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研究

2016-12-01 01:09:51邵益民周巨亮程湛之
现代农机 2016年1期
关键词:农机化十三五农业机械

邵益民 周巨亮 程湛之

江山市“十三五”农业机械化发展思路研究

邵益民 周巨亮 程湛之

“十二五”期间,浙江省江山市围绕建设现代农业这一主线,持续加大对发展农业机械化的投入,全市农业机械化事业有了长足发展,对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村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并为“十三五”农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十二五”农机化

1.1 发展成效

(1)全市农机总量稳定增长。2014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40.22万kW,农机原值达到5.28亿元。与此同时,农机装备结构不断优化,一批科技含量较高的先进适用农机装备得到较大发展。 2014年全市拥有大中型拖拉机124台,水稻插秧机121台,谷物联合收割机272台,油菜收割机(含割台)25台,机动喷雾机3 173台,排灌机械28 705台,粮食烘干机53台,农产品初加工机械8 312台,茶叶生产加工机械1 265台,各类畜禽养殖机械2 203台,水产养殖机械666台,农产品冷藏保鲜库32 261 m3,各类设施大棚面积达52.61万m2。

(2)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粮食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为66.9%,其中水稻生产机耕率达95%,机收率达64%,机插率30%;茶叶生产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率达40%,加工环节机械化率达90%;食用菌生产拌料、装袋、灭菌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率超过70%;烘干机械化取得了较快发展,全市粮食机械批次烘干能力由“十一五”的100 t提高到现在的502 t。

(3)农机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十二五”期间,新培育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35个、农机化示范乡镇3个、农机科技示范户100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2个。

1.2 主要举措

(1)努力培育一批农机新型服务主体,社会化服务稳步推进。“十二五”以来,农机管理部门积极贯彻《农业部关于加快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加快了农机新型服务主体的培育,着力培育了一批具有一定规模、机制灵活、服务能力强的农机专业服务组织。全市农机作业服务组织由2008年的15家增加到2014年的50家,在机耕、栽植、植保、收获等作业环节开展社会化服务,并取得显著效益。2014年农机服务组织作业面积1.15万hm2,服务农户1.62万户;另一方面,积极培育农田作业市场,引导农机大户、农机作业服务组织进行社会化服务,2014年全市农机田间作业收入达6 659.58万元。各种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使千家万户小生产与农机服务大市场实现了有效对接,有效推进了江山市农机服务社会化。

(2)加大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步伐,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以水稻机械化育插秧、粮食机械化烘干、油菜机械化收获为粮油生产机械化主推技术,以农业设施、食用菌种植和畜牧养殖、茶叶生产重点环节机械化为主导特色产业机械化主推技术,加大示范服务,着力提升全市农业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水平。一是示范引导。通过组织种粮大户、农机(粮食)合作社代表召开机械化作业现场演示会,加大了农机化新机具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二是强化服务。农机技术人员进村入户,了解农民和农机主体的需求,提供技术咨询服务,着力帮助解决在生产中遇到的问题。开展了生猪养殖自动喂料、农产品储藏保鲜设施建设的技术指导。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积极开展水稻育秧中心、谷物烘干中心、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建设及农机化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工作。目前全市已有各种规模育秧中心(基地、点)28个,其中玻璃温室育秧设施5个,面积1 547 m2,育秧炼苗钢架大棚设施6 100 m2;全市拥有烘干中心16个,批次烘干能力达502 t。四是切实抓好农机化项目建设。“十二五”以来,全市共实施各类农机化项目28个,建成省级农机化示范基地5个、江山市农机化示范基地18个,新建完成农机化服务中心2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2个。

