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 颖
(湖南省湘西自治州人民医院药剂科 湖南 湘西 416000)
吴茱萸是临床上常用的中药材,其主要的基源生药为植物吴茱萸及疏毛吴茱萸干燥成熟的果实。此药具有散寒止痛、助阴止泻等功效,可用于治疗呕吐吞酸、脘腹胀痛、高血压等病症。很多文献指出,疏毛吴茱萸的果实中富含某些挥发油。但是,目前临床上仍缺少对疏毛吴茱萸果实中挥发油成分的报道。在本文中,我们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的主要成分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合分析,现将分析的情况报告如下。
本实验所用的材料为2014年11月份采自广西的白色疏毛吴茱萸果实,经专家鉴定和检测确定其为疏毛吴茱萸干燥成熟的果实。
本实验所用的仪器为美国finnigan公司生产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其色谱柱为DB-5石英毛细管色谱柱(其规格为30m*0.25mm*0.25μm),其程序升温的设定为40摄氏度至280摄氏度之间(温度每分钟增加3摄氏度),其载气为高纯度的氮气,其气流量的设定为每分钟1.0μL,其样本的进入量为0.2μL,其分流比的设定为40比1,其离子源为EI,其离子源的温度为200摄氏度,其加速电压为200eV,其扫描质量的范围为400~500amu。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内附录XD中介绍的方法提取疏毛吴茱萸果实中的挥发油:将100克疏毛吴茱萸果实的粉末放入水蒸气蒸馏器中蒸馏12个小时,收集蒸馏液,加入氯化钠中搅拌至液体饱和,再用无水乙醚萃取三次,获得蒸馏液。用无水的硫酸钠对蒸馏液进行干燥处理,得到黄色的油状物(出油率为0.2%左右)。用Xcalibur软件的NIST标准质谱图库进行检索,并结合使用大量相关文献中的人工谱图进行解析,确认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所含化合物的种类。在Xcalibur软件的数据处理系统中,使用锋面积归一法计算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各种化合物所占的百分比。
在本实验所得气相色谱图的保留时间(79.98分钟)内共检测出195个峰,其中41个峰得到认定,主要峰名、相关化合物及其含量见表1。本实验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的化合物共认定41种。在疏毛吴茱萸果实的挥发油中,这些化合物所占的比例约为72.02%。这些化合物的种类主要为单萜烃类化合物、单萜醇类化合物、倍半萜烯类化合物和酯类化合物。在这些化合物中,含量最多的五种化合物分别为β-榄香烯、石竹烯氧化物、α-杜松油醇、地匙菌烯醇及芳樟醇,其在疏毛吴茱萸果实中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0.3%、8.07%、7.13%、4.66%、3.58%。
表1 对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中化合物的分析
吴茱萸作为一种重要的中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此药含有多种化学成分,其药理作用较为复杂,对呕吐、腹泻、高血压等疾病均有一定的疗效。有学者采用离体家兔肠对吴茱萸挥发油的药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发现,吴茱萸的挥发油具有抑制乙酰胆碱导致的肠收缩、改善组胺所致肠收缩等作用。有报道称,在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所含的化合物中,萜类化合物的占比最高。萜类化合物中的石竹烯、β-榄香烯、芳樟醇、香叶醇均有很好的镇静、平喘、抗肿瘤等作用,β-榄香烯还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
本次实验的结果显示,在疏毛吴茱萸果实挥发油所含的化合物中,占比最高的五种化合物分别为β-榄香烯、石竹烯氧化物、α-杜松油醇、地匙菌烯醇及芳樟醇。通过对疏毛吴茱萸果实的挥发油进行相关的测定和分析,本实验认定了该挥发油中所含的大部分化合物及其所占的比例,可为进一步开发和利用疏毛吴茱萸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