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经典力学题的改编与题后思考

2016-09-20 07:35:17王建忠
物理通报 2016年9期
关键词:最高点恒力物块

王建忠

(江苏省启东中学 江苏 南通 226200)



一道经典力学题的改编与题后思考

王建忠

(江苏省启东中学江苏 南通226200)

1 经典题及解析

如图1,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物块,连结在一轻弹簧两端,并将B放在水平面上.系统平衡后,在A上作用一方向竖直向下的力F,缓慢向下压A,某时刻撤去F,要求撤去F后,A反弹能将B提起,求撤去前F的最小值.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图1

解法1:利用能量关系定量求解

缓慢向下压A,可认为过程中A处于平衡状态.设F撤去前,力F的大小为F1,弹簧压缩量为x1,对物块A,由力平衡条件,有

F1+mAg=κx1

(1)

式中,κ为弹簧的劲度系数.以弹簧原长位置为重力势能的零点,则F撤去前系统的机械能为

F撤去后,弹簧要恢复形变,物块A上升,设物块A上升到最高点时弹簧的伸长量为x2,此时系统的机械能为

撤去F至物块A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因为x1>0,x2>0,所以,有

(2)

要能提起物块B,临界情况是

κx2=mBg

(3)

联立式(1)~(3),得

解法2:利用振动模型定性半定量分析

图2

如图2,状态(a)、(b)、(c)、(d)分别是弹簧的原长状态、系统的原平衡状态、压A的力F1撤去前的状态、F1撤去后A到达最高点的状态.图2中的x0与x1分别由下式决定

CNN具有2种特性:局部连接和参数共享。CNN中相邻2层的连接方式为局部连接,当前层每个神经元的值是对上一层进行卷积操作得到的,且每次卷积的参数相同。如图1所示。相同颜色的线表示相同的参数,li+1层神经元的值依赖于上一层神经元的值, li+1 层每个神经元共享参数。

κx0=mAg

κx1=F1+mAg

F1撤去后A做简谐振动,其振幅为

A=x1-x0

由振动的对称性,物块A到达最高点时,弹簧的伸长量为

x2=A-x0=x1-2x0

要能提起物块B,临界情况是

κx2=mBg

2 改编题及解析

如图1,质量分别为mA和mB的两物块,连结在一轻弹簧两端,并将B放在水平面上.系统平衡后,在A上作用一个方向竖直向下、大小恒定的力F,A到达最低位置时撤去F,要求A反弹能将B提起,求F的最小值.弹簧始终在弹性限度内.

解法1:利用能量关系定量求解

以弹簧原长位置为重力势能的零点,恒力F作用前系统的机械能为

(4)

式中x0为F作用前弹簧的压缩量

κx0=mAg

(5)

设恒力F使物块A由原平衡位置向下移动距离x1,则F撤去前系统的机械能为

(6)

由功能原理,F做的功等于系统增加的机械能,有

Fx1=E1-E0

(7)

联立式(4)~(7)可得

(8)

撤去F至物块A上升到最高点过程,系统机械能守恒,有

(9)

要能提起物块B,临界情况是

κx2=mBg

(10)

联立式(8)~(10),可得F的最小值为

(8)

解法2:

利用振动模型定性半定量分析

2F=mAg+Fκ

要提起B,须满足

Fκ≥mBg

则F的最小值为

3 题后思考

数学家乔治·波利亚说:“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物理问题同样如此.相同的装置,为什么缓慢压缩与用恒力压缩,撤去压力后A反弹同样将物块B提起,所用的最小力相差一倍呢?

从能量角度定性半定量分析,能提起物块B,两种情形弹簧末状态的伸长量是一样的,弹簧的弹性势能相同,恰好能提取B的临界状态时,物块A的高度相同,两种情形系统的机械能相同.撤去压力后A反弹的过程中系统的机械能是守恒的,这就是说,撤去压力前,系统的机械能是相同的,弹簧的形变量相同,从作用F到撤去F过程,压缩过程中物块A的位移x相同.系统机械能的增加,源于作用在A的力对系统所做的功,因此,两种情况下作用在A的力对系统所做的功相同.缓慢压缩时,作用在A上压力的F大小与A的位移成正比,过程中压力F所做的功为

用恒力F2压A时,恒力F2做的功为

W=F2x

所以

F1=2F2

从动力学角度定性半定量分析,缓慢压缩A时,压缩过程是准静态过程,可认为物块A处于受力平衡状态,撤去F前,有

F1+mAg=Fκ

(11)

式中Fκ是撤去F前弹簧的弹力.

由前面的分析知,两种情形撤去压力前,弹簧的形变量相同,弹簧的弹力相同.用恒力F2压缩A时,物块A做简谐振动,由简谐振动的对称性知,刚作用F2时与撤去F2前,分别对应物块A振动的上、下最大位移位置,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相同,有

F2=mAa

(12)

Fκ-mAg-F2=mAa

(13)

联立式(11)~(13),得

F1=2F2

物理习题既是加深和扩展物理知识,促进知识向能力转化的重要载体,又是物理与社会链接的文化桥梁.物理习题教学是物理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编制习题是教师的基本功之一,改造旧题是中学教师编题的常用方法.抓住典型问题,一题多变,一题多解,题后思考,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物理思想、迁移物理方法,使学生加深对物理概念、规律的理解,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和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有利于在原有基础上建立更高层次的认知结构,而且可以提升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实现教学相长.

1王建忠.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定性分析能力的培养.物理教学,2007(9)

2016-05-19)

猜你喜欢
最高点恒力物块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杨鹤鸣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百舸争流 奋楫者先——十一化建大连恒力项目转观念 拓市场 结硕果
巧析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
物块在倾斜匀速运动传送带上的几类运动情景
亏损的恒力石化装入恒力股份引发普遍争议
投资者报(2017年18期)2017-05-13 22:58:17
从酒驾之治见证法治恒力
汽车与安全(2016年5期)2016-12-01 05:21:54
恒力石化公司20 Mt/a炼化一体化项目在大连开建
止跌讯号尚不明确
卷首语