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重庆市中青年台胞赴台寻根之旅台湾海峡深千尺 不及两岸同胞情

2016-09-27 00:53:11作者丨董育彦
台声 2016年1期
关键词:参访团台湾海峡日月潭

作者丨董育彦

2015年重庆市中青年台胞赴台寻根之旅台湾海峡深千尺 不及两岸同胞情

作者丨董育彦

硝烟弥漫的动荡岁月,远行的少男少女并不知这一去就如同风筝断了线,从此只能隔着台湾海峡遥望故乡。一晃半个多世纪过去,第一代台胞生活在祖国大陆的大江南北,再回首,匆匆少年已白发苍苍或已长眠地下,幸运者则来得及回去看看生养自己的父母,不幸者却再无法寻找远在台湾的亲人……如今,两岸人员往来更加便捷,但还有很多台胞没有回到过祖辈出生的那片土地,对台湾的浓浓乡愁是梦境中的思绪。

为了圆上台胞返乡的梦和架起渝台两地台胞亲人联络沟通的桥,重庆市台联于2015年已先后两次组织台胞赴台探亲谒祖、考察学习,这不,第3次渝中青年台胞参访团一行16人,12月5日又开启了为期8天的宝岛台湾寻根之旅啦。

“他们是大陆的同胞”

2015年重庆市青年台胞赴台参访团抵达高雄机场

2015年12月5日20时35分,飞机搭载着16颗期待已久的心飞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夜色中进入台湾海峡,就是这一片漆黑将大陆和台湾阻隔了半个多世纪,成为两岸民众心中永远的痛。然而黑暗并不是无边的,当窗外一片璀璨的灯光映入眼帘,机舱内欢呼雀跃,“到了到了,是高雄海港”。23时10分,飞机降落在高雄机场,当海关工作人员说着“台式普通话”进行入关检查时,大家才真真切切地意识到已经踏上了台湾的土地,原来我们居住的重庆和祖辈出生的台湾仅仅只有两个半小时的距离。台湾向导曾炳照早已在机场等候重庆中青年台胞赴台寻根参访团,回到酒店已是深夜12时,但夜再深都挡不住两岸亲友渴望早早相见的心,参访团成员刁友光的朋友、国际华人同乡联合总会常务副会长周兴强已在酒店等候多时。

对中青年台胞而言,故乡台湾是需要用心去感受、用脚去丈量的。

12月6日,早餐过后,观光巴士带着台胞们自高雄一路南下,近距离触摸宝岛的山、水、人。台湾最南端可以相望的两个犄角,一个叫鹅銮鼻,一个叫猫鼻头,大家所到的猫鼻头公园位于台湾海峡和巴士海峡的交界处,以隆起的珊瑚礁海岸为主,形成了鬼斧神工的地貌特征,因有一大块礁石形如蹲状的猫而得名。

当我们正为找到了那只“猫”而兴奋的时候,一位老者和小女孩的对话清晰地透过耳膜。

“阿公,他们说的是什么话?”

“他们说的是大陆的话啊。”

“大陆话是什么话?”

“他们是大陆的同胞。”小女孩似懂非懂,老人却说得坚定无比。是啊,我们是台湾人民的同胞,我们是追寻着祖辈足迹而来的后辈,我们两岸民众是一家人。

感叹我们中国人的沥血传奇

台湾和重庆一样,是个多山的地方,中央山脉沿着台湾岛东侧横贯南北,高耸的山峰和浩瀚的太平洋之间几乎没有平地,因此海岸线大致就是公路线。离开台湾南部,沿着依山傍水的东海岸公路一路北上,大山和大海的完美结合赋予了台东、花莲等县市无与伦比的美丽景致。

在花莲期间,参访团拜会了国民党花莲县吉安乡党部。在餐叙交流上,吉安乡党部主任刘佳乾致辞欢迎参访团,并介绍了党部工作和国民党当前的选举情况;吉安乡民意代表徐德文主席发表激情讲话,感谢重庆市台联对他在渝参访的精心安排,希望两岸一家人之间要多走动、多交流,多为两岸发展做贡献;重庆市台联副会长吕军致辞答谢吉安乡党部的盛情款待,并表示此次台湾之行就是联络感情,增进彼此了解,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搭建更多桥梁。

重庆素有“山城”之称,太鲁阁森林公园恰巧是高山峡谷地貌,重庆台胞自然不会轻易被山岳折服。高耸入云的高山全由古老的大理石组成,峡谷入口不远处用以纪念殉难工程人员的长春祠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

为打通台湾东西横贯公路,台湾当局于1956年动员了一万多名老兵参加道路建设,从太鲁阁到天祥一段20公里的道路必须通过悬崖峭壁及坚硬的大理岩石,架设桥梁、开凿隧道,工程建设十分艰辛,其中人工开凿的九曲洞隧道长1220米。整个工程历时3年9个月18天,共有212人殉难!

参访团一行沿着悬崖峭壁,穿越九曲洞隧道,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更感叹我们中国人的沥血传奇,无论是在祖国大陆,还是在宝岛台湾,中国人总是以特有的精神和力量去开拓和创造。

何时才能相聚一处?

