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之道 必本于思

2016-10-10 17:06:53伊强
前线 2016年9期
关键词:古之尚书言论

伊强

【引用】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原文节选】

为学之道,必本于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故《书》曰“思曰睿,睿作圣。”思所以睿,睿所以圣也。——(宋)晁說之《晁氏客語》

【原文释义】

学习的最要紧处,在于思考。思考就会有收获,不思考则一无所得。所以《尚书·洪范》中说:“思考就会睿哲,睿哲就会圣明。”思考是睿哲的根本,睿哲则是圣明的原因。

【经典简介】

晁说之,主要生活在北宋末年,卒于南宋高宗建炎(1127-1130)之初,字伯以,钜野(今山东巨野县)人。他的侄子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著录了他的八种著作,并在此书卷十九中记录了他的简要生平。说他“少慕司马温公(司马光)为人,自号景迂生”,“博极群书,通六经,尤精于《易》”。他曾经做过成州(今甘肃省成县)的地方官,因旱灾应百姓所请减免了税赋,惹怒了上级而告老辞官。后来又被朝廷召回,做到中书舍人兼太子詹事,因言论不合时宜而再次离去。

《晁氏客语》是晁说之所著的一部笔记,既有不少宋代的史料,又摘录了不少宋代理学家的语录,内容比较庞杂,充分体现了晁说之博览群书、好学深思的特点。此书一开头就摘录了孔子“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的话,并评论说“今之学者有意于功名而未纯于德行,至其下又为利而学也”,“古之学者为己,其终至于成物;今之学者为物,其终至于丧己”。从这些话里,也就不难理解他为官时言论的不合时宜了。此书中有不少关于治学的内容,如这段话就是强调“思”的重要,只有思才能有所得,并引用《尚书》的话,无论睿哲,还是圣明,“思”才是根本。仅仅“思”也是不够的,重要的是个人的学习体悟所得,“学为易,知之为难;知之非难也,体而得之为难”,“学莫贵于自得,得非外也,故曰自得”。只有这样的多学习、多思考、有所得,才能够更好地树立信念,来指导个人的实际行为,所以又说“自得者所守固,而自信者所行不疑”。统观书中对学、思、得、行的相关论述,自然可以看出“思”的重要了。

责任编辑:金蕾蕾

猜你喜欢
古之尚书言论
纪晓岚巧怼人
心诚
重要言论
重要言论
名家笔下的恩师
晚晴(2020年9期)2020-12-03 13:49:45
《尚书》中“迪”释为“由”新探
他们的言论
智族GQ(2019年12期)2019-01-07 09:08:57
尚书·禹贡
宝藏(2017年2期)2017-03-20 13:16:48
《明新兴雷石庵尚书遗集》补遗
西南学林(2014年0期)2014-11-12 13:09:16
言论集纳
对外传播(2009年11期)2009-03-11 08:1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