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州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

2016-09-28 09:26:14张石靳晓燕孙士明刁云霄吴京文
农业科技与装备 2016年6期
关键词:模式玉米措施

张石 靳晓燕 孙士明 刁云霄 吴京文

摘要:在肇州县实施以秸秆还田覆盖地表、免耕播种、药剂灭草、中耕深松等技术为核心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证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能够从源头上杜绝玉米秸秆焚烧,在肇州县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关键词:保护性耕作技术;玉米;模式;措施;试验示范

中图分类号:S3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51-02

肇州县位于黑龙江省西南部,松嫩平原中部,海拔127~228 m,处于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夏季温热多雨、秋季温凉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年均日照时数2 863.4 h,年均气温4.1 ℃,≥10 ℃的有效积温

2 800 ℃,初霜期大致在9月25日,终霜期大致在翌年5月4日,全年无霜期143 d,年均降雨量456.7 mm,蒸发量1 733.1 mm。全县面积2 455 km2,为冲击平原,地势平坦,自然条件优越,是典型的农业县份,共设有6个镇、6个乡、1个牧场、1个良种场,农业户75 381户,农业人口32.5万人,农村劳动力17.7万人。

2015年全县耕地14.85万hm2,其中,玉米种植面积12.83万hm2,占耕地面积的85%以上,是最主要的粮食作物。玉米生产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每年9月25日—10月15日为玉米收获时间,机械收获率达85%。玉米机械收获后,大量秸秆粉碎还田覆盖地表,无法进行起垄整地作业,农民大多焚烧玉米秸秆,造成环境污染和浪费资源。2015年,肇州县进行了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大力推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从源头上杜绝玉米秸秆焚烧污染,又能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农作物产量,实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

1 肇州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及措施

1.1 技术模式

1) “玉米少免耕原垄种”模式:秋季大型深松联合整地机械配置深松测试仪进行深松整地→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免耕原垄种→田间管理、机械植保→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2) “玉米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伏深松”模式:秋机械收获留茬→春等离子体种子处理→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田间管理、机械植保→偏柱式深松施肥机伏深松→秋机械收获→秸秆粉碎还田覆盖。

1.2 技术措施

1.2.1 播种电子监测技术 免耕播种机安装播种电子监控系统,采用数字信号采集和传递,可根据不同的播种行数分屏显示播种情况和播种量。报警监控播种效果,提高玉米免耕播种作业质量标准。

1.2.2 深松整地监测技术 深松整地不翻动土层,耕层松而不乱,不破坏土壤团粒结构,保持合理耕层构造,土壤耕层水、肥、气、热协调,有利于作物根系生长发育。同时,深松整地能打破犁底层,疏松深层土壤,增强蓄水保水功能,减少地表径流,防止水土流失,建立土壤水库,提高耕地的抗灾减灾能力。采用88.2 kW(120马力)以上大功率拖拉机配带深松机或偏柱式中耕深松机进行精准深松整地作业,在深松作业机具上安装深松整地自动检测仪对深松进行精准检测,保证作业质量,一般深松深度为25~35 cm,深松后有效期可持续3 a,伏深松可与中耕施肥同时进行。

1.2.3 等离子体种子处理技术 利用离子体种子处理机对玉米种子进行等离子体处理,提高种子的活力,提升种子的壮健度,促进作物增产。在春播前5~12 d对种子进行处理,玉米种子处理采用1.0 A或1.5 A电流连续处理2遍。

1.2.4 免耕播种技术 免耕播种技术以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和深松为核心,在有深松基础的地块进行,应用免耕播种机一次完成开沟、施肥、播种、覆土、镇压等多项工作。选择优良玉米品种,对种子进行精选和等离子处理,种子的净度不低于98%、纯度不低于97%、发芽率达95%以上,播前应适时对所用种子进行药剂拌种和浸种处理,一般667 m2播种量为1.5~2.5 kg,株距控制在24 cm左右,播种深度一般控制在4~5 cm。应用玉米免耕播种机完成宽窄行播种作业,小行距40~50 cm,大行距80~90 cm,也可等行距原垄免耕种。

1.2.5 机械植保喷药技术 在玉米播种后出苗前和出苗后对土壤表面进行2次喷施化学药剂,实现封闭灭草。根据土壤的酸碱度与含水量以及杂草种类,确定除草剂的品种、数量、施药方法和施药时间。病虫草害防治必须做到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化学药品。使用先进可靠的悬挂式喷杆喷雾机或自走式高地隙喷杆喷雾机等施药机具。采用安全合理的施药方法:一是对作业田块玉米病虫害情况做好预测;二是对玉米种子要进行包衣或拌药处理;三是根据玉米苗生长情况进行药物喷洒,喷药24 h内没有降雨,漏喷重喷率≤5%,必须注意风向和下风口处的作物品种,以防产生药害。

