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 敏 单亚菲 王梦瑶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关系研究
邢 敏 单亚菲 王梦瑶
以291名小学三、四、五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父母教养方式和儿童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父母教养方式在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维度上,男女差异显著;自我意识在焦虑和合群维度男女差异显著;除父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母亲偏爱被试三个维度,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之间相关显著,对儿童自我意识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父母教养方式 儿童自我意识 小学高年级学生
布洛芬布伦纳环境学说认为父母教养环境及身边生活环境对儿童发展的影响,表明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影响深远。本文着重探讨父母教养方式的各个维度与儿童自我意识的关系。
(一)被试
随机选取小学三、四、五年级的学生参与调查,发放问卷350份,回收330份,回收率为94.29%,剔除无效问卷后,剩余291份,有效率为88.18%。其中男生121人,女生170;三年级71人,四年级132人,五年级88人。
(二)测量工具
(1)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由C.Perris等1980年编制的父母教养方式量表。该量表包括父亲与母亲两个分量表,其中父亲教养方式包括六个维度,母亲教养方式包括五个维度。量表的信度为0.642。
(2)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美国心理学家Piers及Harris于1969年编制、1974年修订,主要用于评价儿童自我意识。该量表在国外应用较为广泛,信度与效度较好。信度为0.603。
(一)主要变量情况分析
(1)父母教养方式的基本情况。数据分析显示,父亲教养方式六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为温暖理解。母亲教养方式得分最高的为情感温暖和过分干涉。分析发现父亲惩罚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t=2.421,p<0.05);母亲拒绝否认上男生明显高于女生(t=2.088,p<0.05),其余维度男女差异不显著。
表1 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
(2)自我意识发展特点。小学高年级儿童的自我意识总分均值为57.19,与全国常模相比处于中等水平。焦虑和合群性两个维度男女儿童存在差异。男生比女生更焦虑(t=2.523,p<0.05);女生比男生更合群(t=2.754, p<0.01)。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
父亲的教养方式与儿童自我意识相关分析发现(表3),除偏爱被试和过度保护维度外,其余维度与自我意识总分相关均显著。
注: *p<0.05,**p<0.01, ***p<0.001。
(一)父母教养方式及自我意识的基本情况
父母家庭教养方式仅在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两个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在父亲惩罚严厉和母亲拒绝否认两个方面,男生的均值都要明显大于女生。
自我意识总分方面男女差异不显著,但焦虑、合群两个维度,男女差异显著。其中,男生焦虑均值要远高于女生。合群维度上,女生均值明显高于男生。自我意识总分、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躯体外貌属性、合群方面,女生均值高于男生,符合这一阶段发展特点。
(二)父母教养方式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
父亲偏爱被试、父亲过度保护和母亲偏爱被试这三个与儿童自我意识总分相关不显著,在其他方面相关显著。其中,父亲温暖理解、母亲情感温暖这两个维度和儿童自我意识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其余六个维度与自我意识总分呈负相关。
[1]毕姝容.父母教养方式对初中生自我意识的影响[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1,01(27):21~23.
[2]黄珂,邹海瑞.小学生自我意识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0,23(08):61~64.
(作者单位:信阳师范学院)
本文系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课题(JYB2015237),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15-QN-361)。
邢敏,男,信阳师范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社会心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单亚菲,王梦瑶,女,信阳师范学院,在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