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效应及传播路径分析
——以新疆玛纳斯县域及周边团场为例

2016-11-21 07:10:30祝宏辉穆焕焕
关键词:玛纳斯县团场兵团

祝宏辉,穆焕焕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效应及传播路径分析
——以新疆玛纳斯县域及周边团场为例

祝宏辉,穆焕焕

(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 石河子 832003)

该文简要分析兵团农业发展,验证兵团农业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先进性且存在示范基础;以新疆玛纳斯县域及周边团场为例,分析兵团农业生产力对县域内各乡镇农业生产发展存在的示范效应,发现团场与地方乡镇距离越近、生产能力势差越大、团场与地方乡镇在该领域内合作越深,示范效应越明显。这种示范效应可具体分为地理势差效应和社会沟通效应。该示范效应的传播路径是以县域内团场为示范源,通过兵地合作、现场观摩学习、参与地方农业推广项目、冬季交流培训等渠道向地方农户传播。

兵团;农业生产力;示范效应;传播路径

URI:http://www.cnki.net/kcms/detail/65.1210.C.20161019.0145.036.html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及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视察时的重要讲话中提出,在新形势下要发挥好兵团特殊作用,使兵团成为安边固疆的稳定器、凝聚各族群众的大熔炉、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示范区。众所周知,兵团农业生产模式与技术走在国内农业现代化前列,农业现代化同样也是兵团国国民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内容,兵团“三化建设”等宏观经济战略目标均涉及农业现代化和农业先进生产力的发挥。在逐步实现自身农业现代化的同时,充分发挥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的示范,对于带动地方农业生产力提升,形成兵地农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众多学者对农业生产率等进行了研究,如速水佑次郎和弗农·拉坦(1971)、林毅夫(1990)、孟令杰(2000)、郝水平(2006)、全炯振(2009)、张乐(2013)等。林政(2006)指出,我国先进农业生产力表现为农业物流迅速扩大、信息传播快速、现代管理理念与先进技术的推广、配套完备的农产品市场体系等[1]15-20。示范效应理论源于经济学理论中的消费理论。Duesenberrv(1949)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不仅受其自身收入的制约,还要受到周围群体消费方式和消费水平的影响。马杰(2001)认为,示范效应是人们通过范例的学习,模仿掌握范式,并沉淀成人们的经验、观念、思维方式和本能,进而可以改变行为的过程[2]28-29。关于技术传播路径的研究,学者大多从时间角度出发。代表传播论的Rogers(1983)认为,技术创新扩散是在一定的时间内,技术创新通过某种渠道在社会系统成员中进行传播的过程;Mansfield(1961)提出的“S形模型”,即随时间的变化,新技术采用者的数目或比例呈S形[3]76-80。目前,示范效应方面的研究已有很多,但农业领域的示范研究大多集中在示范区的建设和评价以及示范区农业新技术的扩散,而关于农业方面的示范效应空间传播路径和机理方面的研究较少。探索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效应的影响因素,以及兵团对地方农业示范的具体传播路径,对提高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的示范效应,加快先进技术的传播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图1兵团、新疆地方与全国棉花生产能力对比图

二、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及示范效应的体现

兵团在地理上嵌入整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其先进的农业生产力对周边乃至新疆和全国的农业发展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整个兵团的农业示范和推广工作对新疆地方农业的发展效果明显。首先,兵团与新疆地方秉持共同维护边疆的责任融合发展,在各方面建立合作往来关系,为兵团示范工作提供现实基础;其次,国家领导对兵团示范作用的重视为兵团示范工作的进行指明方向;再次,兵团积蓄60年发展,其特殊体制、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先进科技等生产力优势,以及科技集成、农业机械化突出的特征,为农业示范工作奠定了技术条件。

兵团农业的优势可以带动周边地方农业的发展,成为新疆发展的增长点。由于兵团特殊体制,有着大企业、大集团统一管理的特征,促使其农业生产实现规模化。其机械化除草面积达总耕地面积90%,机械施肥面积达75%,机械收割面积达80%,农业机械化发展迅速,农业新技术如农作物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精量播种、病虫害综合防治、化学脱叶等农业综合生产集成配套技术,在国内具有较高的农业生产效率。兵团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增强,促使新疆地方积极与兵团合作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与先进的农业生产管理模式,以提高自身农业生产水平。例如,兵团和新疆地方都大面积种植棉花,而兵团有着明显的先进性,如图1所示。兵团棉花单产明显高于新疆地方以及全国平均水平。兵团按照“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促进”的原则,从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与新疆地方开展多层次、全方位合作,在发挥农业技术优势的同时,带动新疆地方实现棉花品种、播种技术、节水技术、田间管理及机械采收的统一管理。兵团14个师与新疆地方对应建立兵地干部互派互挂、相互学习、相互走访机制,新疆地方与兵团高校间建立了产学研协作关系,兵地融合、协调发展也成为新疆地区发展的必然趋势。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进一步推动了兵地经济、文化、社会、干部人才、维稳等方面的融合,使兵团与地方的合作交流更加深入,也促进了兵团农业对地方农业的示范与带动。

