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落脚点”最终选定原来是因为它
1934年10月10日,中央红军从江西根据地突围后,对撤离转移到哪里、落脚点在哪里,当时的决策层心中是没有底的。1935年9月上旬,红军经岷山,突破甘肃甘南门户腊子口,抵进哈达铺。在这座处于陇南宕昌县的普通小镇,意外地引出一个改变红军命运、奠定革命未来的重大发现,那就是在小镇邮政所发现的一摞旧报纸。
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从报纸中得知:在距此地西北方向的陕西北部,有刘志丹等人领导的红二十六军5000余人和六七个县域大小、十数万民众的苏区根据地存在而且非常活跃。同时该报还披露:“赤匪”徐海东等人领导的红二十五军3000余人已与红二十六军在陕北会合。这一消息使迷茫中的红军看到了希望,毛泽东因此做出了向陕北进发的决策。
随后,红军从哈达铺出发,粉碎敌人的追击,于9月20日占领通渭县榜罗镇。党中央在榜罗镇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确定红军继续北上,把落脚点放在陕北,将陕北苏区作为领导全国革命的大本营。
(来源:中国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