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6-11-10 02:41:18林惠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6年8期
关键词:肿瘤外科疼痛感护理人员

林惠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福建泉州362000)

✿其他论著交流✿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林惠绵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二院,福建泉州362000)

目的分析研究在肿瘤外科护理当中采取心理护理干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对照组,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干预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肿瘤外科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心理护理;肿瘤外科;应用价值

肿瘤患者一旦得知自己患有肿瘤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负性情绪,例如,紧张、害怕、恐惧以及绝望等,尤其是外科肿瘤患者,知道自己要进行手术治疗,例如,乳腺癌,不管是哪一种临床手术方式,都会导致乳房残缺;骨肉瘤患者有可能面临截肢的风险,患者不但要承受来自疾病对人体的镇魔,同时还要承受手术疼痛以及手术以后也许导致的器官残缺。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使患者存活率明显提高,采取相对应的护理干预至关重要。根据相关实践研究表明,临床心理护理对于疏导外科肿瘤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患者的临床治疗依从性意义非常重大[1]。本文笔者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06例,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肿瘤外科接收的患者一共有106例,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3例。当中,干预组男33例,女20例。年龄在18-75岁,平均年龄为(42.5±5.1)岁;对照组男31例,女22例。年龄在22-81岁,平均年龄为(45.6±7.2)岁。两组患者相关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对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2],干预组在此基础之上实施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

1.2.1治疗之前心理护理患者对临床医生和护士的服务态度较为敏感,特别是恶性肿瘤患者。临床医师和护士的服务态度直接影响其对临床治疗的信心。所以,临床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态度一定要和蔼可亲,服务到位,说话轻柔,不但可以增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以及亲切感。另外,临床护理人员在操作的时候一定要规范认真,动作一定要准确熟练,进而可以使患者紧张以及恐惧心理得以消除。除此之外,临床护理人员要向患者主动介绍已经采取成功治愈的病友,同时和其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进而可以使患者不良情绪得以明显改善。大部分患者对介入治疗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良情绪,尤其是手术之前夜间,要依靠安眠药才可以入睡。因此,在临床手术之前,临床医师和护士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与交流,给予患者安慰与支持,同时向患者以及其亲属介绍整个手术过程、方法、作用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使患者对介入手术有一个明确的了解,使其思想顾虑得以消除,使患者能够主动配合治疗,使整个手术顺利进行[3]。

1.2.2治疗当中心理护理首次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不良情绪,然而又会产生各种各样的生理、病理变化,例如,脉搏加快以及血压升高等。当患者进入治疗室以后,对周围环境非常陌生,同时由于医护人员的服装和操作,会使患者心理压力明显增加。因此,临床护理人员要对患者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主动安慰患者,使其紧张情绪得以松弛下来。

1.2.3治疗以后心理护理临床手术以后,患者的精神状态对病情恢复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1)舒适改变:由于手术一侧肢体被迫制动24小时,卧床时间相对较差,因此,需要正确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二便,耐心卧床休息的重要意义,使患者做好一个充分的心理准备;(2)饮食护理:饮食以高热量、高维生素的软食为主,鼓励患者多加饮水,使机体当中的化疗药物排出速度进一步加快,使相关症状得到明显好转;(3)胃肠道反应护理:临床手术以后,患者会出现呕吐、腹胀以及恶心等相关不良反应,进而会出现烦躁不安等不良情绪,因此,临床护理人员应该给予其解释与敢为,同时对其足三里穴位进行揉按,使其相关症状得以减轻,以免患者过度紧张,特殊情况的时候采取镇痛药物,同时鼓励患者进食,保持机体营养均衡;(4)发热护理:患者通常在临床手术以后会出现发热以及畏寒等,临床护理人员一定要向患者耐心解释说明大部分由于肿瘤组织坏死吸收造成等,通常持续在3-7天,可是需要排出感染的可能性。

1.3临床评价标准

(1)SAS(焦虑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临床手术之前和以后的SAS评分给予记录和对比,分数越高,则表明焦虑程度越重[4]:(2)对两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给予详细记录和对比,得分越高,则表明越加严重。

1.4临床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之前和以后的SAS评分情况对比

临床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之间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和睡眠质量评分情况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例数(n)53 53疼痛感2.75±0.52*3.78±0.88睡眠质量6.75±2.11*9.85±1.24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之前和以后的SAS评分情况对比(±s,分)

表2 两组患者临床护理之前和以后的SAS评分情况对比(±s,分)

注:与对照组对比,*P<0.05。

组别干预组对照组例数(n)53 53护理之前45.82±5.87 45.42±5.78护理以后30.55±4.26*42.52±5.35

3 讨论

大部分患者在被临床诊断为肿瘤的时候,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害怕以及绝望等不良心理,严重的甚至产生轻生的念头。另外,因为患者对手术相关知识较为缺乏,同时处在一个陌生环境以及医护人员的不当言谈举止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所以,临床护理人员一定明确了解患者的生理特征,能够更好的调节患者的情绪,对患者病情恢复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5]。

临床医护人员除了应具有精湛的医疗技术,同时还应具备高尚的医德以及深厚的心理学,给患者以良好的心理指导,协助患者在心理当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使患者的心理抵抗能力明显提高,以免出现各种消极心理,教育以及争取亲属的配合,增强护理宣传教育,创造一个良好的治疗环境,针对患者的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心理疏导,可以有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临床心理护理与常规的临床护理不同,其本质在于通过护理人员的言语、态度以及行为等相关意识的影响患者的感受与认识,进而协助患者克服不良心理状态与行为,引导患者以及良好的心态面对治疗,从而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6]。本文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的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以后,干预组患者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对肿瘤外科患者日常护理工作当中加入针对性心理护理干预,可以使患者疼痛感以及睡眠质量得到明显改善,使患者负性情绪得到显著缓解,对患者病情恢复以及预后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

[1] 刘颖,蒲克春,袁琦.手术前患者的心理特点与护理[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3(2):19-20.

[2] 赵磊,张红建,沈彩霞.门诊手术患者术前心理疏导效果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0,15(8):602-603.

[3] 段洁,吴爱须,张丽芳,等.心理护理在外科疾病护理中的应用[J].河北医药,2010,32(22):3220-3222.

[4] 高静儒,李娜,吕妍喆,等.肿瘤化疗患者应用心理护理临床路径的生存质量评价[J].护理研究,2014,18(11A):1910-1912.

[5] 李惠敏.新护理模式下肿瘤患者康复的心理干预[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22(8):60-61.

[6] 林少峰,刘朝阳,黎桂屏.恶性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及护理进展[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1(20):98-100.

猜你喜欢
肿瘤外科疼痛感护理人员
新材料作文“疼痛感”模拟实战
材料作文“疼痛感”升格指导
浅谈护理人员的压力来源及管理策略
情绪干预及注射手法对儿童预防接种疼痛感的影响
360度评估在肿瘤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评中的作用
本刊2021年各期重点内容安排
Seepage simulation of high concrete-faced rockfill dams based on generalized equivalent continuum model
心理护理在肿瘤外科护理中的应用
试论寒烟、李南、荣荣诗歌中的疼痛感
剑南文学(2016年14期)2016-08-22 03:37:38
2016 年《中国肿瘤外科杂志》总目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