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荣 范红��
摘要:目的观察润燥止痒胶囊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201.4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科门诊就诊的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患者1.1.2例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54例患者口服润燥止痒胶囊,4粒/次,3次/d,治疗组58例患者在此基础上同时联合NB-UVB照射。连续治疗4周,比较2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安全有效。
关键词:窄谱中波紫外线;润燥止痒胶囊;老年皮肤瘙痒症
中图分类号:R7585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4-0092-02
老年性皮肤瘙痒症是老年人的多发病,也是皮肤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困扰很多老年患者。临床上将只有皮肤瘙痒而无原发损害的称为瘙痒症,中医称为“痒风”或“风瘙痒”[1]。本病多因患者的皮脂腺发生退行性萎缩,皮肤含水量减少、缺乏皮脂滋润而变得干燥,机能减退,使其易受周围环境等因素刺激所致。患者因瘙痒而过度搔抓或热水烫洗,形成“痒-搔抓”的恶性循环,导致皮肤屏障进一步损伤,严重者产生睡眠障碍及情绪烦躁,影响生活质量。
1材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自本科门诊收集1.1.2例年龄在60岁以上的皮肤瘙痒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58例,其中男31例,女27例;年龄6084岁,平均(645±630)岁;病程3个月~10 a,平均(20±2.10)a 。对照组54例,其中男28例,女26例;年龄6080岁,平均(649±677)岁;病程3个月8 a,平均(201±2.33)a 。2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的诊断标准[2],即全身皮肤剧烈瘙痒,没有原发损害,可因瘙痒剧烈反复搔抓后引起继发性皮肤损害,如抓痕、血痂和色素沉着等;年龄60岁;3对本研究中的药物无过敏者,入选前1个月内未服用过糖皮质激素,1周内未服用过抗组胺药物;排除系统性疾病,包括内分泌和代谢性疾病、感染、血液性和淋巴增殖性疾病、实体瘤、神经性疾病、精神性疾病和药物引起者。排除光敏史者或1月内口服或外用光敏性药物者;排除白内障、青光眼病史及有皮肤癌病史者。患者知情同意,并能按时完成复诊和临床观察。
1.3治疗方法2组均口服润燥止痒胶囊(贵州同济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国药准字Z20025030)4粒/次,3次/d,在此基础上,治疗组采用NB-UVB(上海希格玛高技术有限公司生产,SS-09型)照射治疗,起始剂量为03J/cm2,以后每次照射在前次照射后,无红斑反应或红斑24h内可以消退,则剂量可以较前次增加01 J/cm2。如有红斑出现超过24h,则不加量;如果红斑较重,甚至水肿出现,则停止照射1次,待红斑消退后继续治疗。每周照射3次,隔日进行,单次照射剂量最高不超过20 J/cm2。照射过程中,医护人员和患者均需佩戴专用护目镜,患者生殖器部位采取遮盖措施。连续治疗4周,观察皮肤瘙痒及皮损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治疗期间2组患者均嘱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治疗组忌食光敏性食物。避免搔抓烫洗,穿宽松棉质内衣,心情放松。
1.4疗效判定标准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病情评估[3]:治疗前、后对患者的瘙痒程度、瘙痒面积和皮损情况进行评分,均采用4级评分法(0~3分)按瘙痒程度分为4级(0=无瘙痒,1=轻度,可以不抓,不影响睡眠,2=搔抓后可以止痒,轻度影响睡眠,3=瘙痒剧烈,不能忍受,严重影响睡眠);根据皮损情况分为4级(0=无皮损,1=无血痂、少许抓痕,2=见血痂、抓痕,3=血痂、抓痕分布较广,皮肤粗糙,局部出现湿疹样皮损);根据瘙痒面积占体表面积的比例分为0~3分(0=无,1分为≤30%,2分为31%~70%,3分≥71%)。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痊愈:疗效指数≥80%。显效:疗效指数50%~79%。有效:疗效指数10%~49%。无效:疗效指数<10%或无变化[4]。
1.5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 统计分析软件对结果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HTSS](x[TX-3/8]±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2.1.2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评分见表1。
