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扬琴演奏到“扬琴艺术”研究

2016-11-10 12:38:10张晓东
人间 2016年29期
关键词:润腔扬琴音质

张晓东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从扬琴演奏到“扬琴艺术”研究

张晓东

(四川省曲艺研究院,四川 成都 610000)

就扬琴的研究来说,其扬琴的历史在我国的流传已经有了接近四百多年的历史了,从一个历史纵横来看,扬琴是明朝末期从波斯传入,从传入我国到现在,大量的专家和学者对扬琴的改革从来没有停止过,此次改革和研发的主要目是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扬琴的音质、音色和音乐的表现力。本文经过笔者长期对曲艺艺术的研究中通过笔者的思考和发现,对于其扬琴的相关演奏技术和演唱的人物角色进行了一系列的扬琴专题的研究。

扬琴;发展前景;演奏;演唱

引言

在笔者看来,经过长期的对扬琴的演奏中发现,相关对于扬琴演唱的研究论述有着很多的见解,但是在很大程度上来说,笔者认为,应该更具有详细和系统的阐述,这是一种整合的形态的结构的研究方法,从笔者的演奏到研究的过程中。而且,其演唱方式独特为一体,以沉音来说,在传统的作品《夜课》这个技术演唱的技术上,它在极大程度上存在色彩性的润腔共鸣,气息下沉,并将声音用咽喉下发生,形成黯淡音色促成润腔用以表现其人物的情绪,这是曲艺中扬琴的独特魅力。

一、扬琴结构力学改进后对演唱促进的优点

(一)工艺更为精致,为人物表达更为形象。

随着人们的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乐器不仅从音色上有了进一步的要求,对外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既要美观典雅,相对于扬琴的制造改观之后,我们在演唱中通过作品呈现出的人物性格也会根据制造的出的音色特性,为演唱的表现提供更为形象角色塑造。

(二)音高更为稳定,为演唱人物线条发展助力。

扬琴音高的稳定是长期以来很多演奏家都想攻克的难题。想让扬琴的音准不受搬移、气候的影响,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李玲玲教授首先提出,取消我们一直习惯和依赖的有微调作用的滚珠。其实这些滚珠是造成扬琴容易跑音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扬琴的构造,位于琴体两侧的滚板是向两侧倾斜的,滚珠作为圆柱形物体放置在滚板的斜面上,再加上击弦时产生的振动,就会不断下滑。但是这样的做工对于演唱来说,可以充分的为作品增加旋律色彩,构成旋律音色的变化更加富有弹性。

(三)音质的改善后对演唱的特性研究。

音质音色的改善是乐器改革的核心。影响音质音色的因素有许多,包括琴体的结构、琴弦的质量,制作工艺,击弦工具等。在保持民族音乐风格的基础上对音色的追求可谓永无止境,也是乐器改革的长期课题。乐器制作受到其结构、材料,性能、音色及演奏的影响,因此通过音质的色彩变化,我们在演唱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剧目中对其人物的理解特别的重要。比如在作品颤音技术的训练、滑音技术的使用,这些技术对其音质的特性都能充分地体现出扬琴这一艺术核心领域中的演唱技术的保障。

比如,断腔的演唱方式,断腔也叫做哈哈腔。它的特点表现出咽腔部位、小舌头的地方打出来的,显得圆润纤细(它主要是运用横隔膜与腹部肌肉配合,形成一次又一次的对抗和还原,用一股冲击力量,通过咽腔部位小舌头的地方打出来的)。四川扬琴的哈哈腔润腔手法,已经成为表现人物内心情感和情绪变化的手段,不同人物在不同情节出现的哈哈腔有明显的区别。