三、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效应分析——以玛纳斯县域为例

玛纳斯县隶属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昌吉回族自治州,有乌鲁木齐“西大门”之称。玛纳斯县辖14个乡镇场站,玛纳斯县域内有兵团第六师新湖农场和第八师一四七团、一四八团、一四九团、一五〇团,县东部有第六师芳草湖农场,西部有第八师石河子总场和一四三团。县域周边团场与县政府多次合作,利用“科技之冬”“科普宣传周”“科技大集”等平台,开展农业新政策、新思路、新理念知识培训,以及节水灌溉、机采棉、机采番茄等先进实用技术培训;通过举办采棉机驾驶员培训班、机采棉脱叶技术培训班、机采棉模块储运机械展示会等活动,为新疆地方推广机采棉打下坚实基础;团场与乡镇政府推广站合作,通过组织地方农户到团场观摩、地方技术骨干人员到兵团培训、安排团场技术骨干赴地方农村驻点帮扶等方式,带动地方农业生产力进步。

(一)县域周边团场辐射地方村镇农业生产力提升的示范效应

本文选取玛纳斯县域周边的6个团场和玛纳斯县11个乡镇进行比较,以棉花生产技术为例。从石河子统计年鉴和玛纳斯统计年鉴统计2006—2014年9年间6个团场和11个乡镇棉花单产数据,可以看出,团场棉花种植生产能力有明显优势,6个团场从2008年开始,棉花每公顷产量均在2 250kg以上,而玛纳斯县多数乡镇棉花单产则在2 250kg以下。其中,六户地镇、北五岔镇、乐土驿镇棉花单产又高于县内其他乡镇。塔西河乡和旱卡子滩乡棉花单产增加更是显著,其他乡镇棉花单产增长比较稳定(见表1)。调查发现,兵团团场种棉优势在于规模化的种植和先进的技术,其中以膜下滴灌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提高了棉花生产效率,机采棉技术的广泛应用则节约了人工成本。

表1 玛纳斯县域周边6个团场与10个乡镇棉花单产对比表单位:kg/公顷

调查分析表明,21世纪初玛纳斯县开始接触滴灌技术,于2007年起推广以兵团膜下滴灌技术为主的高效节水技术,当年节水灌溉棉田0.54万公顷;2008年效仿兵团团场在村镇开展26个示范基地,推广0.07万公顷机采棉,节水滴灌1.3万公顷;2009年推广机采棉0.52万公顷,节水滴灌2.7万公顷。2010年,玛纳斯县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滴灌技术和机采种植技术,全县节水灌溉3.9万公顷、机采棉1.2万公顷。2011年建成2万公顷标准化、规范化优质高效现代农业示范区,辐射带动3.3万公顷耕地集成应用高新技术,新增高效节水面积7 000公顷。2012年高效节水面积达4.22万公顷,重点在乐土驿镇、包家店镇打造标准化、规范化现代农业高效节水示范区,辐射全县10个现代农业示范区的建设,涉及全县5.33万公顷耕地。到2013年,节水滴灌完成4.8万公顷,其中棉花3.47万公顷。380公顷棉田试验示范自动化信息管理技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和良种良法配套,全县推广机采棉种植模式2.9万公顷,有4个乡镇实现整乡镇推进,40个村整村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玛纳斯县各乡镇对兵团农业先进节水技术的采纳、应用、推广趋势趋近“S形”曲线①本部分数据来源于玛纳斯统计年鉴。。

玛纳斯县各乡镇对兵团农业新技术和种植模式的学习推广,使其棉花单产有明显提升趋势。如乐土驿镇高效节水机采棉示范区每公顷产皮棉2 418kg,六户地镇高效节水机采棉示范区陈家渠村每公顷产皮棉2 612kg,三岔坪村每公顷产皮棉2 320kg,整建制推进示范镇——北五岔全镇棉花每公顷产皮棉2 286kg。包家店镇更是在2012年整镇推进标准化、现代化农业建设后,其棉花单产提升47.5%,各乡镇与兵团团场棉花单产在不断缩小差距。兵团团场农业先进生产力存在显著示范效应,带动了玛纳斯县乡、镇农业发展。