乘着太平洋的风一路向北,终于到达台湾最繁华的台北,野柳地质公园、西门町、台北101大楼……这里有太多瑰宝等待大家细细品味。

两岸的关联总是无处不在,台北故宫建筑风格完全模仿了北京故宫,黄墙绿砖、大气典雅、富丽堂皇。据介绍,当初国民党败退台湾,从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南京中央博物馆以及大陆其他藏馆带走了许多文物精品,如今台北故宫收藏着60多万件稀世文物,每3个月调换一次,需要30年才能展览完毕,唯独镇馆三宝——毛公鼎、翠玉白菜、肉形石是永久摆放在三楼。

百闻不如一见,我们终于有幸一览台北故宫,这里收藏的文物数量多、品种全、价值高,苦于此行时间有限,大家不得不走马观花。走出博物馆时天色已晚,璀璨的灯光让台北故宫显得格外有韵味,也许是遥想到相隔千里的北京故宫,大家不约而同地长呼了一口气。虽然这些文物在台北故宫也能实现它的价值,但两岸的文物何时才能相聚一处,让两岸民众……不,让全世界游客参观鉴赏?

对日月潭和阿里山的念想,似乎是每个大陆人解不开的情结。小学课本里《美丽的日月潭》至今记忆犹新,眼前的日月潭环湖皆山好似人间仙境,潭水碧波荡漾,群峰倒影其中,日月潭就凭着这“完善丛中、突现明潭”成了大陆人心中忘不掉的牵挂。歌曲《阿里山的姑娘》风靡大陆几十年,沿着险峻的公路盘山而上,阿里山湿润的空气中包含松木的清新和泥土的气息,林区绿叶蔽日、阴凉幽森,大家把脚步放得很轻很轻,生怕惊醒这绿色家族的千年酣梦。沿着栈道缓行,仰望身边为数不多却高耸入云、气宇轩昂的巨木,敬畏之情油然而生。注视着一颗颗古木,就像在阅读一卷卷浩重的史书。它们是真正的长者,历经沧桑的身躯坚强而挺拔;它们目睹了日本侵略者砍伐、盗运千年桧木,把一切痛苦埋于心底、把清新的空气和绿色的希望献给台湾……

耳边不时地歌声呢喃,“我站在海岸上,把祖国的台湾岛遥望,日月潭碧波在心中荡漾,阿里山林涛在耳边回响”。日月潭,我们来了;阿里山,我们来了;故乡台湾,我们来了……

与江津老乡蓝成龙一家共话乡情

台湾最美的风景是人

结识导游曾炳照的第一天,他就告诉大家:台湾很美,但最美的风景不是自然风光,而是人。对台湾的了解一天比一天多,参访团一行人才真真切切体会到这句话的含义。

在台湾向任何人问路,他们都会耐心解答,甚至带你走到那个路口、那个转角;在街头小巷,虽然设置的垃圾箱很少,但道路上干净得一尘不染,即便是最繁华的夜市也干干净净;在捷运上,即便是拥挤的高峰期,“博爱座位”永远是留给有需要的人……

在台北,台胞谢莲、谢琼的表姐特意赶赴住宿的酒店与之相聚,并带来了家乡的小吃;在高雄,台胞蒋宗清见到了年迈的二伯和多年未见的堂弟堂妹;在嘉义,11名四川同乡会老乡与赴台台胞们欢聚一堂,共话乡情,白发已生、乡音未改,年长者落叶归根的心愿让人动容;在高雄的钜富国际资产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董事长、高雄四川同乡会原理事长、江津老乡蓝成龙携家人热情接待了参访团,满满都是说不完的家乡话、道不完的思乡情……

为期8天的寻根之旅,重庆中青年台胞赴台寻根参访团游览了台湾的山山水水、品尝了台湾的特色小吃、了解了当地的风土人情。大家追寻着祖辈、父辈的足迹,走他们走过的路,看他们看过的风景。12月12日,登上回程的飞机,每个人都静静地从飞机窗外凝视这座岛屿,直至它缩成一个看不见的点才不得不说再见。再次飞越台湾海峡,大家感慨万千,台湾不再是地图上隔着台湾海峡的陌生岛屿,而是连着长长思恋、有着共同血脉的同根之地,台湾海峡深千尺,不及两岸同胞情。

台湾,我们再会有时。

猜你喜欢
参访团台湾海峡日月潭
日月潭日月盼
黄河之声(2022年14期)2022-11-16 10:58:42
天目湖日月潭演绎的佳话
华人时刊(2021年17期)2021-12-02 03:26:00
《日月潭》中的“像”
“江苏侨务新闻参访团”走进宝岛台湾
华人时刊(2017年21期)2018-01-31 02:24:14
王华主任随江苏新闻文化参访团赴台访问圆满成功
华人时刊(2017年13期)2017-11-09 05:38:46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TWFI)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台湾海峡两岸间集装箱运价指数
前后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