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冰洁
摘要:以玫瑰花和陈皮为原料,研制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复合饮料,为玫瑰花和陈皮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方案。采用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陈皮复合饮料的最佳工艺为:玫瑰汁30%、陈皮汁15%、柠檬酸0.15%、白砂糖14%,此条件下所制得的玫瑰花陈皮饮料酸甜适中、香气浓郁、色泽清亮。
关键词:复合饮料;玫瑰花;陈皮;工艺
中图分类号:TS27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6)06-0047-04
玫瑰花为蔷薇科植物玫瑰(Rosa rugosa Thunb)的干燥花蕾,其花瓣中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多酚类、挥发性油脂、黄酮类、多糖类物质,以及各种维生素、生物碱、亚油酸、氨基酸、膳食纤维、微量元素等,极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其中,多酚类物质是一种重要的抗氧化物质,具有美容养颜和有效清除自由基成分等功效。玫瑰花在欧洲一些地区可直接食用,玫瑰香味食品越来越受人们喜爱。
陈皮(Citri Reticulatae Pericarpium)为芸香科柑桔属植物橘(Citrus reticulate Blanco)及其栽培变种的干燥成熟果皮,是一种药食同源的中药。陈皮气味芳香,在心血管系统、免疫、抗氧化以及抗肿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药用价值。
近年来,人们分别利用玫瑰花和陈皮开发出多种食品和饮料,但以玫瑰花和陈皮两者为主要原料开发的饮料并未见报道。本课题以玫瑰花、陈皮为主要原料,结合玫瑰花和陈皮的天然颜色,研制性能上取长补短、营养功能互补的,具有提神、理气健脾、调中化瘀及化痰利尿等保健作用的复合型保健饮料,为合理利用玫瑰花和陈皮资源开辟新途径。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玫瑰花、陈皮:购于沈阳华润万家超市;白砂糖、柠檬酸:食品级;没食子酸、硫酸亚铁、酒石酸钾钠、磷酸缓冲溶液:分析纯。
1.2 仪器设备
YP2000-2型电子天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YP2000-2型电子天平:上海佑科仪器仪表有限公司;DK-S26型恒温水浴锅: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LDZX-50K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北京博励行仪器有限公司;UV-5100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上海元析仪器有限公司;WYA-2S数字阿贝折射仪:仪电物光仪器有限公司。
1.3 工艺流程
白砂糖、柠檬酸
↓
陈皮→清洗→浸提→过滤→陈皮汁→混合调配→均质→高温灭菌→灌装→成品
↑
玫瑰花→挑选→清洗→浸提→过滤→玫瑰花汁
1.4 玫瑰花汁的制备
选取优质的玫瑰花清洗、捣碎,按料液比1∶40配制,置于80 ℃水浴锅中,浸提60 min,用纱布过滤得到玫瑰花汁,冷藏备用。
1.5 陈皮汁的制备
取适量干净无霉变陈皮,清洗干净,按料液比
1∶30(g/mL,质量体积比)配制,置于100 ℃水浴锅中,浸提2次,每次1 h,用纱布过滤得到陈皮汁,冷藏备用。
1.6 玫瑰花陈皮饮料的感官评价
感官评分主要根据产品色泽、滋味和气味等情况进行综合评分。参考相关文献,设计玫瑰花陈皮饮料感官评分标准,详见表1。
1.7 玫瑰花多酚含量的测定
称量20.00 mg没食子酸标准品,用蒸馏水溶解后移至100 mL容量瓶中定容。分别吸取配制好的该溶液0,1.5,3.0,4.5,6.0,7.5,9.0 mL于25 mL容量瓶中,加入蒸馏水至12.5 mL,然后再分别加入酒石酸亚铁8.0 mL,最后用磷酸缓冲溶液定容并摇匀。反应10 min后,在波长540 nm处测定其吸光度,以试剂空白溶液作为参比溶液。以没食子酸含量(或浓度)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其线性方程为:y=3.261 90x-0.000 57(R2=0.999 43)。吸取1.00 mL待测样品溶液置于25 mL容量瓶中,其后操作同上;最后将测得的吸光度值代入标准曲线的线性方程中,得出样品中水溶性多酚的含量,重复测量3次。经测算,得出上述制备的玫瑰花汁中多酚含量为109.8 mg/g。
1.8 产品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
1.8.1 玫瑰花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按照玫瑰花陈皮饮料生产工艺,固定其他参数条件(陈皮汁15%,白砂糖12%,柠檬酸0.20%),分别添加玫瑰花汁10%,20%,30%,40%,50%,进行感官评定。
1.8.2 陈皮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按照玫瑰花陈皮饮料生产工艺,固定其他参数条件(玫瑰花汁30%,白砂糖12%,柠檬酸0.20%),分别添加陈皮汁10%,15%,20%,25%,30%,进行感官评定。
1.8.3 白砂糖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按照玫瑰花陈皮饮料生产工艺,固定其他参数条件(玫瑰花汁30%,陈皮汁15%,柠檬酸0.20%),分别添加白砂糖6%,8%,10%,12%,14%,进行感官评定。
1.8.4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按照玫瑰花陈皮饮料生产工艺,固定其他参数条件(玫瑰花汁30%,陈皮汁15%,白砂糖12%),分别添加柠檬酸0.10%,0.15%,0.20%,0.25%,0.30%,进行感官评定。
1.9 产品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对玫瑰花汁、陈皮汁、白砂糖、柠檬酸4个因素的添加量进行L9(34)正交试验。正交试验因素水平见表2。
2 结果与分析
2.1 产品最佳工艺参数单因素试验结果