(二)县域内团场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效应评价

农业先进生产力的示范效应是由其外部性所决定的,效应表现为接受者的生产能力提高。查阅玛纳斯县统计年鉴,其从2007年开始推广兵团先进技术与生产管理模式,笔者则以2006年为基期,2014年为当期,分析其间县域内团场对各乡镇农业生产能力示范效应影响。

参考刘秉镰与余永泽对技术外溢的分解研究,他们提出“技术势能”假说,实证分析出技术势能对技术外溢效应有显著影响[4]15。李慧珍在研究邻近技术扩散的效应时,发现技术扩散与地理距离呈正相关,提高合作交流可以提高邻近技术扩散效应的综合水平[5]。本文从地理距离、基期生产能力、当期生产能力、示范推广程度、生产能力提高程度五个维度考察兵团团场对玛纳斯县各乡镇的示范效应水平。其中,地理距离D按乡镇与最近团场的距离计算,单位为千米;生产能力X,以兵团与地方都大面积种植的棉花生产能力为核算标准,单位为千克/公顷,数据来源于玛纳斯县统计年鉴;示范推广程度L,按高效节水灌溉推广面积占耕地面积比重计算,数据来源于玛纳斯县农业局;各乡镇农业生产力的提高程度L,即当期比基期增长比例。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兵团团场农业先进生产力对玛纳斯县各乡镇示范效应评价指标

分析后可知,玛纳斯县域内多数乡镇农业生产能力有所提高,但仍有较大差距。从棉花生产能力提高程度分析,北五岔镇、旱卡子滩乡、塔西河乡、六户地镇、玛纳斯镇、乐土驿镇的棉花生产力提升程度分别为19.23%、18.37%、16.36%、10%、6.98%、6.77%,为提高程度相对明显的6个乡镇。从地理距离因素看,六户地镇、北五岔镇与团场距离最近,且示范效应相对显著;从基期生产能力因素观察,塔西河乡与旱卡子滩乡最低,即与兵团团场生产能力势差最大,示范效应相对显著;从推广程度看,北五岔镇、六户地镇、塔西河乡的推广合作程度较高,示范效应相对显著。玛纳斯县域内兵团团场农业先进生产力对县域内6个乡镇有更明显的示范效应,且存在着团场与地方乡镇距离越近、生产能力势差相差越大,团场与地方乡镇在该领域内合作越深,示范效应越明显的特征。

四、兵团农业生产力示范效应传播路径分析

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以团场为示范源,通过一定的传播渠道,向新疆地方农户示范传播。农业新技术的传播过程会受到自然、社会、市场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农户由于自身文化、心理、经营条件等的不同,其在面对新技术时作出不同反应,新技术的传播在空间上的表现形式可能复杂多样,很多时候表现为多种形式的组合[6]42-44。本研究总结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在地理上自近及远传播,如团场邻近乡镇农户到团场参观;也可以跳过地域通过社会关系网传播,如兵团与新疆地方通过合作项目实现信息技术的交流。

(一)地理“势差”途径

表1说明兵团团场与玛纳斯县各乡镇在农业生产力水平上存在一定的“势差”,又由于地理距离的影响,兵团团场农业先进生产力由近及远向周边乡镇辐射,例如农户到邻近团场现场观摩学习等。六户地镇与北五岔镇的实例证实地理距离是示范效应重要影响因素,旱卡子乡的实例说明势差相差越大,示范带动作用越明显,即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经地理势差途径向地方传播。地理势差传播途径的优点在于,不依附于大量财力建立的自然示范途径,其中地理邻近促进信息自由双向流动,邻近农户可更早地直接接触并学习兵团农业先进技术与管理模式,势差的原因促使处在低势的乡镇有更强烈的意愿学习先进的技术。缺点在于传播的内容通常为一般的资源与信息,信息的准确度和完整度水平不等,且对核心的信息和技术涉及较少;另外,由于地理环境差异会造成部分先进的生产力并不适用,进而造成损失。

(二)兵地“关系”途径

兵团团场通过与乡镇政府建立合作,跳过地理势差因素,经合作关系途径对地方乡镇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参与地方农业推广项目。北五岔镇、六户地镇、广东地乡、包家店镇、塔西河乡的实例说明,兵团团场与地方乡镇合作推广交流程度越深,对地方农业示范带动作用越明显,即兵团先进生产力通过兵地合作往来关系的途径,由关系紧密区域向关系疏松区域农户传播。该类型传播途径的优点在于破除地理距离限制,且传播的信息准确度高、完整度高,涉及特殊的信息和资源合作可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该类型传播路径缺点在于示范传播的覆盖面小,传播效果依附于兵团团场与地方政府人力、财力的投入。

