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银霞
作为班主任,有时觉得现在的学生个性太强了,特别是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阶段,在很多事情上逆反心理很强,根本不听教师的话。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与品德修养的教育?成为一道难题。基于此,笔者回顾自己的德育工作成效,认为把生活、把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结合起来,于细微处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能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确保德育教育落到实处。
生活处处有学问
每一位做过班主任工作的老师都知道,班主任工作琐碎、费时,而又收效甚微,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还随时有反复、有起落。那么,作为班主任老师,我们要在平常的教育中多一个心眼,把生活中的小事结合到对学生的教育中,培养学生事事皆留心,处处求学问的习惯,让学生终身受益。
在广东生活过的人们都知道,每年雨季广东都会有“水浸街”的现象,有学生在家长的手机微信上看到题为“德国良心下水道,青岛市民高受益”的文章后就在班会上发表了新闻3分钟的演说,然后他们利用第二课堂的自学进行讨论,还与物理老师研讨是否可以推广这样的排水系统。笔者则在“新闻”里看到阅读的材料,于是引导学生借助微信信息来写文章:如果我们县也搞这样的排水系统,最大的困难在哪里?这样,学生不仅仅要运用语文的知识,还要运用地理、物理等知识,可以引导学生向任科老师咨询,学生的兴趣很大。后来,微信上又出现了此文的后续文“德国良心下水道真相:曾坑惨中国人,排水效果全靠中国制造”,笔者又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我们学习是为了什么?怎样才能不被别国欺侮?让学生的民族自尊心、世界观、价值观等通过讨论得到提升。
言传身教树标杆
身教重于言教,这是大家都认可的教育方法,班主任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相处时间最长的老师,其“身”教的力量更是不可估量。
笔者常常通过自身的行为向学生传递正能量,如班里搞清洁,笔者总是参与其中,学生在打扫蛛网、擦门窗等工作中,肯定是依据自己在家里的习惯来做,学生的家庭情况参差不齐,有的家里收拾得比较整洁,有的却比较大而化之,不过,不管怎样,学生对搞清洁都是没有什么经验的。所以,笔者在抹窗台、擦电源开关等“小节”上,就会不经意地指导学生注意安全,并引导学生关注细节,向学生灌输“环境整洁了,人也精神”“细节决定一切”的思想。
另外,笔者还借助学生的资源,树立榜样,让班里做事有条理,让有学习计划的同学在班会课上向同学们介绍自己的学习计划,以同伴的身份传递正能量,学生更易于接受。
学科引领重在点拨
求人不如求己,求己不如求学。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本领的最佳途径,笔者是班主任,也是语文老师,借助学科的特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成为班主任工作的首选,无论是班会课还是学科教学,笔者都会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方式向学生宣传“努力学习是一种责任”的思想,想方设法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自学的能力,一篇精美的文章,一段精彩的演讲,一个励志的短片都成为笔者向学生宣传正能量的工具。
在教学《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笔者在引导学生把握小说主旨的同时,还通过小说中的“盼”字引导学生体会小说中的世态炎凉及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并结合现实社会,讨论怎样对待亲情与金钱,对学生的价值观进行熏陶,实行养成教育。在与学生一起读龙应台的《目送》时,除了让学生感受文中淳朴的语言,还要体会作者对于亲情的理解,再与学生谈父母的辛劳,并播放事先录好的一些家长的话,学生接受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单纯地说教有用。
有时,笔者还会利用学生推荐的演讲、励志短片进行随堂说教,利用学生的力量进行思想教育,还有励志短片“断臂人”也是学生推荐的,这对学生内化为自己的品德修养十分有用。
有始有终见成效
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养人重在养心。在教育上,方法的力量是有限的,但如果心态好,则一切皆好。
学生良好心态的形成,与班主任工作是分不开的,良好心态就是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要教育学生胜不骄,败不馁。学习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有时还可能是无聊的、辛苦的,只有有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努力付出,在收获时才会体验快乐。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针对学生个体采取适当的方法,不要“一视同仁”:对学习成绩较好,但容易骄傲的学生,我们可以采用适当上纲上线的方法,让学生感觉自己已经触到底线了,引起重视,才能尽快改正;对所谓的“双差生”则往往要用高声断喝的方式,当头一棒,学生才会警醒。
现在的学生,经济上没有负担,不懂得生活的艰辛,只凭着兴趣学习,学生们认为只要有兴趣,就会有作为。殊不知,有兴趣还要有努力的行动,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否则也不会轻易成功。作为班主任,要告诉学生:任何取得成就的路上总是曲折的、艰辛的,不付出就没有收获。
(作者单位:广东省新兴县实验中学)
教育2016年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