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争鸣
摘 要:文章从变革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就中专化学教学课程改革提出了自主学习的五步操作程序:创设情境—出示问题—自主学习—反馈讲评—迁移应用,对实践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反思。
关键词:化学课;自主学习;行动研究
化学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教学改革,体现新的教学观和学习观,促进学生积极自主、生动活泼地学习呢?笔者认为,课堂教学过程是以学生的学习活动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过程。因此,结合贫困地区中专办学条件差的实际,提出自主学习的行动研究课题,经化学课多年的实践,效果显著。现做进一步的探讨反思,希望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的深入推进有所裨益。
一、自主学习的程序和机理
(1)创设情境。教师通过杰出科学家的故事、化学学科发展史实、典型化学实验操作,以及社会现象或化学现象的描述渲染等手段,创设一种愉悦情境,达到使学生较为迅速地进入“化学王国”的目的。通过多姿多彩的学习情境创设,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启迪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如在讲“物质的量”内容时,我先讲述了一个故事性的开场白:“古时候,一个勇敢的小伙子想娶王国美丽的公主为妻。国王给小伙出了三道题考查他的智商,其中一道题是这样的:10千克小米有多少粒?要求在燃一支香的时间内答出来。同学们能不能帮帮这个小伙?”经过简短讨论后,我出示了一个容量为36毫升的小烧杯,在里面盛满水,留下悬念。并且对同学们说,通过本节课,我们就能解决国王提出的问题。
(2)出示问题。教师按照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将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梳理,形成具有层次性和启发性的许多小问题,帮助学生获取课外材料和实验用品。
(3)自主学习。在教师的组织策划下,启发学生以一定的探究思路,进行个别化和合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理解教材内容、材料或实验用品,找出课题关键点,分析归纳知识要点,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在学生之间展开讨论。在此基础上,老师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总结,统一思想。这是自主学习的核心内容,教师不能放任自流,而要给学生限定时间,适时进行检查并辅导。
(4)反馈讲评。根据在自主学习程序中学生提出的难点和教师在检查时发现的问题,教师要及时对有关问题进行辅导点评,必要时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的详细讲评。“讲”的方法是,不直接向学生展现结论,而是循循善诱、启发点拨,组织班里学生进一步开展讨论,在争论中达成共识。“评”的目的主要是肯定学生的积极思维,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有一种成就感。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激励学生多思考,多提问题。
(5)迁移应用。即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获取的知识结论进行实时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应用习题的选编要做到精益求精,既要不偏离基础,又要有化学科内不同知识间的综合等新情境,或化学与其他学科甚至与社会、环境等的综合,还要针对学生的实际,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做题,不拘泥于例题示范。
二、自主学习的效益及反思
(1)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活跃了学习气氛,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自主学习是中专学校进行新课程改革实验,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发散思维习惯,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能力的有效方法。
(2)教师的教案设计和实施是自主学习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教案要求教师掌握新的教育理念,熟练理解教材内容,善于获取和利用资源信息,教案设计的实施要着力体现灵活、机智和独特的教学艺术风格,教师要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自主学习的组织策划者和启发引导者,变为学生智力开发的艺术家。
(3)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和智力开发,教会学生通过不同的方法和途径,自主、轻松地获取化学知识,为学生终身学习、适应社会、接受挑战做好铺垫。
(4)教师的个性化辅导十分重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智力水平和适应能力进行自主学习辅导,组织学生开展相互讨论、结对互学。这种方法不仅使后进生燃起希望的火焰,向优秀生请教成为常态,消除了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力所不及”的困难,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人际关系,使学校的学习氛围更加和谐。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黄 济,王策三.现代教育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作者单位:甘肃省武山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