(3)认真组织实施,规范落实农机化扶持政策。按照上级关于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要求,以绩效评价为目标,突出农业机械购置补贴重点,精心部署,加强监管,确保各项政策规范、快速和公平、公开、公正落实。一是实施阳光操作。对补贴对象、范围、标准、操作程序及管理规定等进行了规范,在农机补贴办理窗口公开补贴目录、补贴标准、实施文件、操作程序、补贴对象等相关内容,并在市农业信息网站上开设农机购置补贴专栏同步公开。二是认真部署。组织各乡镇分管领导、农机员收看视频会议,专题召开了全市农机员会议及相关座谈会,解读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研究解决实施小额补贴乡镇审批后的有关问题。三是落实责任。与各乡镇(街道)农机站及农机经销商签订购机补贴责任书,落实相关职责。加强经销管理,制定了经销商例会制度和经销档案管理制度,组织业务培训和专题会议,重点开展警示教育,着力提升经销商业务水平、规范经营意识和法律意识。四是大力宣传。通过电视、网络、报刊等新闻媒体和技术培训班,以及下乡咨询、“五送”等活动,开展购机补贴政策、报废补贴政策的宣传、咨询等,做到村村张贴,确保补贴政策不折不扣落实到位,真正使农民得实惠。五是加强监管。明确核实监管制度,通过入户调查或电话核实方式逐台核对补贴机具信息。

(4)拓展农机培训领域,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围绕提高广大农机从业人员业务技能和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建设,市农机部门充分利用各种有利资源和优势,大胆创新、主动实践,通过开展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素质教育和技能培训,提高了农机从业人员操作技能、服务理念和安全意识。农机管理部门每年结合农机阳光工程培训项目,在开展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喷雾机、微耕机等农机安全操作和农机维修技术培训的同时,还进行农机维修高级技能人才的培养。“十二五”以来,全市进行了28次培训,共培训农机技术和农机操作人员2 600多人。

(5)农机规范化建设稳步推进,安全监管成效显著。农机管理部门结合本市农机工作特点,紧紧围绕“安全生产责任重于泰山”这一主题,以平安农机建设为导向和载体,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有关安全生产工作精神,通过制定农机安全生产目标,抓好农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源头管理、执法检查和基础设施建设,严格执行拖拉机上牌发证、考试制度和拖拉机安全技术状态的检验制度,全市农机监管规范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有效预防和减少了农机事故发生,全市农机事故死亡人数均在上级下达的控制指标内,有力地保障了农业安全生产。

(6)建成了农机信息化网络,管理服务能力明显提升。近年来,江山市农机管理部门把信息化作为转变农机部门指导农业、服务农民方式的重要手段。一方面,以市农机管理总站为基础,依托全市各乡(镇、街道)农机管理服务站,建立了一支组成结构较为全面的农机信息员队伍;另一方面,利用浙江农机化信息网和农民信箱农机信息平台,为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提供农机政策法规、生产作业、维修培训、安全宣教等形式多样的信息服务。

2 “十三五”建设思路

2.1 发展目标

(1)到2020年,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和农机原值预期分别达到48万kW与6.30亿元,主要粮食作物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在75%以上,其中耕作机械化水平95%、收获机械化水平80%、种植机械化水平50%;全市粮食机械化批次烘干能力提高到1 200 t以上,规模生产的粮食基本实现机械化烘干;茶叶生产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达50%,加工环节机械化水平达90%;食用菌生产拌料、装袋、灭菌等主要作业环节机械化水平超过80%;农副产品冷藏保鲜、产后加工等机械化水平达到50%,大田蔬菜种植中耕整机械化水平达到80%。

(2)健全农机服务体系,培育示范性农机专业合作社50个,建设5个农机化示范乡镇、2个以上农机化服务中心、3个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发展200个农机科技示范户、5个省级农业优势产业机械化示范基地。

2.2 实施途径

(1)实施农业机械化科技示范工程。加强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和推广,开展农业机械化示范乡镇、示范基地建设,依托种粮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等,加快先进适用农业机械装备和技术的示范、推广应用。加强农机与农艺的配合,促进工程技术与生物技术的有机结合,重点引进推广适应新型农作制度、农业产业多样化要求的机械装备。

