甲状腺癌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11例甲状腺腺瘤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有8例甲状腺肿患者的病情诊断正确,其诊断的准确率为79.1%,误诊率为20.9%。这些患者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使用X线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使用B超技术和X线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性
甲状腺肿块的发病率较高,类型较多,病情发展的速度比较缓慢,病程较长。甲状腺肿块患者发病后,肿块可能会压迫其颈部的血管及气管,并会对其颈部的神经组织产生不良的影响,导致其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3]。一般来说,女性罹患甲状腺肿块的几率高于男性。在本次研究中,患者罹患的甲状腺肿块主要是甲状腺炎、甲状腺癌、甲状腺腺瘤及甲状腺肿。甲状腺腺瘤是起源于甲状腺滤泡细胞的良性肿瘤,是最常见的良性甲状腺肿瘤。甲状腺腺瘤常为甲状腺囊内单个边界清晰的结节,有完整的包膜。甲状腺肿是碘缺乏病的主要表现之一。人体缺碘时,甲状腺细胞不能合成足够的甲状腺激素,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下降,促甲状腺激素的水平升高,导致其甲状腺肥大增生。甲状腺癌是最常见的甲状腺恶性肿瘤。甲状腺癌病灶的质地硬而固定、表面不平。甲状腺炎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该病可表现为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肿块患者既可以通过手术的方法进行治疗,也可以进行保守治疗。使用手术的方法治疗甲状腺肿块,不仅操作方法简单,而且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但在进行手术治疗前,临床医师应明确诊断甲状腺肿块患者的病情,为其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疗措施。
现阶段,临床上主要使用B超技术及X线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分辨率较高、价格低廉,可以更加清晰地显示出甲状腺病变的结构、形态及病变浸润的范围、程度,方便临床医师观察其病变部位的血管分布及供血情况,从而准确地识别、判断患者的病情。同时,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不会对患者造成创伤,无放射性,可反复进行操作。
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这些患者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其使用X线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率。这与相关研究的结果相一致。
总之,使用B超技术鉴别诊断甲状腺肿块的准确率高,操作方法简便,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有利于临床医师为其制定良好的治疗方案。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