五、结论与建议

(一)主要结论

通过对比兵团与新疆地方和全国棉花生产水平,证实兵团农业生产力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具体表现在兵团农业管理体制、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管理、现代化农业技术等方面;玛纳斯县域内及周边的兵团团场对该县各乡镇农业生产存在显著示范效应,且示范效应在县域各个乡镇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兵团团场与乡镇距离越近、生产能力势差越大、合作程度越深,则示范效应越明显,这种示范效应又可具体分为地理势差效应和社会沟通效应;兵团先进农业生产力的传播路径是以县域内团场为示范源,通过现场观摩学习、兵地合作、参与地方农业推广项目、冬季交流培训等形式向地方农户传播。

(二)对策建议

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对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至关重要。兵团应在不断提升自身生产力水平的同时,充分发挥其先进农业生产力的示范效应,带动全疆农业生产技术进步,措施如下:

1.加强对地方农民综合素质的培训。定期加强地方农户密植栽培技术、膜下滴灌技术、机械采收技术的培训,做好优质良种选育、高效水肥施用、生物病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的宣传与推广,提高地方农户农业生产管理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有效传播。

2.拓宽传播渠道,创新传播形式。加快“互联网+农业”在兵团农业先进生产力示范方面的应用,建设兵地农业信息共享网络平台,提高农业科技信息传播效率,实现农民与农业专家之间的交流互动。

3.扩大兵团与地方农业科技示范合作范围与深度。通过兵地共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基地、设立兵地共建农业扶贫、增收项目等措施,促进兵团与地方在农业现代化领域深层次合作。

[1]林政,唐梦.谈谈我国当前的农业先进生产力[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

[2]马杰,唐守国.示范效应与地区经济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2001,9(10).

[3]王武科,李同升,刘笑明.不同尺度下农业创新技术空间扩散的实证研究——以中国果业协会果业技术扩散为例[J].人文地理,2009,(1).

[4]刘秉镰,余泳泽.“技术势能”假说与FDI技术外溢分解——来自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实证研究[C]//东北财经大学产业组织与企业组织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工业经济学会,《经济研究》杂志社.2010年中国产业组织前沿论坛会议文集,2010.

[5]李慧珍.邻近技术扩散的效应与评价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3.

[6]李红艳.乡村传播学概念解析——兼论乡村传播学与发展传播学之异同[J].传播学研究,2008,(6).

(责任编辑:李平)

Demonstration Effect and Propagation Path of Advance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XPCC:A Case Study of Regimental Farms in Manas County

ZHU Hong-hui,MU Huan-hua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Shihezi University,Shihezi 832003,Xinjing,China)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Xinjiang Production and Construction Corps(XPCC),and verifies that there is a certain advantage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and a big basis for the demonstration.This paper takes regimental farm sin Manas County asanexample,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between regimental farms with local towns,confirms that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of corps i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local towns,and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emonstration effect.The closer of distance between Farms and local towns,the greater difference in technology,the deeperin the field of cooperation between regimental farms and local towns,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more obvious.This demonstration effect can be divided into specific geographic potential difference effect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effect.The propagation path of the demonstration effect is the following.As the source for regimental farms,the advance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spreads to local farmers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regimental farms and local towns,imitate study,participation in local agricultural extension projects as well as winter exchange and training and so on.

XPCC;agricultural productive force;demonstration effect;propagation path

F327

A

1671-0304(2016)05-0089-06

2016-02-20

时间]2016-10-19 1:45

兵团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新疆兵团新型工业化进程中产业融合模式研究”(11BTYB06)。

祝宏辉,男,江苏丹阳人,石河子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玛纳斯县团场兵团
兵团记忆
绿洲(2022年6期)2023-01-09 10:46:38
兵团记忆
绿洲(2022年3期)2022-06-06 08:17:22
兵团10个团场摘掉“穷帽子”
玛纳斯县农地流转对农民收入的影响研究
团场的冬天
兵团工运(2016年1期)2016-01-31 16:48:33
兵团在
论整体城市风貌下的居住区建筑风格
用兵团精神凝聚兵团人的梦
中国火炬(2014年12期)2014-07-25 10:38:08
第七师主要团场耕地养分现状分析
新时期职工教育在团场职工队伍建设中的作用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