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菊花
(德阳第五医院 四川 德阳 618000)
慢性阻塞性肺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简称慢阻肺,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慢性非传染性呼吸系统疾病。绝大部分慢阻肺患者会伴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1]。过去,临床上多对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但效果一般。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对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在进行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可取得很好的效果。为了进一步证实此疗法的有效性,我院对近年来收治的60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本次研究的对象为2013年1月~2015年6月期间我院呼吸内科收治的60例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COPD及Ⅱ型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并被确诊患有COPD和Ⅱ型呼吸衰竭。本次研究排除生命体征波动较大、无自主呼吸或自主呼吸较微弱及处于昏迷状态的患者。这些患者对参与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们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8例,女性患者12例,他们的年龄在60~8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1.6±6.4)岁。在研究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0例,女性患者10例,他们的年龄在60~8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1±6.5)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我院对这两组患者均使用祛痰药物、支气管扩张剂、抗生素、糖皮质激素进行扩张支气管、抗炎、纠正水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应治疗2~3天。在此基础上,我院对对照组患者进行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治疗,同时为其使用呼吸兴奋剂。对研究组患者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的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病情为其选择鼻面罩或者鼻罩,选择S/T通气模式。将初始的吸气压设置为10~12 cmH2O,此后可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程度逐渐增加吸气压至16~20 cmH2O,并根据其血气分析指标进行适当调整。将呼气压设置为0~4 cmH2O。将氧流量设置为2~5 L/分钟,将潮气量设置为10~15 ml/kg,将通气时间设置为3~8小时/次,为患者进行通气治疗1~3次/d。
治疗结束后,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PaCO2、pH值及PaO2。
我们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本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当P<0.05时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得到明显改善,且未出现任何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因病情加重改行气管插管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经治疗,研究组患者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H值及PaO2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60例)
表1 两组患者血气分析指标的比较( ,60例)
组别 PaCO2(mmHg) PaO2(mmHg)pH研究组 49.2±6.3 68.7±11.2 7.36±0.04对照组 56.6±5.7 65.1±10.9 7.30±0.06
COPD是临床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此病具有病程长、病情易反复发作的特点。随着患者病情的加重,其气道阻力会不断升高,使其易出现呼吸肌疲劳,进而导致期发生二氧化碳排出障碍,其体内的PaCO2升高和PaO2降低,甚至可使其合并呼吸衰竭。进行通气治疗是对合并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进行治疗的主要方法。传统的机械通气方式需将患者的气管切开进行插管,此疗法属于有创性操作,易导致较多的并发症,不易被患者接受。临床研究表明,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通气治疗可以降低气管插管率50%~60%,并可有效地降低死亡率40%~50%[2]。
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是一种无创、非入侵性的通气治疗方式。此疗法操作便捷、安全舒适,可随时上机或撤机,避免了患者因进行气管插管而导致呼吸道黏膜受损或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3]。同时,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可使患者的声门维持自然状态,从而避免其声门被动开放而造成误吸,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仍可自主咳痰和进食,有利于促进其病情康复。使用BiPAP呼吸机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便于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并进行呼吸控制,有效地降低呼吸机对其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同时,BiPAP呼吸机具有针对漏气的强效补偿机制,可获得良好的人机关系,最大限度地降低发生人机对抗的风险,减少患者的呼气阻力并预防其气道阻塞[4]。本次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其pH及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结果与刘杰远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5]。
综上所述,对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COPD患者进行双水平气道内正压通气治疗的临床效果显著,可以有效地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