2.2.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3不良反应治疗组6例、对照组4例出现大便变软,次数增多(>4次),患者出现该情况后观察3天,患者均表示可以耐受,对生活精神饮食没有影响,能够继续接受治疗。治疗组仅5例患者出现局部轻微照黑现象,没有发生皮肤肿胀、水疱、疼痛等不良反应。没有患者退出研究。
3讨论
老年瘙痒症是皮肤科常见多发病,多发生在秋冬季节,表现为皮肤干燥、瘙痒,呈阵发性加重,常影响睡眠导致情绪烦躁不安,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痛苦和精神压力。瘙痒的产生常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因此,采用传统补充维生素,服用抗组胺药物、中药等单一的治疗往往效果欠佳,抗组胺药物的嗜睡的副作用经常困扰患者。笔者尝试采用润燥止痒胶囊口服联合NB-UVB照射的治疗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中医认为老年患者皮肤瘙痒多为气阴两亏,血虚肝旺、生风生燥、肌肤失养所致,以血虚风燥型发病率最高,因此治疗宜养血平肝,祛风润燥[5]。润燥止痒胶囊来自苗族经典民间验方,获国家专利保护。主要成分为生地黄、苦参、何首乌、红活麻、桑叶、制首乌。全方配伍精当,养血润燥、祛风止痒、标本兼治,主治血虚风燥症(皮肤干燥瘙痒,舌淡苔薄,脉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生地黄以环烯醚萜及其苷类成分为主,有抗炎、促进免疫及镇静催眠作用;苦参含有22种生物碱,有抗过敏、抗炎及镇静催眠作用;生首乌和制首乌含蒽醌类化合物,有促进免疫、抗炎及促进肠管蠕动的作用;桑叶一方面含蜕皮激素能刺激真皮细胞分裂,产生新的表皮,另一方面含芸香苷和槲皮素能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炎性渗出,有利于皮损的愈合;红活麻虽无现代医学研究的报道,但是贵州苗族常内服或外用其进行止痒。另外,润燥止痒胶囊在滋阴润燥的同时可以养阴增液,使胃肠道排泄通畅,因此对于瘙痒症合并便秘的患者,在治疗中尤其推荐使用。随访期间部分老年患者反应用药后大便次数增加,但不出现腹泻,大便通畅,解除了便秘的痛苦。
NB-UVB为波长为31.1~31.3nm的紫外线,较少产生红斑反应,安全性高,近年越来越多的被用于多种皮肤病的治疗,并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NB-UVB治疗瘙痒症的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6],光疗对瘙痒的疗效来自皮肤结构的改变,包括使表皮增厚、皮肤神经纤维减少、诱导免疫抑制和免疫细胞的凋亡。紫外线照射后角质形成细胞释放的免疫介质可引起局部或全身的免疫抑制[7]。另一个导致免疫抑制的因素是,紫外线照射会引起表皮中朗格汉斯细胞数目减少,从而抑制湿疹的产生。光疗的优点是停止治疗后,紫外线照射引起的皮肤变化可持续几个月。但是,这种变化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瘙痒会复发。那么,长期光疗效果如何以及是否会产生其它的不良反应,需要临床医务工作者更加长期和细致的实践观察。
另外,在研究中发现关注老年瘙痒患者的心理,帮助患者学习皮肤护理知识,平时避免热水烫洗、搔抓,尽量减少洗浴次数和持续时间,随之会出现相当可观的持久的皮肤状况的改善,逐渐恢复舒适的生活状态,更加主动地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疗效。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润燥止痒胶囊联合NB-UVB治疗老年性皮肤瘙痒症能显著减轻患者瘙痒,提高生活质量,且使用方便,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但是,关于该方法的远期疗效及复发情况,本研究未能涉及,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将继续完善。
参考文献:
[1]安家丰,张芃张志礼皮肤病医案选粹[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1.55-1.58
[2]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86-1.288
[3]屈园园,依利扎提·阿布都哈克,黄和平,等,淀粉浴联合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老年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皮肤病与性病,201.2,34(4):1.52-1.53
[4]潘爱华,许爱娥,段逸群,等润燥止痒胶囊治疗皮肤瘙痒症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9,8(4):232-233
[5]李正敏润燥止痒胶囊联合咪唑斯汀治疗血虚风燥型皮肤瘙痒症临床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0,23(1.2):1.488
[6]米色瑞瘙痒[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4:301-303
[7]Schwarz TMechanisms of UV-induced immunosuppressionKeio J Med2005;54(4):1.65-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