2.1.1 玫瑰花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不同玫瑰花汁添加量下,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知,玫瑰花汁添加量对饮料感官评分的影响很大。玫瑰花汁添加量太少,口味淡,没有玫瑰花特有的色泽;随着玫瑰花汁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先上升后下降;当添加量达到30%时,口感酸甜适度、香气浓郁。因此,确定玫瑰花汁最佳添加量为30%,此添加量下饮料中的多酚含量为32.94 mg/g。
2.1.2 陈皮汁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不同陈皮汁添加量下,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如图3所示。
由图3可知,陈皮汁添加量过高,口感不好,酸味太重;随着陈皮汁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先升后降;当添加量为15%时,口感最佳,香气浓郁,酸度适宜。因此,确定陈皮汁最佳添加量为15%。
2.1.3 白砂糖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不同白砂糖添加量下,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白砂糖添加量对饮料的感官评分影响很大。白砂糖添加量过少,甜度太低,口感不佳;当白砂糖的添加量为12%时,酸甜适中,口感最佳。因此,确定白砂糖最佳添加量为12%。
2.1.4 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品质的影响 不同柠檬酸添加量下,饮料的感官评分结果如图5所示。
由图5可知,柠檬酸添加量对饮料的感官评分影响很大。柠檬酸添加量太少,没有酸味;添加量太大,酸味过重,产品口感不佳;随着柠檬酸添加量的增加,感官评分先增加后减小;当柠檬酸的添加量为0.20%时,酸甜适宜,香气浓郁。因此,确定柠檬酸最佳添加量为0.20%。
2.2 产品最佳工艺参数正交试验结果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各因素影响玫瑰花陈皮饮料感官评价顺序为A>C>B>D。试验得出的最佳配方为A2B2C3D1,理论的最佳配方为A2B2C3D2。由于理论与实际结果有偏差,所以再对这两组进行多次试验,取平均值比较,按照饮料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如图6所示。
由图6可知,玫瑰花陈皮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A2B2C3D1,即玫瑰花汁30%、陈皮汁15%、白砂糖14%、柠檬酸0.15%,按此比例生产的玫瑰花陈皮饮料酸甜适口、口感柔和、香气浓郁、颜色适宜。
2.3 产品指标
2.3.1 感官指标
按最佳工艺生产的玫瑰花陈皮饮料的感官指标测定结果见表4。
2.3.2 微生物指标 按最佳工艺生产的玫瑰花陈皮饮料的微生物指标测定结果见表5。
2.3.3 理化指标 按最佳工艺生产的玫瑰花陈皮饮料的理化指标测定结果见表6。
3 结论
经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玫瑰花陈皮饮料的最佳工艺参数为:玫瑰花汁30%、陈皮汁15%、白砂糖14%、柠檬酸0.15%。按此配方生产的饮料澄清透明、酸甜适口、香气浓郁、口感适宜,是营养价值极高的健康饮料。玫瑰花陈皮饮料成品指标:细菌总数、大肠杆菌数和致病菌的检测均符合卫生标准;饮料pH值为5.7~6.2,可溶性固形物≥11.6%,多酚含量32.94 mg/g,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参考文献
[1] 王文勃,薛艳芳,王帅,等.玫瑰花饮料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学刊),2014(14):9-11,15.
[2] 林奇,袁唯,吴荣书,等.玫瑰花饮料的研制[J].饮料工业,1999(3):30-31.
[3] 吕镇城.玫瑰花多酚与色素的提取工艺与多酚的抗衰老功效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2006.
[4] 杨洁.陈皮化学成分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13.
[5] 王艳哲,彭辉,胡晓凤.玫瑰花菊花甘草复合悬浮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技,2008,33(8):61-63.
[6] 余晓红,陈洪兴,刘汉文.甘草红枣枸杞复合保健饮料的研制[J].食品科学,2007,28(9):665.
[7] 邵伟.玫瑰花提取物抗衰老作用的研究[J].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41(3):64-68.
[8] MAKOXO S,STEFONI R,ALDINI Q,et al.Antiulcer activity of grape seed extract and procyanidins[J].Agric Food Chem,1998
(46):1 460-1 463.
Abstract: With rosa rugosa and Reticulatae Citri Pericarpium as raw materials, a mixed beverage was developed, providing program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rosa rugosa and pericarpoum citri reticulatae. Using a single factor test and orthogonal test, optimum process parameters of rosa rugosa and pericarpoum citri reticulatae were ascertained as: rose juice 30%, pericarpoum citri reticulatae juice 15%, citric acid 0.15%, white granulated sugar 14%. The beverage was made by optimum process is with moderate sour and sweet taste, rich fragrance, and limpid in sight.
Key words: compound beverage; rosa rugosa; pericarpium citri reticulatae; proc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