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大棚大樱桃果以时令性强、色泽艳丽、品质优良,营养丰富,价值高深受消费者所青睐。安丘市石埠子镇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是发展大棚大樱桃的最适产区之一,我们选择在安丘市石埠子镇大棚大樱桃基地进行了6年的观察和栽培试验,大樱桃在大棚内生长良好,并针对座果率低、个头小、裂果等问题,提出了传统措施外的改进方法。
关键词:大棚大樱桃;座果率;裂果;改进方法
大樱桃属蔷薇科樱桃属落叶乔木,成熟期早,成熟时颜色鲜艳,玲珑剔透,味美形娇,营养丰富,兼具保健功能,有“春果第一枝”、“含桃”等别称[1]。大樱桃在大棚内栽植生长周期缩短,生长环境相对稳定,上市早、经济效益好,大棚内栽植大樱桃栽植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成为大樱桃发展的重要途径[2]。随着大棚大樱桃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由于栽培模式的改变,大樱桃的管理中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根据在山东省安丘市石埠子镇大棚大樱桃基地进行了6年的观察和栽培试验,在大棚大樱桃的生产管理中主要存在座果率低、个头小、裂果等问题,影响了樱桃的产量和质量。下面结合大棚试验,提出改进方法,以期为大棚大樱桃花果的日常管理提供参考。
1 座果率低的改进方法
采取传统的配置授粉树[2],花前、花期、花后喷施0.3%硼砂+0.3%尿素等方法提高座果率外[1],笔者试验发现,在盛花期喷施5—8mg/L赤霉素,谢花期到幼果期喷施8—12mg/L赤霉素(生长势弱的树体不喷或喷施下限;生长势强的树体喷施上限),可明显提高座果率。大棚内喷施赤霉素浓度高于王瑞荫在大田大樱桃喷施浓度[3]。座果率提高后,要合理疏果,同时加强肥水管理,以满足营养供应。在花期管理中,还需注意夜间保温和高温控制,始花期温度要求不严格,以不超过28℃为宜,盛花期以25℃左右为宜,盛花期到幼果期不超过23℃为宜。
2 果实太小的改进方法
由于对座果率过高控制不好、土壤肥力过低、土层浅薄以及树势衰弱等原因,有时果实个头过小。在日常管理中,可以参照红灯大樱桃疏除花芽花蕾的做法控制合适的座果率[4],同时,还要注意不同时期追施不同的复合肥,具体用量根据不同的复合肥用量确定。座果初期,可以追施高氮为主的复合肥(如尿素每株成树0.75kg左右),以促进果实的发育;在硬核期,增施钾元素或者高氮高钾复合肥以促进种子的成熟度(如硫酸钾每株1.2kg);在膨果期到上色前,冲施速效性三元复合肥,以保证果实的膨大和耐运程度提高商品价值。在果期管理中,要注意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协调以及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的矛盾,合理控旺,包括剪除背上枝、过密枝、徒长枝、病虫枝等无用枝。
3 裂果的解决方法
因为墒情的不均匀和缺素等,大棚大樱桃容易出现裂果。在生产管理上,采取在硬核后、膨果期直到上色期,保证土壤含水量的均衡,严禁大旱大涝。有条件的种植户建议使用滴灌和施肥器来补充肥水。同时叶面喷施或根外追施以氨基酸钙、螯合钙为主的水溶性强的复合肥料。在喷施时一定要考虑钙元素移动性差的因素,尽量喷施在果面上。
观察和试验表明,大樱桃在大棚内栽培生长良好,但管理还存在座果率低、个头小、裂果等问题。建议在大棚大樱桃花果管理中,不同时期喷施对应浓度的赤霉素,在果实成长过程中施以不同的复合肥,在生产管理中通过调整土壤中各元素含量比例,以求解决质量和产量问题,增加果农收入。
参考文献:
[1] 周淑香,杜兴臣.北方大樱桃塑料大棚栽培技术[J].中国园艺文摘,2013,29(5):193-222.
[2] 郭希芹, 曲常迅, 郭九五,等.大樱桃保护地高效栽培技术[J].落叶果树,2010,42(3):54-55.
[3] 王瑞荫. 花期喷施赤霉素可提高大樱桃座果率[J].烟台果树,1994,15(1):50.
[4] 李耕.红灯大樱桃小叶小果现象的防治[J].现代种业,2004,8(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