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晓梅
(青海省西宁五中语文组,青海 西宁 810000)
教师的双重教育身份
郭晓梅
(青海省西宁五中语文组,青海 西宁 810000)
既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做一个合格的好老师,又要像母亲爱孩子那样关爱自己的学生,这是每一位老师应该具有的双重教育身份。
教师;学生;爱
教师在别人眼里总是光荣的奉献着,社会的要求也必须是他们一心忘我,全心为人。我想社会的发展使得我们必须改变这一观点。我是一个老师,我更喜欢称自己是教育者。在家中我以一个教育者的身份自居。以前我可不是这样。在孩子面前我认为我必须是一个不苟言笑的威严者,在学生面前我必须是一个让学生不能说闻风丧胆吧,但也必须是一个让学生畏惧我的老师,我一直认为只有这样我才能教好孩子,才能让我的学生听我的话。
直到我看了一篇文章《一个怨妇妈妈的蜕变历程》。文章讲述了年轻的妈妈因孩子的极端,给常年不在身边的老公打电话。电话里,当她对着老公大发牢骚,抱怨媒体对孩子的不良影响,也抱怨老公常年在外,什么也帮不了时,老公笑着说:“我倒觉得,他那话很耳熟,仿佛在家里听到谁说过似的。”
我突然反应过来,这样的话,我也正像这个妈妈一样不断在家中重复着。一个没有幸福感的母亲,怎么会培养出有幸福感的孩子?漫漫人生路,若是没有一颗快乐心,那孩子的未来会成个什么样!内疚,直奔到心上,如果时光重来,我无论如何也不会再做“怨母”。好在,我还来得及,给孩子一个新妈妈。想必我带的那些曾受到我抱怨的学生也是不好的影响,我不能只当一个孩子的好妈妈,也要为我所有的学生们重新塑造一个全新的好老师。
改变形象的工程就这样开始了。我告诫自己,进家门前,再累也要揉揉脸,必须先弄出一个温暖的微笑,进班时,我必须是微笑的;洗菜做饭时,不许唉声叹气,接到学校任务时积极主动的去完成;晚饭后,不带手机,只带儿子,去楼下的健身场地玩耍,下课不再只盯着手机,而是多看看书,多找找帮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好方法。儿子说我瘦了好看了,学生说我微笑多了,整个人都年轻了。
新角色做得正带劲,忽然间得到一个消息:论文比赛我耗费几天心血写出来的文章竟比不上别人几个小时的拼凑文章。这一闷棍,几乎把我打回原形。做回那个怨愤的妈妈,是件很容易的事。当我的微笑消失的那天,小敏同学来到我的身边:“老师,很少看你不高兴,这个小黄人送给你吧,是我亲手做的送给爸爸的,现在送给你。”一时间我懵了,一个马上要高考的男孩子竟然做了一个这么幼稚的东西送人。“不是送给爸爸的吗?“爸爸为什么不留着啊?”“爸爸已经走了,用不上了。”“什么意思,去哪了?”“我爸爸过年的时候车祸去世了,我没告诉您。老师过年前的那些日子你真高兴,每天你都能快乐的给我们上课,上完加课看得出你很累,但是你每天精心的装束,看到每天你陪我们到傍晚领着孩子奔跑在赶车的夜幕中。我在失去父亲之后告诉自己一定要坚强。”顿时,我的嗓子似乎被什么东西塞住了,什么也说不出来,原来我的学生一直默默地注视着我的付出,他们正用他们健康的成长回报着这一切。这时我想到了在高三的每个夜晚儿子在办公室写完作业,给我唱歌陪我守完学生的晚自习。我们娘俩大手拉小手,奔跑在回家的路上的情景。那小小的手,那一年级唱的歌给我带来了多少温暖。原来这一切都源于我的改变。
我不要做怨妇型的妈妈,更不要做怨妇型的老师。因为我所做的一切都会对他们有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他们健康的成长。
阳光下,那可爱的小黄人站在我的桌子上戴着大大的眼镜调皮的冲着我笑,那笑竟似触摸到了我心的最深处,我的心,忽然花开,姹紫嫣红……
教师的爱源于家庭,这也必将受益于学生。
那年的他十八岁,正值高三,青春年华。那年的他高大帅气,未能参加成人礼,就倒在了学校体育课的课堂上,那一年的他给我的教学生涯留下了深深的遗憾。
2011年12月8日的冬天,天似乎比以往要冷,怕冷的人们早早的穿上了厚厚的棉衣。中午瑟瑟的大风将我迅速的赶回了家,卧了暖暖的一中午,下午上班的步伐是如此艰难。来到单位一个急促的电话让我有些措手不及。“郭老师,明阳上体育课晕倒了,你快来啊!”直觉告诉我大事不好。我一边往操场疾奔,一边通知家长快来。到了操场七个高个的孩子背着明阳已经气喘吁吁。“什么情况?”“老师他站不起来了”“老师他已经神志不清了”“明阳,你还好吗?告诉老师你怎么样了?”为什么,为什么他不说话,这是怎么了?当时的一切让我这个没有多少班主任经验的年轻教师慌张不已。从学校到医院的路虽不远,但我们几个人怎么也无法把明阳背过去。家长来的时候医生们手忙脚乱,到了晚上八点多医生们才诊断出孩子大面积脑梗塞,机体能力零级,语言功能完全丧失。那一刻我感觉我的脑子一片空白,家长无助的看着我:“联系北京吧,医生说孩子的病情会在未来七天越来越重”。
孩子的妈妈是个坚强的女人,第二天他在电话中说:“郭老师,医院已经下了三次病危通知书了,不让挪动孩子怕出意外,但是我决定了,我要去北京,只要我儿子活着。”那一刻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明阳去北京医院了,一去就是一年,高兴的是他从死神的手中挣脱了,多亏了他那个坚强的妈妈,多亏了爱他的学校、老师,但我想更重要的是他自己惊人的毅力。
2011年12月22日孩子在北京和病魔进行着顽强的搏斗,在家乡的老师、学校的领导无时不在关心着孩子的病情,那一年的冬天格外的冷,但那一年的人心却是那样的暖。在校领导和师生的真情感召下,学校每一个老师都为明阳献出了一份爱心,作为班主任的我更为高兴的是他用坚强赶走了病魔,但作为老师,我没能把他送进大学是我一生的遗憾。
2012年的七月我送走所有考上大学的孩子,我知道班里所有的人没有一人忘记明阳,他们都不忍心和他道别,但他却用短信的方式和所有的同学们道别了。就在那时我才发觉这是我工作8年最为感动的,是刻骨铭心的,是永生不能忘记的。
我想遗憾还是有的,但在明阳的那里却已经不是遗憾了,现在他坚强的行走着,和他的母亲在各个国家留下了他们最甜美的微笑,他依旧行走在他出色的人生中,我坚信他会越走越稳,就这样带着母亲的爱和每一个老师对他美好的祝福。想到这里,我还有什么遗憾的呢?所以从爱自己,爱自己的孩子开始,你必将会将自己的全部爱心献给学生,教师也终会感到自己所从事的这份事业是天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G635
A
1671-864X(2016)10-0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