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其发生并发症及预后的关系

2016-12-14 09:25:46邓爱强
当代医药论丛 2016年13期
关键词:低钠血症肝性脑病

邓爱强

(广西柳州市融水县人民医院 广西 柳州 545300)

肝硬化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慢性进行性肝病。该病是在多种病因的长期作用下发生的弥漫性肝损伤[1]。该病患者在临床上的表现主要是肝掌、难治性腹水、肝病面容、疲倦乏力及恶心等,部分患者还会发生上消化道出血、肝肾综合征及原发性肝癌等一系列的并发症[2]。肝硬化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威胁其生命安全。为探讨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与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预后的关系,笔者对近几年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2012年6月至2014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肝硬化患者。这些患者经影像学检查、腹穿检查及实验室检查后,均被确认患有肝硬化。在这些患者中,有男性患者89例,女性患者31例;其年龄为22~72岁,平均年龄为(47.15±3.69)岁;其病程为3~7年,平均病程为(5.12±1.47)年。其中有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20例,有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68例,有乙型肝炎合并酒精性肝硬化患者25例,有丙型肝炎性肝硬化患者7例。所有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患者进行血常规、凝血功能、血生化及B超等各项检查的结果。统计血清钠水平≤120 mmol/L的患者、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及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病死情况。

1.3 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的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这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血清钠水平≤120 mmol/L的患者其肝性脑病、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及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其肝性脑病、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及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这些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2.2 这些患者的病死率

血清钠水平≤120 mmol/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及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患者的病死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这些患者的病死率[n(%)]

3 讨论

从病理组织学角度来说,肝硬化的形成原因是患者发生广泛的肝细胞坏死,其残存的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结缔组织发生增生,形成纤维隔,导致其肝小叶的结构被破坏,从而形成假小叶,使肝脏逐渐变形、变硬[3]。血清钠的水平是指患者血清中钠离子的浓度。钠离子是人体细胞外液中数量最多的阳离子,能有效地帮助人体调节酸碱平衡、维持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和细胞生理功能、保持细胞外液的容量等。而水与钠离子的代谢平衡,是维持人体内环境稳定的主要条件之一[4]。

一般来说,人体血清钠的水平应大于135 mmol/L。若患者血清钠的水平小于135 mmol/L,则表示其可能发生了低钠血症[5]。低钠血症可分为轻度低钠血症、中度低钠血症及重度低钠血症。重度低钠血症是指患者血清钠的水平≤120 mmol/L。中度低钠血症是指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为121 mmol/L~130 mmol/L。轻度低钠血症是指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为131 mmol/L~135 mmol/L[6]。由于肝硬化患者需限制盐的摄入量,其对钠的吸收量减少,加之其需要排出大量的腹水,因此,其血清钠的水平会比较低[7]。肝硬化并发症是导致患者发生器官衰竭甚至死亡的直接原因。而低钠血症与肝硬化患者发生肝性脑病、肝肾综合征等并发症的有着密切的关系[8]。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血清钠水平≤120 mmol/L的患者其肝性脑病、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及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血清钠水平为121~130 mmol/L的患者其肝性脑病、低钾血症、自发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的发生率及病死率均明显高于血清钠水平为131~135 mmol/L的患者。

由此可知,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的水平越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及病死率越高。临床医师可将肝硬化患者血清钠的水平作为预测其预后的独立因素。在对此类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应随时监测其血清钠的水平,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对其进行治疗的方案。

猜你喜欢
低钠血症肝性脑病
轻微型肝性脑病的扩散张量成像研究
扩散张量成像MRI 在CO中毒后迟发脑病中的应用
瑞甘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研究
哈尔滨医药(2016年3期)2016-12-01 03:58:33
邯郸市中医院脑病科
河北中医(2016年12期)2016-03-08 06:04:54
醒脑静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肝性脑病的疗效观察
西南军医(2016年3期)2016-01-23 02:17:56
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诱因和预后分析
托伐普坦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钠血症的效果观察
IGF-1与缺血缺氧性脑病
西南军医(2015年1期)2015-01-22 09:08:31
颅脑损伤并发低钠血症42例临床护理
微量泵补钠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并稀释性低钠血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