1.2.6 田间管理技术 玉米保护性耕作地块田间管理时不铲不趟,一是减少机械作业次数,减少机械作业压实,保护土壤团粒结构,促进玉米根系的发育,增强玉米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免去铲趟过程,而且还能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玉米产业竞争力,达到节本增产增效的目的。用偏柱式深松施肥机进行伏深松,伏深松应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同时根据作物生长需要,可同时适量施肥,深松深度严格控制在25 cm左右。

1.2.7 秸秆覆盖还田技术 用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进行收获,收获后的玉米地用秸秆粉碎机将秸秆粉碎抛撒在地表,实施秸秆覆盖还田,可起到保土保肥保水的作用,还可防止大风扬尘从而减少沙尘暴天气的发生。同时,秸秆经夏伏高温天气腐烂分解后,形成有机质培肥地力,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秸秆粉碎长度不大于10 cm,粉碎率不小于90%,覆盖均匀,不再进行耕地作业,翌年直接进行免耕播种作业。在玉米机械收获后秸秆粉碎还田时,一是应用玉米秸秆腐解菌;二是合理增施氮素肥料以调节秸秆的碳氮比例,防止烧苗现象的发生。

2 试验示范效果

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项目区内,设立玉米少免耕原垄种、玉米宽窄行垄侧免耕播种伏深松和玉米常规种植对比田,定期进行田间测试(主要包括玉米秸秆覆盖量、土壤水分、土壤成分、土壤温度、长势、产量、投入产出等情况),积累数据,总结经验,研究提出了适宜肇州县实际情况的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减少了玉米秸秆焚烧污染,提高了耕地质量,增加了玉米产量,降低了玉米生产成本,增强了玉米产业竞争力。

3 效益分析

2015年,肇州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面积1 387.73 hm2,通过实施免耕播种、药剂灭草、中耕深松、秸秆覆盖还田等技术,经肇州县农机总站测产,玉米保护性耕作地块每667 m2增产2.4%。

3.1 经济效益

一是降低成本。采用玉米保护性耕作模式,至少比常规耕作地块节约生产成本45元/667 m2,同时可节省人工费22元/667 m2,所以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可节本增效67元/667 m2。二是增产增收。实施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地块通风好,秸秆腐烂腐殖质增多,可培肥地力、蓄水抗旱,经测产,保护性耕作第一年实施地块平均每667 m2增产2.4%,按照650 kg/667 m2计算,可增产15.6 kg/667 m2,按照1.4

元/kg计算,可增加经济效益21.84元/667 m2。两项合计,实施保护性耕作,可节本增效增收88.84

元/667 m2。

3.2 社会效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能够极大地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科学应用土地资源的积极性,彻底改变传统落后的耕作模式,省时、省工、节约劳动力、提高劳动生产率,使更多的农民有精力投入到第三产业发展中去,促进劳动力合理转移,增加农民收入。项目实施过程节约劳动力24 000个。同时,腐烂的秸秆形成土壤有机质,可恢复地力,减少化肥施用量。

3.3 生态效益

玉米保护性耕作项目的试验示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技术的实施能够促进耕地合理运用,有效增强土壤的接纳降水能力,增加土壤蓄水量16%~19%,提高水分利用率12%~16%,减少水土流失和蒸发损失;年可增加土壤有机质0.03%~0.06%,提高土壤肥力;农田表土风蚀明显减少,减少大风扬沙65%;可提高作物抗涝抗旱能力,同时避免秸秆焚烧,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有效改善空气质量;不影响飞机航行和公路交通安全。

参考文献

[1] 苑井辉.朝阳县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试验示范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5(2):6-7.

[2] 刘武仁,郑金玉,罗洋,等.东北黑土区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研究[J].玉米科学,2007(6):86-88.

[3] 班春华.玉米保护性耕作技术及机具分析[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2(10):33-35.

Abstract: The technologies of straw returned to cover the surface, no-tillage seeding, weed killing by pesticide and subsoiling and so on as the core of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of maize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was implemented in Zhaozhou country. It achieved remarkable economic benefits, social benefit and ecological benefits, which proved that maize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could completely eradicate straw burning from the source, having wide prospect in the future in Zhaozhou country.

Key words: conservation tillage technology; maize; mode; measure;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猜你喜欢
模式玉米措施
收玉米啦!
放养鸡疾病防治八措施
今日农业(2021年9期)2021-11-26 07:41:24
高中数学解题中构造法的应用措施
我的玉米送给你
玉米
大灰狼(2018年6期)2018-07-23 16:52:44
减少猪相互打斗的措施
猪业科学(2018年4期)2018-05-19 02:04:38
夏季猪热应激及其防治措施
广东饲料(2016年5期)2016-12-01 03:43:23
珠三角西岸精密制造产业新城规划及公共服务平台构建
永续债券探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3:05:21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8: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