二、扬琴艺术的发展前景之我见

(一)为表演者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工具。

笔者从对扬琴的学习和演奏以及一些演唱经验的研析、使用中看到了中国扬琴发展的乐观前景。值得一提的是,其功能反映在为表演者提供了展示能力的工具,例如就演奏的技术角度来讲,蝶梦扬琴的高音位排列对于用惯了对于演奏者在其他型号的琴演奏是一个小小的挑战,然而用不了一周的时间练习,演奏者便可掌握高音音阶的位置。以笔者之见,我们根据其演奏和扬琴的发展根据音色的排列整理上整体区别结构中我们可以对演唱中情感以及声带肌肉语言的表达有更多的为传统曲艺艺术的发展进一步为曲艺表演家提供了更多保障自我的工具。

(二)为创作者提供展现个性的空间。

近几十年来,筝乐因改革、创新和时代感显其特色。现代作曲家们思路开阔、标新立异,创作的作品丰富多彩,借鉴富有个性的民族民间音乐的曲调旋法、调式、节奏、风格等,在突出原有的物质基础上加以发展,有时也采用现代的作曲技法进行尝试,当然扬琴的传统五声音阶也常常被打破,音节排列多以乐曲本身的需求而变化,创造出各式各样的富有 个性的新鲜的旋律音调。

扬琴在整个乐队中其音色构建了丰富的色彩,解决了传统民乐演奏形式单一的问题,可以演奏多种作品。这就为扬琴在民族乐队的应用提供了一个平台,为民族乐队提供了一个新的成员。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扬琴艺术,扬琴艺术教学理论的不断完善,优秀扬琴曲目的不断增多,各种扬琴比赛的进行,因此,笔者相信,扬琴的发展前景是广阔的。

三、作为演唱者的相关思考

作为曲艺演唱者来说,在我国传统曲艺艺术都有着一定的特有风格和浓郁的韵味。四川扬琴风格的特点我们通过长期演唱得来的各种润腔用以表现。比如李德才的“德派”唱腔。它将其声乐中的特色用以多种润腔手法,借助扬琴演奏在作品中的音色,将人物形象塑造的细腻巧妙,而且从行腔的流动上,非常娴熟,形成了独特的一种华丽风格。深受四川扬琴艺术接受者的喜爱。通过笔者长期工作研究发现,其特点是一种声音造型的技术手法和装饰音润腔的手法以及旋律进行中连音技术,还有哈哈腔的运用,甚至更多的有很大幅度高强度的力度手法的变化,因此,作为演唱者,笔者认为,我们在研究和学习唱腔的过程中要不断的思考音色对于其扬琴艺术的发展。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对扬琴艺术研究的更加深刻。

结语

总之,扬琴相对于民乐来讲是独具特色的乐器,独具特色的事物必然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我看来,独具匠心的旋律大胆创新值得我们提倡,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大胆的创新尝试对扬琴艺术的发展有很大的推进作用。但是创新不能脱离传统,成功的创新应该是建立在保留优秀传统的基础上的。艺术的生命在于变化,在于创新。在这里笔者还要说的是,我们要给扬琴一个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要保护好已有的创新成果,又要在以前创新的基础上实现新的创新,使扬琴的创新伴随时代的步伐不停的向前推进,把我国扬琴艺术的发展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领域!

[1]冯文慈主编:《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7月,第221页。

[2]冯文慈:《中外音乐交流史》,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1999年7月第2版,第176页。

J632.51

A

1671-864X(2016)10-0237-01

张晓东,中级职称,四川省曲艺研究院,成都市青羊区老东城根街8号,研究方向:曲艺类。

猜你喜欢
润腔扬琴音质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润腔”释义
中国音乐学(2021年2期)2021-10-14 08:08:00
浅析江西兴国山歌《打只山歌过横排》的润腔特色
心声歌刊(2021年2期)2021-07-16 07:05:56
润腔文献综述
私人影院音质优选 ATT(安缇)SUB-12+
让全家人共享Hi-Fi音质 DALI(达尼)OBERON C系列
在小空间享受大型音箱的音质 Definitive Technology UIW RLS Ⅱ/UIW RSS Ⅱ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其它都好,音质有待提高 小米AI音箱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