(2)实施农机社会化服务工程。推进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千家万户享受科技文明成果和机械化的便利,满足广大农民发展、使用农业机械化的需求。一是加快农业机械化服务主体的培育,继续大力发展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二是加强农机维修网络建设,重点扶持建设3个设备齐全、专业化程度高、维修能力强的区域性农机维修中心,解决农业机械的使用维修问题。三是加强农机化信息服务,提高服务手段,拓展服务内容,提供从农机化政策法规到产品信息、农机作业、维修培训、安全宣传等信息服务。丰富信息服务形式,充分发挥农民信箱农机平台的信息服务功能,不断创新推出各种农民容易学习接受的服务方式,如农机化服务园地、信息服务直通车等方式。

(3)实施农机技术培训工程。充分利用现有农机化培训教育基地,一是对乡镇农机推广人员的技术培训,加快知识更新,使其能胜任农机新技术、新机具推广的需要;二是对农机操作人员的技能培训,培养一支懂技术、会操作、能传授技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农机化技能人才队伍;三是对农机维修技术人员的培训,以适应高科技、高性能农业机械发展的需要。

2.3 保障措施

(1)落实责任,进一步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争取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切实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工作的领导,全面规划、协调和指导农业机械化发展工作。乡镇、街道应把发展农业机械化纳入区域农村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实行主要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各项政策,按照各自职责,明确责任,狠抓落实,切实做好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指导、服务和管理工作。

(2)加快农业机械化队伍的正规化建设,为发展提供组织保证。依据农业机械化的法律法规,从思想道德、工作作风、管理队伍、行政执法等规范化建设入手,全面提升依法管理水平,依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大力培养既精通农业工程技术、又懂得农业生物技术的农业机械化中高级实用人才。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农机推广体系,明确职能、理顺体制、稳定队伍、增加投入、充实一线、创新机制,构建充满活力的多元化新型农机化技术推广体系,为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提供公益性农业机械化技术示范、推广、培训等服务。

(3)多渠道加大资金投入,构建发展农业机械化经济保障体系。积极向国家、省争取购机补贴专项资金、农机项目资金,扶持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先进适用农业机械;通过向农民发放农业生产“农机作业补贴”,提高农民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建立先进农机装备引进专项资金、大中型农业机械报废更新专项资金、农业机械化示范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平安农机”建设专项资金,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投资经营农业机械,构建以农民投入为主体、工商资本投入为补充、政府投入为导向的多元化投入体系。

(4)强化“平安农机”建设,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一是加强农机监管的法制化和制度化建设。按照《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浙江省农业机械化促进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加快推进“平安农机”建设和农机监理规范化建设。二是强化农机安全源头管理,抓好农机安全生产。通过严把拖拉机驾驶资格准入关,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登记、检验及其驾驶人考试、发证关,提高农业机械技术和驾驶员操作水平。三是加大 “平安农机”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在加强农机监理装备建设、强化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手段的基础上,加强宣传教育与培训,提高农机执法人员的执法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以及农业机械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保障农业机械作业安全。

作者信息:江山市农业机械管理总站,324100,浙江

猜你喜欢
农机化十三五农业机械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3期)2019-11-05 06:46:42
宜宾市农业机械研究所
《贵州农机化》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9年1期)2019-05-21 07:34:46
《贵州农机化》2018年征稿启事
贵州农机化(2018年2期)2018-08-28 07:47:20
农业机械自动化在现代农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
工业设计(2016年7期)2016-05-04 04:02:20
电子信息技术在农业机械中的应用
工业设计(2016年4期)2016-05-04 04:00:25
《山东农机化》2015年要目
山东农机化(2015年6期)2015-01-03 08:09:47
加强农业机械管理与维护保养
河南科技(2014年1期)2014-02-27 14: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